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鐘薛高的得與失
最今我有點懷疑,鐘薛高還是不是那個產品毒辣、會玩品牌的新消費黑馬。
簡單總結下鐘薛高從去年危機爆發到最近的動作:
1.雪糕燒不壞、雪糕刺客等危機出現后,鐘薛高用降價以平息輿論。不少商超便利店都推出了打折促銷的活動,如第二支1元9.9一支,到最后甚至降到每支6.5元
2.推出了自己的平價產品線Sa’saa,宣稱由AI創造,意在討好年輕人。該產品線有4個口味:紅豆、綠豆、牛奶、可可。產品售價3.5元/支
這些動作到底好不好?其實消費者的反饋已經說明了一切:
那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Part.1鐘薛高的慌亂
首先,我們看到,面對爭議,鐘薛高的第一反應是擺出姿態平息爭議。
不知道是否跟特殊的營商環境有關,但單純從商業上來說,一個成功的高端品牌應該與爭議共存,甚至享受爭議而不是逃離爭議。
如果能具備這一點認識,其商業行為將更為從容和合理。
奢侈品品牌還經常有計劃地推出天價周邊,通過輿論提升自己的品牌價值:Burberry1800元一支的雪糕,700的LV帆布包周邊,正是為了不斷夯實其定位,明確的告訴大家,我的品牌就是“高貴”的共識。
我在我的“立足矩陣”里面曾經詳細說明這一點,奢侈品品類最大的任務就是塑造共識。
何況,如果要舒緩輿論壓力,可選項還非常多,修煉內功、完善產品、講好故事、強調鐘薛高在社會責任上的付出、保護奶源、保護生態等等。本文討論重點不在此故暫不展開。
這些往往是平價品牌打不出的牌。例如金典牛奶就通過和WWF、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深度合作不斷強調對自然環境保護的持續付出。
Part.2漏洞百出的新產品線
我承認,鐘薛高確實是應該發展其新產品線并且以此為契機豐富品牌架構。
一個高端品牌必定對主流價格帶缺乏掌控,通過新產品線可以獲得更多的份額、消費者認知和現金流,進一步提升財務狀況。
在消費降級的大環境下,所有高端品牌都應該為此思考一下。
特斯拉、蘋果都有收割大眾價位的市場策略,但方式必須要足夠小心,否則對辛苦建立起來的優質品牌資產將是不可逆的影響。
再看鐘薛高,新產品問題有三:
首先產品層面,我沒有看到任何差異化,如果僅僅想要依靠鐘薛高的品牌效應而非產品,那就是在透支品牌,且消費者長期并不會買賬,因為沒有創造差異化的價值。
至于“AI創造”的噱頭和一眼看不明白的名稱,是讓我有種不能理解的天真和稚嫩。
瞄準年輕人是對的,因為那正是那個價格帶的主流人群,年輕化的運作和傳播也能給鐘薛高帶來正向的品牌資產,但年輕體現在哪了呢?
包裝、原材料、形狀、口感、口味,都乏善可陳,其產品的特色甚至不如很多網紅雪糕品牌,當然,這也跟過低定價無法支持差異化有關。
品牌架構上,直接用了鐘薛高母品牌+子品牌,一般這種設計必須是聯系非常緊密的產品線,如特斯拉model S、model Y。
子品牌可以反哺母品牌,同時享受母品牌的輸送。
由于聯系緊密,子品牌不能給母品牌帶來任何負面影響。不然消費者會認為,這就是你母品牌做的事情。
現在來看就是如此,消費者會認為原來的鐘薛高開始賣低價雪糕了,而不是孵化了平價產品線。
由于價格差距太過懸殊,Sa'saa產品既沒有符合母品牌定位的產品力,又沒有從母品牌中繼承任何有效的品牌資產。
此時更應該選擇的是有一定相關性的獨立子品牌,比如鐘小高、鐘記,品牌上有更多區隔卻依然保留有隱含的關聯。
這一點上不得不說,雖然小米品牌面臨問題重重,但品牌架構上,小米&紅米的組合做的其實非常細膩,這是一種更為精明的品牌架構策略,也是我非常推薦的。
品牌架構必須細膩,因為消費者的心思很細膩。
最后是定價,我認為縱然是低價產品線,也應該比主流略高,4-6元應該是合理價位。一來毛利能夠支撐差異化,二來保護鐘薛高的定位,三來依然覆蓋主流價格帶。
如果價格再低,就應該完全脫離母品牌單獨運作了,不應該再有任何關聯,比如直接叫Sa’saa。
可是目前來看,乏善可陳的產品又不足夠支撐它獨立運作,因此可以斷定鐘薛高·Sasaa在透支鐘薛高的品牌。
定價是一個重要的品牌元素,在某些具有外顯屬性的品類應該非常謹慎地使用低價策略。
這也跟品牌架構的選擇有關聯,盲目掛著母品牌就低價,無異于自殺行為。
想必原本熱愛品牌的消費者(包括我)心里都會來一句:“wc,你之前玩我的吧?”
但作為一個熱愛鐘薛高、明白品牌在全球產業鏈中價值地位、希望更多國產品牌亂殺國外品牌的相關行業從業者,我是由衷希望鐘薛高——
本文來源于公眾號:徐大大
個人微信號:xsr_kin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