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智能聯合南京大學“中國古典藝術的AI計算、生成與美育”創新實踐展亮相第七屆中俄博覽會
本次展覽旨在通過展現人工智能學習、理解中國傳統藝術審美風格的全過程,即完整展示人工智能技術在“自然語言——‘咒語’——藝術作品原始語料庫”的系統作用下自動生成高質量的“中國古典藝術”的過程,引導觀眾從這一過程中充分領略中國經典美學知識系統是如何從自然語言變成“咒語”進而在人工智能系統中生成藝術作品的原理,進而對中國經典美學的概念體系、知識框架和審美趣味有深入地了解,并獲得相應的審美體驗,同時,對這些“審美體驗”背后的中國故事也產生更為充分的理解。
視頻內容:南京大學聯合投石智能合作推出由Ai生成的黃公望動態長卷。
南京大學美育課程——AI與中國古典藝術創新實踐
《AI山水長卷呈現中華美學》
技術支持:南京投石智能系統有限公司
虛擬現實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的入場為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深層變革,也引發了藝術語言的激變。AI繪畫、文化元宇宙等藝術與科技交匯的新興實踐愈發成為傳統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的重要載體。
基于此,以“中國古典藝術”的要素分析和審美養成為主題,結合AIGC技術,南京投石智能系統有限公司與南京大學合作開展了美育課程《AI與中國古典藝術創新實踐》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生成中國古典美學圖像,進而嘗試開辟引導受眾理解中國古典美學的嶄新路徑。
此次“人工智能與美育創新實踐”訓練營美育課程包括了AI藝術創作技術與技法培訓、AI繪畫創新實踐以及新媒體藝術作品策展三個部分。
從古典藝術鑒賞→素材收集,AI制圖軟件操作解析→AI生成藝術實驗,最后作品展示→交互空間,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感知中國古典審美意蘊在當代技術語境中的轉化與創作機制。依據重新生成相應的繪畫作品,結合新媒體技術開展相應的新媒體裝置藝術的創作,集成為沉浸式藝術展示空間。
AI繪畫軟件生成的山水畫AI圖:
人工智能的出現有可能打破中國古典美欣賞、創作的既有壁壘,進而引導人們更準確、生動地理解中國古典藝術的魅力,希望,通過將現代科技與中國美學精神、觀念進行創新性地融合,讓學生在AI創新實踐的過程中,能對中華美學精神有身體力行的領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