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工廠型企業瀕臨倒閉,工廠型企業如何完成品牌化轉型破局!
近幾年,隨著生產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不斷攀升,加上工廠與工廠之間的低價競爭策略導致自身毛利急劇下滑,那些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的代工廠生存狀況已大不如前,行業競爭壓力和國際經濟環境導致很多企業瀕臨倒閉。
與此同時,由于中國人消費觀念和消費能力不斷提升,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們對國貨品牌的信賴和消費。
(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消費者在天貓消費的商品80%為國貨)
這不禁讓很多代工廠開始思考,如何去分割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在行業里站穩腳跟,擺脫“成本驅動”的宿命?如何才能讓工廠成功“轉型”,擁有發言權,不被市場淘汰?
產業品牌化,是通過對自身產業設計品牌名、標識、符號、包裝等可視要素,以及聲音、觸覺、嗅覺等感官刺激,以推動自身產業具備市場標的和商業價值的整個過程,其根本是打造差異化使自己與眾不同。
那為何說產業品牌化是個可靠的出路呢?我們先來舉個例子。
“全棉時代”脫胎于穩健醫療,是一家專做醫用敷料生產和出口的企業。2005年,穩健醫療開始研發“全棉水刺無紡布技術”,而后這項技術成為該企業“從醫療轉日用”的起點。
起初,企業負責人是想把這項技術推廣到衛生巾和醫用紗布市場,但推廣時卻因技術超前、缺乏認證標準沒有被B端市場所接納。箭在弦上,企業負責人不得不改變方向,因此他看到這款材料在全棉消費用品領域的潛力,給了穩健醫療這家外貿企業發展C端自主品牌的機會。
于是在2009年,穩健醫療便創立了子公司“全棉時代”,并運用全棉水刺無紡布技術生產高品質的日用產品。
從生產供應商到自主品牌商,全棉時代以“品牌的力量”實現了從前期的原料采購、生產到后期的銷售推廣一體化運營管理。通過線上線下齊發力,直接面對C端消費者的方式,大大擴大了品牌的影響力,樹立了全新的企業形象。
很多工廠型企業在轉型初期時,會不自覺把商標、包裝、形象的統一性與品牌劃個等號,但其實品牌建設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從品牌、產品、運營等多維度進行思考與突破。
品牌層面:
●在品牌策劃環節,企業需通過洞察目標人群的消費特性和消費習慣,找準自身有差異化的定位、價值、優勢等,讓品牌能順利占領消費者心智,贏得信任。
●在品牌設計環節,打造系統化、有記憶點的視覺形象和包裝設計是基礎,如何結合品牌差異化特征將企業價值可視化,令品牌營銷實現低成本、高成效則是重中之重。
●在品牌文化環節,需洞察群體特性,與消費者共創有品牌獨特性的文化,增強消費者的品牌黏性。
如何更系統性進行品牌層面的建設,可以看下蕉獸的純干貨指南!
純干貨!企業品牌建設的實操指南(上)
純干貨!企業品牌建設的實操指南(下)
產品層面:
●明確產品戰略布局,保持產品持續升級迭代。
●以“爆款思維”打造品牌持續影響力。
●放大產品主要功能點,給予消費者理性的購買邏輯。
●需注重產品包裝、產品套裝化運營。
運營層面:
●借助信息數字化,高效整合供應鏈,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盈利水平。
●需重視終端消費者接觸、用戶運營布局以及售前售后服務。
●需為目標消費者提供獨特價值,重視其體驗升級需求和感受性滿足。
其實很多工廠型企業在轉型過程中,最難突破的點就是經營思維。
說的簡單點就是,在做工廠時大家關注最多的是產品的成本、生產、訂單、品質、利潤和貨期等方面。常常以獲得的多少來決定是否投入,對于無法預估的隱形成本,不自覺怯步,缺乏耐心教育市場的決心。
做品牌后,則需要從對產品轉變為對消費者、對營銷推廣、對市場動向等多方面的關注,這對企業經營者、管理者、運營人員來說無疑是一個大挑戰。很多企業也正因無法擺脫工廠思維的禁錮,在走向品牌化過程中放棄了。
“全棉時代”曾經亦是如此,因團隊主做B2B業務,沒有直面C端市場的零售經驗,品牌在發展初期虧損近2億,一度看不清未來。而后的幾年也是不斷調整經營思維和運營戰略,不斷進行市場教育、消費者教育和營銷突破,才得以讓品牌穩中有進,實現整體盈利,在日用品市場中脫穎而出。
結語:
如今,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給了很多工廠型企業轉型、發展的機會。如何以“品牌的力量”,抓住時代的紅利,實現新一輪的創新突破,是很多工廠型企業迫切需要思考和行動的問題。
野獸與香蕉作為專業提供「品牌咨詢設計 × 產品策略設計 × 商業空間設計 × 銷售體系設計」一站式服務的創意公司,愿與工廠型企業共謀發展、一同成長。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