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對小紅書電商存在認知偏差……
昨天跟幾位品牌會員閑聊,聊到了小紅書電商的機會,然后很詫異的發現大家對小紅書電商的理解都不同
大多數在抖音上拿到過結果的品牌,對于小紅書電商的理解會平移抖音興趣電商的理解,因為本質上小紅書也是興趣電商。大家在抖音上卷的死去活來,突然看到小紅書電商對于多元化商品的稀缺,會天然的呈現出一種狼看見獵物的感覺,既缺品,又能賣溢價,小紅書是天堂嗎,都想要盡快沖進來
但其實小紅書它不只是一個適合高客單價的平臺,它是一個以種草為核心心智的平臺品牌,小紅書達人諸如像章小蕙也好,或是董潔也好,或者是其他的垂類的達人,他們也有帶貨的效果,但是你會發現小紅書的選品邏輯和抖音的選品邏輯完全不一樣
如果你的品牌直播不是那種很聒噪的去講自己的利益點折扣力度滿贈力度,而是能靜下心,甚至是品牌創始人能站出來跟大家去聊一聊他為什么要去孵化這個品牌
它是因為什么樣的一個故事和契機找到了這么一個靈感,這個產品在研創的階段它和以往的產品有什么區別,補充了什么樣的競品未被滿足的需求,他幫大家解決了什么問題等等,去聊這些內容的時候,反而更適合小紅書上的這種一線和新一線的新都市白領,或者是一些高凈值客群想要看到的內容,小紅書的用戶更希望品牌能聊一些底層的東西,而且這些用戶他們更具備自己理性的判斷能力
雖然小紅書是一個種草平臺,但種草筆記光多沒用,種草只是信息提供,用戶對于種草信息有自己的判斷,你種的草到底消費者相信還是相不相信這個判斷是消費者自己來決定的
所以在這樣的一種長期影響和侵染下,這些用戶他就有了去邏輯性的思考一個品牌的這種習慣,他去分析一下這個品牌的成分,分析一下它的配方,分析一下它的通路,然后再確保自己的膚質跟這個產品是不是匹配等等,所以他們有非常強的個人主義
如果想要在小紅書上去做好賣貨,或者是做好種草的,把自己產品教育出去的這種品牌,一定不是那些覺得小紅書用戶都是支付能力強,還能為溢價買單的韭菜的品牌,恰恰相反,小紅書上用戶都是有獨立的思考能力的高知女性,
所以反而是那種能夠沉淀下來,去好好的去講自己的品牌故事,去講自己的品牌理念,甚至品牌賣點的這些會做內容的商家,甚至是會更娓娓道來,慢條斯理的去講述自己品牌故事的商家,會更有機會。反而是那些玩來玩去都是以低價、以促銷、以送贈、以滿減為賣點的商家,反而不太適配小紅書的天然土壤。
在小紅書做電商,賣的不只是產品,還有認知、生活方式和品牌故事
以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