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與海 | 2023進擊波財經線下峰會來了!
閱讀前,可以先點開音樂,賞味更佳。是的,Here we are again
過去三年,我相信大家都有對生活,事業,世界的新的思考。當然每一個人的感受不盡相同。拋開感性的層面,因為他更多和立場,角度等相關。
很多站在2019年仍然可能會分叉的趨勢突然形成了確定性趨勢。
有朋友認為,如果沒有疫情讓國際品牌快速進入基于短視頻和直播的電商。那么新國貨還能有一個兩年左右的窗口期去穩固自己的地盤。
也有朋友告訴我,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崛起是出乎所有過去資深燃油車業內人士的預判的,沒有人意想得到20-30萬檔的日系合資車會最快被腰斬。腰斬他們的不是過去的同行,而是一群新能源,是他們過去根本看不上的BYD們。
中國白酒年消耗的總噸數也悄然達峰,進入漫長的盤整期。關于很多年輕人到底為什么不喝白酒的爭論猶在耳邊。但本質上他已經不是品類問題,而是很多其他的總和。
2019年身邊從事跨境旅游的朋友的豪情壯語,海誓山盟猶在眼前。經歷了三年的至暗時刻,他們中已經有人告訴我,已然開始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二十年前,皮鞋和運動鞋之爭,到了今天,已然沒有任何懸念。踏準運動,并堅持下來的,已品嘗到時間的玫瑰,偉大的復利。而很多商務服飾企業也在擴寬品類。很多時候,你無法言明是選擇,還是努力更重要。
我身邊的朋友們也紛紛體現出了消費觀,價值觀,事業觀的多重深刻的變化。也許是因為身邊人的永遠離去,也許是因為一次產業變革帶來的波瀾,也許是因為一次產業帶的遷移。
而我始終相信:
一個少年可以被打倒,但永遠不會被打敗。因為他永遠不會放棄自己的那一片海。一個有少年感的企業,也是如此。因為他有自己的使命愿景價值觀。因為他有自己除了銷售額以外的追求。
整整四十年,我們幾乎在所有產業都習慣性作為一個追趕者,憑借著巨大的人口紅利,城鎮化,全球化,互聯網化,移動互聯網化紅利。在追趕的過程中,我們其實一直看到數字在增長。
而往往在這樣的狀態下,人很難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問題所在。我們甚至會認為有的至關重要的事情根本不重要。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短視,以及沒有真正穿越過周期的人的盲目與自大。
突然有一天,我們才明白追趕者有追趕者的陷阱。他會陷入一種盲從,一種以偏概全,乃至一種唯結果論。
所以我們想和大家分享下基于這種陷阱的產業思考。我們到底該怎么改變?
他不限于一個印度的拼多多如何打敗亞馬遜的案例。
不限于一個中國企業出海的思考。
不限于一個地方企業鎖死局部紅利的打法。
不限于在很多中國草根企業破萬店之后,小連鎖的突圍之道。
不限于一個北歐品牌,如何在中國本土化并成為全球增長引擎的故事。
也不限于中國白酒萬億之后,總量達峰進入量的消減期后,沒有千年歷史的品牌,如何突破百億的奮斗故事。
過去三年,我們拍了接近200條深度長視頻。每一條的腳本可能都是十頁起。比起工業化生產機構肯定是自愧不如。但我們始終相信我們堅持的事情的價值所在。
而這三年的視頻拍攝。也讓我們無心插柳,進入了更大眾的視野。全網積累了過去產業粉絲外的數百萬全新的高粘度粉絲。
我們重新思考了產業深度與傳播性的平衡到底在哪里?
情緒價值與客觀理性的拿捏到底在哪里?
深度與短期高潮式流量的價值到底怎么取舍?
我想,這些其實都是當代企業管理者正在不斷思考的。他不只是一個內容公司思考的,有很多坑,很多陷阱,很多彎路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IP這個詞正在泛化和貶值。當然這只代表我個人的看法。
過去當我們討論IP時,他是帶有一種時間的意義的。帶有一種復利思維在的。
在媒介粉末化的沖擊下,仿佛以上的想法變成了一種古典的方式。
而在中國當下的商業氛圍中,古典這個詞是落伍的代名詞。
但我們看到寶可夢成為全球最賺錢的IP背后的邏輯,是一整套古典思想為支撐的成功。
看到了任天堂如何進入全球不同地區的市場的背后的思考,和機遇的把握,以及穿越九代產品長盛不衰的核心是什么。
我們看到了中國已經誕生超級IP,他竟然也有自己的古典邏輯。
和IP的泛化一樣,品牌似乎成為了古典流派。
流量,渠道還是品牌?仿佛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輪爭議。但每一輪爭議的引發,本質上是一次階段性的流量入口的再分配,渠道的遷移,和當下效率的變化。
但事實上,品牌是資產和復利的體現。確實在任何一個階段都可能被一種流量入口 ,渠道和新的效率工具打敗。但如果算總賬,品牌的價值度是更高的。
而當下,在眾多不利因素的沖擊下,大家紛紛放棄了品牌,我想這又有點過猶不及。
歸根結底,我們是要找到一種新的組合,新的效率協同。
我們看到了持續性一千萬乃至八千萬營業額的單店。
看到了勢能疊加產品,渠道的品牌。發現原來這些并不沖突。
看到了在巨頭圍獵市場下的另辟蹊徑和孤勇者。
看到了先發者在時代的巨變中斷臂求生,鳳凰涅槃。
我想把這些優秀的,令人有所啟發的故事分享給你。
我們所有人都只是肉體凡夫,都會有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都有愛與恨,熱愛與恐懼。
我們看待微觀的企業,事物都有自己的偏好。
在大增長時代,偏好本身可能沒有什么。因為各自安好,各自增長。
但到了大存量時代,偏好有時可能是致命的錯誤。這也是我不斷告訴自己的。
越客觀,越全面。
雖然我們都只是在盲人摸象,但我們得知道自己是盲人。
所以,我的主要精力放在內容上。為此,今年前四個月,走遍了半個中國。只為遇到你。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所有宏大的敘述,都沒有什么意義》我寫了貴州仁懷的普通店員的收入,他們所關心的事情。我寫了重慶的市井生活,以及他們對外界的無所謂。
事實上,很多觀點,我是寫給自己看的。因為我們過去或多或少都在運營這種表達方式,在若干種場景中。
宏大有他的意義,也有他的局限。
微觀有他的局限,也有它的意義。
他們本不該徹底割裂。我希望在這次的年會中。我能更好地駕馭這兩者之間的關系。
因為我們自己的受眾也比過去更多元,更豐富。
我們面對的世界更復雜,更無法預測。
在過去十年,我幾乎一年三百天奔波在工商各界,從無數優秀的人身上,看到了無數的閃光點。有那么些時刻,我覺得這便是日常版的人類群星閃耀時。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只有時代的英雄,沒有英雄的時代。我們都得更客觀,走出自己的局限,起碼意識到自己的局限,才能穿越到未來的彼岸。
今天 我們會討論很多老齡化和老齡經濟的話題。而我們的主題是少年與海。為什么不叫老人與海呢?我想更多是在我們看了大量國內外的好的案例和思想之后,突然發現本質上,我們仍然要以少年之心去解題,才能做出真的好的適合老齡人的產品。他們的需求并不是茍延殘喘,并不是大家誤解的土味,他們需要老年人的迪士尼,老年人的KEEP,SOUL,梅森馬吉拉。他們和我們一樣,而我們終究變成他們。我們唯有用真正的用戶思維,提供快樂,提供真誠的方式才能真正解了這道題。前幾天,在奔波在湖北各地的間隙,我抽空去了新落成的湖北博物館。上一次是2019年初出差時,想去但是恰逢閉館翻新。一晃四年,多少物是人非,多少青春不再,多少情懷已更改。我看了楚國八百年展,看了長江中游特展,看了曾國之謎。這些在過去都只是碎片的存在于我的認知之中。那一刻,仿佛時空穿越。那一刻,我意識到自己的淺薄。這個世界上,除了商業還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們去關注,在狂飆的年代之后。我們都必須面對一次自我價值觀的重塑,對自己生命意義的重塑。換言之,商業經濟不能獨立于文化,思想,生活而獨立空轉。一旦增量結束,沒有底蘊的狂飆都會走向虛無。我想和你分享,那些穿越周期的投資家的想法,洞見和教訓。有無數被封為股神的人,最終都沒有平安落地,更有甚者在職業生涯的晚期,一敗涂地,含恨而去。我想是因為,過度迷信自己的力量,而不是相信世界有更高的規則和周期。
我想分享的,還有很多很多。希望在有限的時間里,凝聚起一些美好的回憶。5.26日 上海 期待與你相遇。我會用三到四個小時和你分享那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商業故事、模式和全新的思維。數百個啟發點,匯成一張網、一張圖。點擊小程序卡片、閱讀原文或掃碼即可直達鏈接。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