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世界的“營銷鬼才”:用了“波司登”一樣的方法論,6個月打造了“倫敦網紅餐廳”
作者:江山Johnson
來源:PR人(ID:PublicRelationship)和PRREN(ID:PRREN)
部分文字整理:小石
(一)
自從我提出快速、低成本打造品牌的方法論,并且先后以波司登、遠明醬酒、炊煙三個案例做了詳細的拆解:
詳見——快速、低成本打造品牌:波司登品牌逆襲需要多久?花多少錢?
以及——從無名之輩到抖音第3:“遠明醬酒”如何完成品牌的快速打造?
很多人就說:“老江雖然你用這個方法論,在波司登、遠明醬酒、炊煙上面都得到了比較好的印證,但是有沒有國外的案例能進一步印證你的理論呢?”
有 當然有!
我們拿幾乎在海外social media上刷屏的營銷奇才(媒體甚至將其稱為“玩弄世界的“營銷鬼才”)——烏巴來舉例,不熟悉烏巴,也可以稍微搜索下,無論是國內的自媒體報道——
還是百度上各類媒體的報道,影響都很大,可謂“聲名顯赫”。
(二)
今天,我們以烏巴如何在6個月打造了倫敦排名第一的網紅餐廳為例,看看烏巴是如何用類似“波司登”的品牌快速、低成本打造的“六邊形模型”方法論的。
我們先來看看介紹視頻:
烏巴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就在倫敦打造出了一家根本不存在的爆火網紅餐廳。
他做的第一步是什么呢?
是設計一個高大上的菜譜,以及拍攝產品的美圖。
這就屬于品牌打造六邊形中的基本元素的板塊。
第二步:巧用顧客“裝逼”心理進行品牌設計,刷五星好評
這就屬于我們品牌打造六邊形模型中的KOL、KOC服務口碑管理的模塊。
首先要知道,“裝逼”是顧客的天性,并且他們通常的裝逼行為可以大致分為三大類:財富性裝逼、才能性裝逼和調性裝逼。
(注:關于品牌為啥需要裝逼,我也出過一個系列,如下——)
烏巴就巧妙地利用了顧客“愛裝逼”的天性,特意設計一些有調性的設計和內容,來滿足他們品味調性的裝逼心理。
比如,“餐廳”四周的環境簡陋,烏巴就“因地制宜”的設計,讓顧客蒙著眼手拉手一起走到事先裝飾好的花園里。這樣的行為不僅沒讓顧客反感,還認為這是一種“行為藝術”,而贊不絕口,而“行為藝術”是有調性的內容,能滿足顧客喜歡“裝逼”的需求,于是,顧客不但未感不適,反而覺得這恰好是難得的“有調性”的“社交貨幣”。
又比如,只能室外用餐——
只能按心情來點菜——
等等操作,都是為了滿足顧客的“品味調性”類的裝逼需求,進而激發第六板塊的通過“口碑/kol/koc”注入品牌資產的打法。
此外,烏巴還使用了刷好評的方式來打造餐廳的口碑,但是怎么刷好評,也是有門道的——
烏巴讓他的朋友發表更加“真實”的評論,如不僅評論食物如何,還提到店家貼心地提供了毛毯這一類的細節。
如此操作,就會讓人覺得這家餐廳不僅好吃,服務態度也很好,甚至還很難預約——“我們預約了一個月才約上”、“明星大咖都約不到的餐廳總算被我約到了”。而這,又屬于品牌滿足了用戶“才能性”裝逼的需求——社媒上又有若干自來水式的小作文就會產生。
這里用到的技巧就是:讓KOC生產內容,需要盡可能突出更多的細節感,制造稀缺感。
同時,這也是我們【PR人】爆文生產論的理論之一,最終,口碑類的品牌資產打造助力“倫敦餐廳”整體的品牌資產極大的獲得提升,并且,上升到可以通過品牌資產影響到產品的階段了。
第三步,產品的打造。
烏巴餐廳里的產品——菜品,是發展程度已經很成熟的預制菜。
這類口味品嘗的產品屬于非標品,一般只要達到中高水準(比如,80-85分),95%的人就很難品評出來“好”與“更好”的區別了,所以,這時候決定產品好壞的主要依據就是它的品牌資產。(相關內容的解讀,我們也多次談到,可以參考如下視頻——)
而烏巴又通過系列操作已經做出了“倫敦餐廳”的品牌資產,品牌資產加持了倫敦這家餐廳的“菜肴”所以,“菜”就變得非常好吃了。
因此,烏巴就利用他高超的品牌資產打造的技能,在短短6個月的時間內,將一家根本不存在的餐廳,打造為倫敦Top 1的“網紅餐廳”。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