凱度&騰訊發(fā)布《Z世代消費力白皮書》,月均可支配收入高達3501元
無論承認還是不承認,當下的消費擔當已經(jīng)逐漸由80后、90后過渡到了更年輕的95后、00后一代,消費主力轉移,消費市場話語權更替,也意味著品牌主們需要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新年輕一代,為迎接日益崛起的消費大軍做好充足準備。
最近,針對Z世代(15-23歲)人群,凱度聯(lián)合騰訊發(fā)布《Z世代消費力白皮書》,帶來了新一代消費潛力大軍的人群畫像,或許會為品牌帶來不一樣的“解題思路”。
“隱形富裕”:相對于“隱形貧困”,特指月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國平均值的Z世代
中國的Z世代人群達1.49億人,到2020年將占據(jù)整體消費力的40%。除了顯示出日益濃厚的消費意愿之外,Z世代的消費基礎也非常穩(wěn)固。《Z世代消費力白皮書》顯示,Z世代月均可支配3501元,而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2018年7月16日發(fā)布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相當于月均可支配2344元,Z世代月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國平均值高出49.36%。Z時代的消費水平告別了“隱形貧困”,和前輩們相比也已經(jīng)贏在了起跑線,而未來的上升空間也相當可觀。
==============================================================
“社會人”:指社交欲旺盛,用消費行為交換“社交貨幣”的Z世代
“獨一代”的Z世代看重來自于家庭以外的社交圈層,而繁重的課業(yè)壓縮了他們的社交時間,這也意味著他們追求更高效的社交方式,比如消費。消費行為即“社交貨幣”,有了消費就等同于手持踏入某個社交圈的“門票”,也才會擁有維系社交關系的資本,65%的Z世代期待與朋友們擁有共同的語言。
Z世代比前輩們更早地懂得“門當戶對”的重要性,對他們而言,確認的不是眼神,是你的吃穿住行。
==============================================================
“制作人”:指用物質消費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Z世代,身兼編劇導演演員數(shù)職,自己設定人設寫好劇本并通過表演送自己在朋友圈子C位出道
面對直擊靈魂的“我是誰從哪來到哪里去”三連問,相比較虛無縹緲形而上的文青式追尋,Z世代用“唯物”的方式回答了這個問題。消費就是對自身的探索與嘗試,不同的消費構成了不同的人生體驗。除了通過消費完成內在的自我認知、定義和塑造之外,他們也通過消費把自己投射到外界,形成外部的存在感,即人設。我興趣,我消費,我懂得,我達人,我存在,46%的Z世代想要在世界中留下點什么,變得更有存在感。
==============================================================
“心中有礦”:相對于“家里有礦”,指品牌消費啟蒙早、高級消費追求“一步到位”的Z世代,管他家里有礦沒礦,只要心中有礦,買買買起來無礦甚有礦
生于物資豐富、選擇大爆炸時代的Z世代,擁有更低的消費門檻、更強烈的消費傾向和更高的消費水平心理預期,也可能是目前最能直面自己內心真實的消費欲的一代——大于50%的Z世代認同“花錢是為了獲得幸福感”。他們的消費啟蒙早,名牌消費、高級消費的啟蒙更早,多少上班族還在糾結買個千位數(shù)的包包時,Z世代已經(jīng)開始買起了愛馬仕和普拉達。不管家里有礦沒礦,賬單總是可以分期的,當下的快樂是真實的。
==============================================================
Z世代啟示錄:社交分享,人設標簽,即時價值
《Z世代消費力白皮書》最后也帶來了針對Z世代3大消費動機的3大營銷觀察。敢花愛花的Z世代已經(jīng)在路上,對品牌主而言,誰能早日抓準Z世代的脈搏不斷潛移默化,誰才更有機會在未來消費戰(zhàn)場上繼續(xù)贏得新的機遇。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