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再次發布革命性產品:頭顯 Vision Pro
首發:愛范兒
原標題:蘋果首款頭顯 Vision Pro 發布!你的下一臺 iPhone 何必是手機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個革命性的產品出現。
2007年,初代iPhone發布會上,喬布斯用這句話作為開場白。
2023年,在WWDC23上,喬布斯的接班人庫克,終于再次說出了「革命性產品」這個詞。
在WWDC 40周年,iPhone發布的第16年,我們有幸在加州庫比蒂諾的Apple Park現場,親眼見證劃時代的Vision Pro發布。
我不想再用「iPhone 時刻」來形容這款產品的亮相。多年以后,面對無處不在的交互界面,我或許會想起在多個顯示器前工作的那個遙遠的深夜。
那時候智能手機還是計算中心,PC還是打工人的最重要的生產力工具,我們還在通過鍵鼠、屏幕和語音與設備交互。世界新生伊始,許多事物還沒有名字,但已經能讓人熱淚盈眶。
16年前,iPhone將我們帶入移動計算時代。今天,我們開始邁進空間計算時代。
愛范兒首席內容官何宗丞已經在現場第一時間體驗了蘋果Vision Pro,更多體驗細節請留意我們今天公眾號后續的更新。
Vision Pro 炸場,開啟新時代
蘋果推出全新的AR平臺和一種革命性的產品。
傳言已久的Vision Pro終于來了。持續半年的爆料讓它少了一些初見的期待,但當它亮相時,凌晨兩點的辦公室里依然「哇」出了聲。
碩大的顯示結構、寬長的綁帶以及后側的電池負重,近幾年的一體式頭顯設備給我們留下了厚重的印象,雖然Vision Pro沒有達到庫克期待的眼鏡形態,但比滑雪鏡略大的機身,已經超越了一眾競品。
蘋果采用了非常多先進設計與材料,以保證Vision Pro的緊湊感。Vision Pro的鏡頭和定制的鋁合金邊框完美融合,更好的貼合用戶面部,模塊化的眼罩、頭帶設計,可以符合不同人群的細微調整。3D編織的頭帶擁有多種尺寸可選,更加透氣,甚至可以當作靠枕使用。
如果外觀是讓你一見鐘情的理由,那Vision Pro的核心配置就是你非它不可的承諾。對頭顯來說,我們要重點關注顯示、性能和光學系統。
屏幕:與外界聯系的窗口
這是Vision Pro與其他頭顯設備最大的不同,當你戴上它與其他人溝通時,你的眼睛并不會被Vision Pro遮擋。
通過設備內側的面部跟蹤攝像頭和眼動攝像頭,Vision Pro可以精準的捕捉面部表情變化,并顯示到外置屏幕上。朋友也會根據屏幕顯示的內容來判斷你的狀態。
當你沉浸使用Vision Pro時(比如看電影),屏幕會隱藏眼部,顯示光暈變換的效果。
當你使用app時,眼部周圍會有色彩變化,這時你也可以看見外部的環境。
當有人來與你對話時,眼部周圍的色彩變化會停止,讓對方知道你已經停止操作,專心與他溝通。這樣一來,使用虛擬現實眼鏡就不再是「單身游戲」,這個獨特的外置屏幕就是連接虛擬與現實的橋梁。
性能:Mac的強勁,來到虛擬現實
蘋果為Vision Pro設計了獨特的雙芯片設計,主芯片是我們熟悉的M2,負責視覺算法與圖像信息處理,讓Vision Pro擁有更流暢的體驗。
同時為了處理12個相機、5個傳感器以及6個麥克風的信息,蘋果還帶來了一顆全新的R1芯片,讓圖像可以在12毫秒內同步到Vision Pro的屏幕上,幾乎做到了沒有延遲,就像一切發生在你面前一般。
在Vision Pro底部,還有一個特別設計的散熱系統,讓它在流暢的同時,還能保持溫度、安靜運行。
光學:集大成的領先設計
Vision Pro采用了定制的micro OLED屏幕,單眼分辨率超過了4K電視,定制的三鏡片結構,讓Vision Pro在任何角度都足夠清晰,所有文字都清晰銳利。
同時Vision Pro提供了非常寬廣的視力矯正范圍,方便近視用戶使用。雖然蘋果沒有提供更多信息(比如可視角度),但它大概率是如今最大的虛擬現實頭戴設備。
音頻:真實沉浸,身臨其境
為了讓體驗更沉浸,Vision Pro搭載了最先進的空間音頻系統,耳朵兩側各有一組雙驅動單元,讓聲音可以從四面八方發出,并「騙過你的大腦」。Vision Pro還會分析你房間的聲學特性(比如物理材料),匹配適合你房間的音頻效果。
特別是在使用FaceTime通話時,聲音就好像從頭像窗口處發出一般,體驗更加沉浸。
外置電池設計
如果要探尋Vision Pro輕巧背后的秘密,那外置的電池一定是頭等功。
Vision Pro并沒有內置電池,而是通過磁吸的方式外置了一塊可以維持2小時左右續航的電池。
如果你有長時間使用的需求,也可以外接電源使用,不過這樣使用就降低了可移動性。
蘋果表示,Vision Pro可以改變溝通、寫作、工作、娛樂等場景,在蘋果的演示中,也確實為我們描述了一個非常美好的未來。Vision Pro售價3499美元(約24860元人民幣),將于明年上市,你會入手嗎?
最接近自然的交互模式
強大的硬件基礎賦予了Vision Pro很多不可思議的功能。
首先是交互,你不需要再使用手柄或者其他的控制器,眼睛、雙手和嘴巴就是控制Vision Pro最好的方式。
當你要選擇應用時,你只需要注視該應用,手指輕敲兩下,就能打開應用,整個過程非常自然。
要輸入文本的話,直接開口講就行。
當然,你還可以用Siri執行打開應用等操作。
通過這些交互,你可以隨意調節應用的大小和位置,例如可以把電影放大到100英尺,填滿整個房間,或者把Facetime的對象拉到你的面前,和你面對面聊天。
通過扭動Vision Pro上的旋鈕,你可以調節「沉浸式環境」界面。
簡單來說,你可以像VR眼鏡一樣切換至一個虛擬的環境,不同的是這個環境的擬真程度非常高,而且很優美——沙漠的夜景、森林的清晨等等,在一個沉浸的環境進行操作。
所有的UI都運行在空間之中,正如蘋果所說,這是一款空間計算設備。
visionOS登場:重新定義虛擬現實設備體驗
想象一塊無限大的iPad屏幕,你可以通過眼神瀏覽網頁,可以通過手指把遠處的app拉到面前,可以瞬間把客廳變成冥想室、圖書館,這就是Vision Pro會帶給你的體驗。
visionOS的UI界面其實不算顛覆——看起來就像把iPadOS掛在了我們面前,但類iPad的界面也確實讓我們更容易上手。
但神奇的是,App會直接出現在你的房間里,每一個元素都有體積、陰影,你可以隨時感受它的大小、位置。就像移動真實物品一樣。
你熟悉的Safari、Keynote、Final Cut Pro等應用都能在Vision Pro上找到。
你可以用一個超大的尺寸Safari瀏覽網頁內容,也可以以真人大小進行FaceTime聊天。
看電影時,可以直接幫你改變整個環境,調暗身邊環境。當然,也可以直接改變環境,給你帶來壯闊的觀影體驗,任何房間都可以成為你的私人影院。
你還可以用一個全新的方式來觀看體育比賽時,不僅可以觀看2D的影像直播,還能看到3D全系的俯瞰影片,仿佛你就在現場。
作為蘋果生態的新成員,visionOS自然也可以與其他設備聯動。你可以把Vision Pro的屏幕變成Mac的顯示屏,在虛擬世界擁有多塊大屏高效工作。
當然,你可以使用鍵盤、鼠標等藍牙設備進行像長文編輯復雜的輸入操作。
Vision Pro不僅是個頭顯,還是蘋果首個3D相機。
你可以按下Vision Pro上的實體按鈕,以3D影像和空間音頻的形式拍下和家人共處的珍貴瞬間。
當你在Vision Pro回看這些影片時,就像是重回現場。
你也可以用來看阿凡達2等3D電影,Vision Pro會帶來遠超傳統平面設備的3D體驗。
如果你收到一個3D模型文件,也可以直接把它拉出來直接觀看——這是一個更高維度設備的優勢。
如果用來看iPhone拍的全景照片的話,就像真實景象在你面前鋪開。
visionOS同時上面了很多專屬應用,你甚至還可以用Vision Pro來做Word、PPT,沉浸式辦公。整個世界都是你的畫板,你可以根據需求調整它們的大小。
最重要的是,iPhone和iPad的應用,在Vision Pro上都能原生使用,這樣你就不用擔心Vision Pro遇到無應用可用的生態荒。
Vision Pro還支持Apple Arcade,上百款游戲可以直接在Vision Pro上游玩。
蘋果透露,visionOS將會有全新的AppStore,未來會有更多專門針對Vision Pro開發的應用,例如3D解剖圖等。
誰才是真 · 旗艦頭顯?
明年才正式發售的Vision Pro在行業年內什么水平?我們整理了近幾年發布的知名VR/AR設備信息,讓大家對Vision Pro的配置有一個更直觀的了解。
參數以產品官網為準
單看硬件配置,Vision Pro在性能、光學、操作方式等方面都要遠強于其他設備,當然,頭顯的體驗不能只看硬件參數,軟件體驗、佩戴感受、生態聯動等方面同樣重要。
年底發布的Meta Quest 3以及其他今年底、明年初公布的新品才是Vision Pro的主要競爭對手。
Vision Pro:改變未來10年產品
從蘋果任命Mike Rockwell作為VR/AR團隊領導開始算,蘋果頭顯的開發已經超過了七年。今晚蘋果終于揭開面紗,為什么Vision Pro會被認為是蘋果 iPhone之后最重要的產品?
出于商業的考量,蘋果這家全球市值第一的科技巨頭,也要面對智能手機增長到頭的現實,不得不開始尋找下一個增長引擎。
在硬件銷售遭遇瓶頸,大模型浪潮席卷而來的當下,作為幾次推動整個科技行業向前的公司,蘋果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MR頭顯Vision Pro則是它的一次回應,試圖為蘋果自身和科技行業帶來新的可能性。
在喬布斯2011年去世之后,蘋果只發布了Apple Watch一款新設備,并且大方向也是由喬布斯和Jony Ive一同構思開發。
Vision Pro是蘋果庫克時代推出的,第一款真正全新的大型產品。這可能也是庫克蘋果CEO生涯的最后一個大動作,想要重新證明蘋果獨特的創造力,和定義計算平臺的能力。庫克在不久前接受采訪時也提到:
我并不想僅僅把別人的東西拼湊到一起,因為我們想掌控主要技術,這正是創新的關鍵所在。
庫克(左)與喬布斯
Vision Pro所能帶來的變革,甚至將不亞于iPhone。
用戶體驗變革:重定義人機交互,通過眼睛、手勢和語音實現更自然流暢的交互方式。
應用程序變革:允許應用充滿整個空間,完全發揮空間計算帶來的視覺和效率優勢。
內容消費變革:將電影、游戲等內容的體驗提升到新的水平,通過空間展示營造沉浸感。
社交變革:使遠程交流更加自然生動,面部、手勢等暗示讓交流更加豐富。
工作變革:有利于遠程協作,應用可以共享在同一個空間中,易于互相溝通。
設計變革:面向空間計算量身定制的零組件、模塊、功能,以及新材料。
開發變革:空間計算帶來全新的應用開發模式,開發者需要重新思考App的交互和工作流。
業務模式變革:空間計算可能帶來全新的商業模式,包括內容發行、硬件實現等。
社交模式變革:隨著空間計算設備的推廣,可能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與社交模式。
愛范兒主編劉學文在WWDC23的直播中提到:
蘋果帶來的產業革命成功與否,一看硬件水平,二看交互革新,接著看生態,從圖形界面,到觸屏交互,對應的是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的兩個時代,現在 Vision Pro和它集合了手勢、眼球和語音的全新直覺式交互,毫無疑問預示著又一個時代,別忘了,還有個趨勢奔涌而來,即將和Vision Pro合流。
整個VR/AR行業都在渴望,蘋果能找到真正的殺手級應用場景,點燃這個這多年來不溫不火的市場。VR/AR協作平臺Campfire 3D的首席執行Jay Wright表示:
蘋果發頭顯是這個行業最偉大的事件之一。不管它是做硬件還是軟件,我們都對此感到非常興奮。
當然以Vision Pro的價格,不會馬上讓它像智能手機一樣普及。蘋果顯然也知道,這個初代產品面向的也并非普通消費者,銷量也不是最主要的目標。
真正的「iPhone 時刻」或許還沒到來,回顧蘋果的革命性產品面世,無論是搭載圖形用戶界面(GUI)的個人電腦Lisa,還是提供觸控交互的初代iPhone,銷量都不算亮眼。
它們更像蘋果扳道的工具,在某個節點突然改變時代列車前進的方向。
今晚,個人計算的軌跡已經悄然改變。
交互的升維,平靜的技術,空間計算時代即將到來
蘋果是一家個人計算公司,這家公司一直所做的并非生產硬件或軟件,而是不斷更新人機交互方式。
人機交互的進化,其本質上是拓展信息輸入和輸出的邊界。
Mac的圖形界面讓人機交互不局限代碼輸入,大大降低使用門檻,拓寬了使用場景。
iPhone的多點觸控,讓交互更加自然、直觀和高效,讓智能手機成為新一代計算中心。
剛剛發布的Vision Pro也代表了一種全新的人機交互模式。它讓我們與計算設備的交互將從二維升級到三維,這對信息廣度和維度的帶來的增幅,和過去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
想象一下,所有的交互不用在手機/電腦屏幕上的二維環境中進行,而是直接提供高度擬真的三維信息交互。在《復仇者聯盟4》中,鋼鐵俠就有一個這樣再現物體的三維圖像的全息工作臺。
Vision Pro對于用戶體驗最大的升級,就是幾乎趨于直覺的交互,以及極少的信息丟失。
由此可以預見,蘋果Vision Pro將帶來的「殺手級」應用場景:
和線下徹底沒有區別的遠程辦公體驗,可清楚看到身邊的同事每個表情和肢體語言,甚至在同一個界面里協作,大量工作不再受地域限制;
帶上頭顯隨時隨地就能擁多種數屏幕形態,無需鍵鼠,將手機、平板和電腦的終端體驗集成在一起,人人都是數字游民。
汽車、建筑等需要高算力、高精度的工業設計,直接在三維環境中進行,效率倍升。
遠程手術,超高分辨率和低延遲的手勢交互,醫生可以通過頭顯獲得實時的影像和數據,讓遠程的臨床治療有了更多可能;
《頭號玩家》般的沉浸式體驗會讓徹底模糊掉游戲和影視的界限,電影院或許真的會被淘汰;
同理,你也將擁有全新網購體驗,通過外觀和你一樣的數字分身試衣服、選家具,直播帶貨也將完全不一樣。……
這也是另一家正在用AIGC重塑人機交互的科技巨頭——微軟,所暢想的未來:
將計算嵌入現實世界,并將現實世界嵌入計算,為任何虛擬空間帶來真實的存在。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展示人性,選擇自己如何體驗這個世界,以及想與誰互動。
AR/VR發展多年依然無法成為主流的人機交互界面,有兩個巨大的掣肘:
交互不夠便捷,還無法替代鍵鼠、觸控的操控。
缺乏內容生態,沒有殺手級應用,開發者動力不足。
這些問題在大模型時代有了解決的機會,蘋果Vision Pro在今天亮相或許不是巧合。
大模型正在讓自然語言交互改變人們的交互習慣,深度學習的多模態模型,不用詳細描述需求,設備也能迅速精確理解用戶的意圖,甚至不需要文字或語言輸入,通過MR頭顯的眼球追蹤和手勢識別,就能自動完成操作。
MR頭顯在大模型時代的范式更新,不只是促進VR/AR行業的發展,也不止于對未來生活方式的重塑,更重要的是將改變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方式。
計算將變得無處不在,不是非得有個固定的屏幕,你通過頭顯將擁有無數個與現實世界交互的界面。這些界面可以在你需要的時候才顯示,比如走進餐廳頭顯會自動彈出點餐界面。
這有點像《三體:黑暗森林》里技術爆炸后的世界,羅輯「冬眠」100多年醒來后,發現能摸到的地方幾乎都可以是屏幕。「這個世界,好像就是用顯示屏當磚頭建起來的?!?/p>
到處都是動態的信息窗口,墻壁上、桌面上、椅子上、地板和天花板上,甚至一些小的物品,如餐桌上的水杯和餐巾紙盒上,都有操作界面、滾動文字或動態圖像顯示,仿佛整個餐廳就是一個大的電腦顯示屏,顯現出一種紛繁閃耀的華麗。
這與庫克在WWDC上提及的空間計算時代不謀而合,這其實也是普適計算理念的延續,計算機科學家馬克·韋澤(Mark Weiser)1991年發表的論文中首次提出了這一概念。
他描述了一個環境感知的計算環境,其中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無處不在,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融為一體,但又不引人注意。計算設備會自動感知和響應人們的需求,并在背后進行協作,提供智能化的、自然的和無縫的用戶體驗。
Mark Weiser
科技史有意思的巧合發生了。
喬布斯從施樂公司「借鑒」來了圖形界面——操作系統最重要的革新之一,「偉大的藝術家竊取靈感」。
提出「普適計算」的馬克·韋澤,當時正是在施樂帕克研究中心任職。
數十年后人機交互繼續朝著普適計算的方向演進,蘋果的Vision Pro將成為新的普適計算平臺。
施樂:原來我才是改變世界的那個源頭。
從節點到全面的改變可能會漫長,也可能在轉瞬之間。比起來顛覆、革新、重塑這些定義,我更想用馬克·韋澤提出的平靜技術(Calm Technology),來描繪Vision Pro的未來。
影響最深遠的技術是那些隱匿不見的技術。它們如纖維般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絲絲入扣,直至不可分辨。
作者公眾號:愛范兒(ID:ifanr)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