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么X南普陀:廈門打工人的夏至佛系清涼結界
夏至到來,氣溫逐漸升高,加上忙碌的工作壓力,當代打工人各種焦慮的情緒應運而生。
寺廟,作為時下年輕人「必去」打卡的C位,寄托著他們祈福、求好運的情感需求。而在廈門,這個閩南香火旺盛之地,更有著不追星只追佛、有事無事去拜拜的習慣。那么,我們如何結合這頗具閩南特色的文化共性,在夏至打好這張“佛系營銷”的牌呢?
基于對當代年輕人的求佛祈福的心理洞察,餓了么瞄準打工人夏日怕熱、想追求內心的平和的情緒需求,聯合廈門頂流寺廟【南普陀】,打造夏至佛系跨界營銷,咬合餓了么夏至時令營銷主題,推出夏至佛系消暑主張——“夏至不過天不熱,怕熱就上餓了么“。
南普陀作為廈門最有心智的佛系IP,每年的南普陀寺主持許愿辭手書的更是“熱門伴手禮”,春節一出即被搶空。此次聯名,餓了么以主持手書的2023年許愿辭——“越來越好”為核心視覺錨點,延展海報、周邊、餐封貼、表情包等一系列傳播物料,讓用戶全方位感受餓了么夏至為打工人送上的佛系關懷。
心靜自然涼佛系美食
——你的夏至清涼時刻
本次與南普陀的跨界營銷,餓了么聯合多個品牌,在夏至當天上線多款夏至新奇特套餐單品,邀請用戶上餓了么點各類佛系美食,以美食消煩暑,美味放心點,心靜自然涼。
在傳統的佛性營銷之外,此次美食海報的文案上使用更加詼諧、有網感的表達,與年輕打工人情緒共鳴。并在南普陀實景拍攝海報,讓用戶在看到海報的瞬間,如同置身寺廟內各個美好的角落,減慢了時光,獲得些許涼意,和內心的平靜。
餓了么以美食為載體,為當代青年打造夏至清涼結界,用更加在地化的IP,迎合閩南年輕一代的喜好。
餓了么X南普陀聯名周邊【解憂清涼扇】
——今日煩惱-100 -100 -100
寺廟打卡,也已經成為了當代青年分享生活的“流量密碼”。而外賣場景的營銷,如何讓年輕一代有認同感并產生互動?
此次餓了么聯合南普陀,共同推出了【餓了么X南普陀-夏至解憂清涼扇】,在指定合作品牌外賣下單,滿金額即可獲得。扇子以佛系主張結合創新可愛的設計,成為夏至當天,廈門年輕人又佛又夯的社交貨幣。年輕用戶紛紛上餓了么下單佛系美食,在社交平臺分享這款吃貨屆的夏至解憂清涼扇。
青年祈福剛需的長尾效應
——今天我先佛為敬
如何讓一個夏至時令的短期營銷,可以實現長線的品牌心智傳播?
餓了么針對這個問題,結合南普陀元素,設計了一批夏至表情包,圍繞年輕打工人日常聊天中常用的祈福需求,“功德+1+1+1” “我想開了” “事已至此先吃飯吧”,迎合了年輕用戶的佛系心理,“酷暑打工,不如先點份餓了么,佛一會兒”,表情包通過餓了么自有社群和合作商家社群進行傳播滲透,快速獲得了大量用戶的收藏使用。
廣域圈層破圈
——以傳播帶增長
此次時令跨界營銷,餓了么邀請廈門商務局、廈門晚報為此次時令營銷背書站臺,擴大傳播影響力。
同時,在抖音、微博等平臺陣地,餓了么通過抖音達人拋出話題#當你在廈門過夏天#,引發用戶自傳播,話題登錄抖音同城榜TOP2,曝光超過417萬。同時,在微博側,#廈門人的夏至美食主打一個佛系#,更是登錄微博同城榜TOP3,閱讀量到達1億。
此次廈門餓了么夏至跨界營銷,帶動合作商戶品牌活動期線上門店曝光UV漲幅37.7%,線上外賣訂單漲幅29.7%。
線下+私域的傳播矩陣
——佛系人群精準滲透
而南普陀作為廈門頂流寺廟,6-8月處于暑期客流高峰期,人群線下集中度高。而其中有很多線下的游客,可能是餓了么新僵流用戶,或者并不知道上餓了么,可以點到南普陀素菜館的素食外賣。
所以這次跨界營銷,餓了么在南普陀周邊也進行了公交站臺的精準投放。并通過公眾號推文和社群里的表情包發布,借勢此次跨界營銷,進行了特定人群的品牌心智滲透,用清涼美食治愈你所有的暑氣。
2022年,餓了么在廈門,以四季為時間線,展開了長達一年區域特色化營銷,影響326萬廈門本地用戶。
一轉眼,2023年夏至已至,餓了么以這份禪意,將清涼治愈的美食與心情,傳遞給每一個廈門人。期待在2023,和廈門的用戶一起,共度新的三餐四季。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