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趣對談 FBIF2023 八大品牌,探究食品飲品消費新趨勢(下篇)
在上篇對談中,時趣研究院采訪了認養一頭牛和蘭格格是如何在新消費趨勢下發揮自身優勢進行創新,并與消費者進行互動的。在本篇文章中我們會繼續對談太太樂、中糧、達能、梅見等六個品牌,看看他們是如何判斷食品飲品的消費趨勢及如何在消費者不同場景進行產品和營銷創新的。
圖:時趣研究院對談太太樂食品創新中心負責人苗集海采訪現場
03【調味品品牌:太太樂】
“我們在不斷洞察生活中年輕群體對于做飯場景下口味和工具的變化,創新產品口味和包裝形態,滿足便捷、健康與口味三者兼具的需求,從雞精擴展到液態調味品,實現雙輪驅動?!?/strong>
——太太樂食品創新中心負責人苗集海
時趣研究院:您覺得年輕消費群體在調味品方面的需求變化是什么?太太樂是怎么樣落實到產品端進行創新的?
太太樂食品創新中心負責人苗集海:今年餐飲消費市場還是處于消費降級的趨勢,但消費者對于產品品質并沒有妥協。太太樂在今年還能保持強勁增長,第一是靠我們的基礎調味料,第二是靠我們的菜譜式調味品,它是做菜調料的“一攬子”的解決方案。?
圖:太太樂菜譜式調味料
我們發現年輕人在做菜上非常追求便捷。像麻婆豆腐、酸湯肥牛這些產品,我們的產品能讓他們拿到手里以后馬上就能出菜了,不耽誤他們邊做飯邊玩手機、刷抖音。
今年,太太樂上新了針對空氣炸鍋使用的調味料,最近在和小米合作把我們的菜譜也植入進去。現在的年輕人喜歡“一人食”,我們也會出很多小包裝的調味料,還有就是針對速食湯的,開水一沖即可。另外,在場景上我們還推出了多種口味的產品創新,比如櫻桃紅燒肉,里面含有的櫻桃汁很適合女生的口感,產品也很有趣,做出來的菜賣相也很好。
04【奶粉品牌:達能】
“從早晨第一杯水的腸道健康到睡眠健康,我們圍繞不同場景推出不同品類,提供全時營養。”
——達能開放科研中心的王旖博士
時趣研究院:達能是如何洞察消費者對奶粉的需求并進行產品創新的?
達能開放科研中心的王旖博士:奶粉介于椰奶和保健品之間,對比牛奶來說,對于特定營養的補充更加有優勢。面對消費群體普遍會關注腸道健康,免疫力,代謝健康,睡眠等問題,我們也會定期分析消費者推出調研報告,關注飲食趨勢及流行病趨勢。在產品上我們提供牛奶粉、羊奶粉等豐富的細分品類選擇,還逐步將產品線拓展至全生命周期營養,滿足中國消費者從生命早期直至中老年的營養需求。
05【奶酪品牌:優鮮工坊】
“中國休閑食品目前是產量過剩的,需要通過產品創新,去創造出更加符合消費者口味的食品。奶酪和休閑零食的結合,將是未來的一個新突破點?!?/strong>
——優鮮工坊聯合創始人兼總經理程坷偉
時趣研究院:優鮮工坊是如何監測到消費者口味的變化并發揮產品創新優勢的?
優鮮工坊聯合創始人兼總經理程坷偉博士:首先,我們大家都知道奶酪在中國的推廣是一個巨大的藍海,但是奶酪具體在中國如何落地、能夠讓中國的消費者接受,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通過調研我們發現,由于奶酪源自于西方,中國的消費者對于奶酪天然的發酵味道接受程度不一。
如果既能發揮奶酪高營養的優勢,又能給予中國消費者喜歡的口味,那么將是奶酪行業在中國推廣的一個新的突破。所以,我們在各種奶酪零食上做了嘗試。比如我們通過行業內深耕的經驗和銷售大數據可以看到青少年兒童群體最喜歡兩個元素:一個是奶酪,一個是海苔,奶酪獨特的濃厚奶香和海苔的鮮味完美的結合誕生了奶酪夾心海苔的產品。
另外,我們發現市場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奶酪的添加不再滿足只是象征性的添加,而是要真正體驗到奶酪。然而要把真正含量的把奶酪加到產品中去,除了成本的增加,配方和工藝上也需要比較大的改變,所以奶酪在零食細分領域的發展還需要大量的工作去做。
中國休閑食品目前是產量過剩的,需要通過產品創新,去創造出更加符合消費者口味的食品,才能讓企業長期健康的發展。休閑零食與奶酪元素相融合,將是未來的一個全新的突破。我們相繼推出了幾款爆款產品,在線上直播平臺以及線下商超和一些零食連鎖店打通銷售,在產品上我們希望給消費者一種全新的體驗。
優鮮工坊奶酪零食產品系列
06【肉制品品牌:本味鮮物】
“中國目前處于從高溫肉制品向低溫肉制品轉變的一個階段,低溫肉制品有非常大的市場?!?/strong>
——本味鮮物創始人兼CEO肖欣
時趣研究院:我們看到本味鮮物聚焦在了烤腸品類上進行創新突破,咱們是怎么樣發現這個品類機會的,在產品上有什么獨特的優勢?
本味鮮物創始人兼CEO肖欣:我是在做便利店研究的時候發現烤腸這個品類的,便利店里的烤腸在過去我們印象里面其實是不健康的,有很多添加劑,有很多帶著小孩去便利店的寶媽都不會給孩子購買烤腸,很多追求健康的年輕人也是同樣。我國的低溫肉制品消費相較于這個日本、歐美這些國家是一個非常低的比例,日本的低溫肉制品占市場比例非常高,達到了99%,而歐美大概也都在都在90%以上,中國目前為止占比可能就只有30%左右。中國目前處于從高溫肉制品向低溫肉制品轉變的一個階段,低溫肉制品有非常大的市場。
我們是最早把黑豬肉烤腸這個品類打入市場的,在這個賽道里面我們想做一個純肉的,沒有淀粉和其他添加劑,健康的烤腸品牌,同時由單一品類擴展到肉制品的其他品類。在產品優勢上,我們有獨家合作的牧場散養黑豬,山泉水的飼養環境下黑豬慢養300天。這是我們的獨特優勢,同時也是我們下一階段需要讓消費者認知到的一點。
時趣研究院:本味鮮物是如何打通不同場景需求去做營銷的?
本味鮮物創始人兼CEO肖欣:在營銷端我們既面向C端又面向B端,和B端餐廳合作,C端我們會針對不同的季節推出時令產品,通過單一品類在口味上進行創新,例如生打椰椰雞肉腸,糯糯咸蛋糯米腸,粒栗紅燒肉口味的烤腸等。在B端則是與一些餐廳、酒吧合作,推出聯名菜系等產品。在營銷上,我們關注不同場景下食用烤腸的人群,例如滑雪之后大家都有補充蛋白質的需求,同時烤腸又很方便,很滿足當下的需求,所以我們在滑雪場還有露營地這些戶外場景下已經開展了很多品牌聯動的活動。
07【食品品牌:中糧】
“我們把視頻號作為一個科普平臺與消費群體去溝通,從而傳播健康的飲食理念?!?/strong>
——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谷物研發中心主任張連慧
時趣研究院:中糧是如何看待新消費趨勢下的產品創新的?在營銷上中糧是如何和年輕消費者進行溝通的?
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谷物研發中心主任張連慧:年輕消費群體追求低糖、少油,然而在降低糖的使用后,其實食物的質構、風味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所以產品創新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
中糧糧谷聯合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聯合推出的全麥粉、青稞面、預熟化混合雜糧、健康谷物預拌粉等,都是從健康理念出發,滿足國民健康需求。另外,我們把視頻號作為一個科普平臺去與我們的消費群體溝通,從而傳播健康的飲食理念。
08【酒飲品牌:梅見】
“當下多元化的品飲方式和低度化的生活習慣,使得青梅酒這個產品應運而生,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才有了一個機會往前跑。”
——梅見品牌總經理張陽
時趣研究院:我們發現年輕的酒類消費群體更偏向于低度酒,梅見品牌是如何洞察年輕消費者需求場景的去做創新的?
梅見品牌總經理張陽:“青梅酒”在中國具有很強烈的文化母體,“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中華風雅與風骨的核心表達,在中國傳統文化又有“以酒為媒,以梅復雅”,唐代時中國人就有飲用青梅酒的習慣。
梅見很早就錨定了這個品類賽道,所以在成熟的產品上市前,我們的梅酒研究院的專家們,深入研究了近200種不同青梅本身的風味差異,以及梅酒的釀造、陳化技術。近幾年來低度酒市場的需求進一步擴大,我們的產品也得到了市場的助推。梅酒符合當下年輕群體對酒飲的微醺需求,例如梅見推出的在餐飲場景下的佐餐酒,符合了越來越多人餐飲場合酒精低度化的需求,在微醺的同時,有兼顧了非常好的風味體驗。
結語
通過對八位嘉賓的采訪中發現,品牌始終圍繞著消費者變化的需求進行深挖與創新,通過新產品帶給消費者新的體驗和新的價值。不管是新品牌還是老品牌,都關注到了年輕群體的消費趨勢,進行產品創新。
時趣研究院在《2023 時趣中國青年生活消費觀調研及營銷洞察報告》中也特別分析了食品飲料行業的消費趨勢:“愉悅心情和嘗新獵奇的情感驅動是零食飲料類產品的首要購買驅動因素,在健康飲食的趨勢下,好口味口感仍然是青年人群首要的購買考慮因素。”
報告提到,味道仍然是超越健康性的需求,消費者要求口味口感必須首先是好吃/好喝的。
此外,報告還結合案例指出消費者追求成分配料干凈、短保質期,同時以私人定制為主的小店鋪/品牌更受到青睞。
在營銷端,品牌也要更加契合消費者的訴求,例如主打 #犒勞壞情緒 獵奇好味道#的話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