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金瑞基金一季度運營報告,看滿幫創新故事背后的長期價值
投資中國市場該投哪些行業、哪些公司?在投資界,KraneShares金瑞基金長期致力于為這個問題提供答案。中概投資者都十分熟悉的KWEB——中概互聯網指數ETF,就來自金瑞基金。
近日,金瑞基金發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運營報告,對報告期內的運營情況以及重要投資目標的情況做了一定介紹。值得關注的是,國內數字貨運龍頭滿幫集團(以下簡稱:滿幫)在本次報告中得到重點關注。金瑞基金對滿幫進行了詳細調研,并通過與滿幫CFO蔡翀的對談,全景展現了滿幫的發展狀況。
《滿幫:一個真正的中國創新故事》(Full Truck Alliance: A True China Innovation Story),這個主題明確點出了滿幫的亮點所在。在曾經“兵荒馬亂”的貨運市場,滿幫在技術和運營上的創造性手段,真正給行業帶來了潛移默化的提升。
回顧成長史,如何理解滿幫的創新價值?
截至去年年底, 滿幫是KWEB的十大重倉股之一,KWEB也即KraneShares CSI China Internet ETF,主要跟蹤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指數,投資于海外上市的一系列互聯網和新經濟企業。
(KWEB十大持倉詳情。圖源:金瑞基金報告)
雖然KWEB專注于投資“提供與谷歌、臉書、推特等類似服務的中國公司”,但在本期運營報告中,金瑞基金給予了滿幫更獨特的評價:“許多KWEB中包含的美國公司提供類似的服務,但滿幫幾乎是任何美國或國際公司都無法比擬的。”
這代表著滿幫的獨特性,而要挖掘這種獨特性背后的創新價值,我們仍需要從市場本身出發。
首先,中國貨運市場極其廣大,但就像報告中援引的滿幫CFO蔡翀的觀點:國內電商的興起,促成了巨頭發展自己的公路物流服務。但它們過度集中在電商,大型網絡運輸業的表象之下存在許多空白的業務敞口。它們之外,中小貨主與貨車司機的合作非常分散,穩定性和安全都缺乏保障。
滿幫因此抓住了第一個創新之處,它成長的立足點,就是通過移動應用程序和算法降低了貨運雙方數字化的門檻,降低行業參與成本。
滿幫CFO蔡翀提及,2016年已有過百家類似的平臺。但滿幫最早可追溯到2011年成立的前身之一貨車幫,而從發展史來看,2013年其前身之二運滿滿,便開發了移動端業務,當時正值移動互聯網走進爆發期,滿幫為廣大貨主和司機送來了數字化的第一縷春風。
(滿幫集團發展歷程。圖源:中信證券)
這種為行業提供便利的初心牢牢抓住了用戶,至今,“使用滿幫平臺的大多數托運人都是中小企業”,它們的粘性和在國內貨運生態中所占的比例驚人。2022年第四季度,滿幫發貨貨主月活達到了188萬,平臺覆蓋了中國70%的注冊卡車司機。
同時,也是從貨運匹配這個簡單的模式出發,滿幫提供了不斷改進的貨運匹配算法,以及有效將行業導向正面發展的運營手段,從而在行業秩序上形成了創新。
一方面,滿幫吸納了越來越多的用戶之后,網絡效應增強,并隨之提供精準、快速的貨運匹配算法,讓貨運來回全程供給和需求形成有效對接,降低了“三空”(空駛、空置、空載)。這補齊了貨運行業的缺口,提高了行業整體運營的效率。
另一方面,滿幫開創性地用互聯網思維反哺貨運行業,用數據智能解決傳統手段無法解決的行業問題。一方面堅持平臺巡檢,打擊重復惡意低價貨源等老大難問題,一方面逐步建立起司機成長體系、貨主信用體系、優質司機的激勵體系等規范化行業框架,從而激發了行業自發向上、良幣驅逐劣幣的動力。
這種行業內部的優化足夠讓越來越多的平臺用戶受益,間接降低了行業中間環節的折損(如“黃牛”等帶來的混亂),提升了行業質量。
更進一步的,滿幫將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用于重構整車物流鏈條后,改善效率的同時也加強了對行業的洞察。在此基礎上,滿幫為行業降低碳排放提供了有益借鑒——交通運輸部報告顯示,滿幫的平臺每年能減少行業1420萬噸的碳排放量。去年6月5日,滿幫發布“滿幫碳路計劃”,再次創造性地將碳賬戶等理念引入行業實際運作,探索綠色未來。
顯然,從行業多方面多環節入手,滿幫實際上實現了針對貨運行業的系統性創新,逐步打造著屬于數字貨運時代的生態系統。
滿幫也探索出良性的商業模式,通過有效的運營手段與行業共同成長,令生態系統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像報告中所寫:“自2021年IPO以來,滿幫的利潤穩步增長,并實現盈利。相比之下,優步在美國的貨運業務卻尚未盈利。”2022年,滿幫實現營收67.33億元,實現Non-GAAP凈利潤13.95億元。
深耕數字貨運,滿幫漸迎長期價值兌現良機
商業的成功,意味著創新具備了雙重價值,即行業積極意義和貨幣化潛力。市場有多大,滿幫的想象力就有多大。目前來看,這份成長更大可能會延續下去。
原因首先在于,物流市場的數字化是一個長期且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中國數字貨運物流發展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貨運整體市場規模約為7000億元,但公路貨運市場規模可達5萬億元,數字貨運的市場滲透率僅有15%。
滿幫創造了統一交易平臺并確立了優勢地位,將繼續享受其長尾價值。例如,滿幫財報顯示截止2022年底的 過去12個月,平臺履約活躍司機達到350多萬,這些司機既作為長期用戶提供價值,又能夠吸引更多用戶的加入。
另外,站在后疫情時代經濟復蘇的關鍵節點上,經濟活躍度的增強會帶動滿幫平臺上用戶活躍度的增強,因為需求在加速流動。而滿幫則可以發揮平臺經濟的助力作用,成為撬動行業發展的杠桿。從滿幫給出的一季度業績預增情況看,其一季度訂單可能有著亮眼的增速。中金公司在4月的一份研報中指出,滿幫集團有望繼續整合市場展現α屬性。
滿幫近期的業務動作也指向了這一預期。4月20日,滿幫正式升級短途(同城)貨運品牌,上線全新“省省”APP,進一步整合資源擴大業務范圍。滿幫通過把較為成熟的業務經驗,輸出到相對年輕的業務領域,提供更多標準化、差異化、專業化兼具的靈活運輸服務,正持續擴大數字化的影響力。
(省省APP。圖源:滿幫)
同時,單純的平臺撮合作用已經不再是滿幫的單一追求,它更多地關注到司機的生存狀況、全國不同地域的行業運行狀況等等。滿幫的目的,在于加強與實體經濟、中小微個體的聯系,融入到大物流生態中去,惠及更多行業參與者。
一定程度上,這已經超越了一般平臺的自我定位,因為平臺往往靠中心化聚攏更多增長機遇,但滿幫在試圖反哺行業,增厚的是雙邊的價值,靠全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實現共同成長。
因此,從長期來看,滿幫本質上一直在以自身的創新激勵行業的創新,從而穿越了數字貨運發展的主要周期,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社會呼聲相向而行。
我們也可以認為,市場對滿幫估值邏輯的認可本質上來自對公司發展的信心。5月3日,中信證券發布滿幫首次覆蓋報告,給予“買入”評級并給出11美元目標價,同樣聚焦于滿幫的龍頭地位,并對行業生態進行深度的漸進式重塑。
對所有企業來說,創新都是永恒的課題,也正因為課題永恒,其價值才會永恒。恰如金瑞基金所做的評價,滿幫是“中國互聯網公司中以創新為核心的典范”,這將成為滿幫長期價值的最可靠保障。
來源:美股研究社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