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分指南 | Vol. 04 淺談效率
說到效率(efficiency),普遍的理解就是單位時間完成的工作量。
那是不是我們現在狹隘的理解下來,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越大,你的工作效率就越高;
換大白話就是,如何提高效率,從時間上講就是如果管理好你的時間。
首先,來看看下面幾個例子,是不是有點似曾相識?
- 不知道自己的時間都花在哪,一天工作下來,感嘆時間過的太快,但好像又沒有什么收獲。
- 處理了一堆瑣事,但都是簡單而熟悉的行動,明顯的鴕鳥心態(鴕鳥把頭埋在沙子里,以為敵人看不見自己,是一種規避困難,不愿意直面大任務而在小事上蹉跎大量時間的心態。)
- 大包大攬,貪心導致時間焦慮。
如果你知道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讓事情做的更加有序且有意義,這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接下來就是要合理規劃你的時間。
規劃你的時間:矩陣型時間管理
X軸代表事情的緊急程度,緊急性是由「是否有時間上的最后期限」來決定。
Y軸代表事情的重要程度,重要性是由「此種行為所帶來的回報」來決定。
各個象限的時間性質及舉例
1)使用時間:重要并且緊急的事情
占據了我們工作生活的主要部分,這部分投入的時間較多的話,充實感也很高。
比如:處理重要的電話郵件,每日事務處理。
2)投資時間:重要不緊急的事情
投資時間中的事項,一般是長周期的或比較繁重的任務。因此對投資時間的使用,一定要有計劃。
比如:某重要客戶的全年推廣策劃,學習新的技能等。
3)浪費時間:緊急不重要的事情
該類事項純粹占用了你的時間,沒有任何價值,盡量不要做,踏實做好自己的事。
比如:回復不重要的郵件信息、電話、郵件等。
4)閑耗時間: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
該類時間需適當控制時間長度。
比如:游戲、看劇等。
如何優化自己的時間矩陣
以上是理想的時間規劃矩陣
優化時間的矩陣的步驟大致可以分三步走
Step 1: 利用時間清單(GTD流程法)分析自己時間使用情況。
Step 2:縮減or轉化自己的底部兩個象限的時間,增加投資時間。
Step 3:利用投資時間,來改善使用時間。
上述,根據這個矩陣,我們可以給自己需要完成的事項進行評等級,就像游戲中的英雄一樣,你可以分別授予他們 S、A、B、C,提升你的掌控度,同時便于記錄及標記。
實踐你的日程管理
定性完任務事件之后,我們需要把它們放入日程管理中去,這樣下面這張任務清單基本就逐漸清晰了。
基本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今 日 待 辦
長 期 待 辦
立 即 去 做
臨 時 記 錄
其中臨時記錄主要是不知道該歸哪一類的事情和想法,碎片記錄or一些小靈感等。
進階版本:給時間做乘法
提出給時間做乘法的學者,在緊急程度(Urgency)和重要程度(Importance)之外,增加了第三個更值得看重的維度-事情的影響和意義(Significance),更看重此事情本身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因此The Focus Funnel(聚焦漏斗)也就隨即產生,不難看出這是精準過濾的過程,主要進行消除任務、自動完成任務、代理任務、和今天做還是之后做的衡量和判定。
其中沙漏的底部提到了拖延,但也有同學提出來-拖延不是管理的殺手嘛?其實它是屬于有益的拖延,也歡迎小伙伴在評論區留言,談談你對這種拖延的看法~
圖片來源于網絡
參考資料:
1.《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 史蒂夫 · 柯維 著
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2X7c9TUQJ8
在一個資源豐富的時代,你要更加謹慎地投資你的時間精力。
Daniel Sun
AD
END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