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為什么你的答題測試H5沒人愿意玩?
細數微信朋友圈或聊天群中的看到的各式各樣的H5,答題測試H5的數量一騎絕塵,雖然答題測試H5的爆款數量遠超其他類型的H5游戲,但答題測試H5“填海”的數量也更為驚人,為什么同樣是答題測試,這些H5卻沒人愿意玩呢?這就關系到了答題測試H5的內容設計,下面,藍橙互動就從答題測試H5的內容設計出發,告訴你為什么這些H5沒人愿意玩。
一、測試結果不達用戶預期
答題測試H5的玩法核心是通過題目為文字、圖片或者其他形式的測試題,測試出用戶某方面特質,如果不能通過測試題目與測試結果與用戶構建強關聯,得到用戶預期的測試結果,用戶就不能對外展示美好的自我,也就得不到用戶的自傳播,自然也不會有新用戶來體驗。
想要獲取符合用戶預期的測試結果,H5中的測試題目就不能隨意設置,需要結合靠譜的測試理論才行。以人格測試為例,目前比較成熟且接受度比較高的測試理論是MBTI,該理論認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四種維度的差異,一是動力的來源,分為外向型E和內向型I;二是接受信息的方式,分為感覺型S和直覺型N;三是決策的方式,分為思維型T和情感型F;四是對待不確定性的態度,分為判斷型J和直覺型P。通過這四個維度的組合,就得到了16種不同的人格類型,在題目設計時,只要針對某一種行為進行測試,提供兩種不同答案,讓用戶選擇其中一種答案,就能得出一個較為準確的人格傾向。而要測試出用戶完整的人格,只需要對四個維度都進行測試即可。
比如在騰訊視頻推出H5《測測你的失戀型人格》中,就結合了MBTI的心理學理論來測試用戶的失戀型人格,并在測試結果中展示了用戶MBTI性格類型以及相關解析,更容易讓用戶接受,也就更容易讓用戶分享。
二、無法激發用戶的情感共鳴
或是對答題測試H5的設計有所了解,或是為了方便測試題目的設計,一些答題測試H5在設計時也知道借助測試理論,但并不夠嚴謹,只是在第一印象下進行測試,難以引起用戶的共鳴,即便用戶參與量測試,也不能觸發用戶的分享行為,會有用戶玩,但數量不會多。
都說故事是激發用戶情感共鳴最好的方式,在答題測試H5中也不例外,想要完整的測試出用戶的人格,需要至少四個題目來測試用戶不同的維度,題目設計可以是“單元劇”,也可以“連續劇”,相信看過影視的人都會明白,那一種更適合講好一個完整的故事。例如快手推出的答題測試H5《我在家鄉的精神角落》就是通過一個啟程回家這個故事來設計測試題目,從而勾起更多在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的思鄉之情,促進用戶主動分享。
三、測試的交互體驗枯燥
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H5的頁面設計、交互動畫是否好看、好玩同樣會影響著用戶是否愿意體驗和分享。在“填?!钡拇痤}測試H5中,大部分H5的測試體驗就像是線上的考試做題一樣,題目與測試結果比較嚴肅官方,脫離了H5營銷的趣味性,測試流程也只是單純地列出題目與選項,用戶選擇后切換題目,好一點的會有頁面色彩的切換,但大多是一個頁面模板到結尾。這樣做不能說是錯誤,但就體驗來說確實比較枯燥。
打開哪些刷屏朋友圈的答題測試H5,不難看出它們對于測試交互體驗的設計花了很大的功夫。例如招商銀行推出的這個《測測你的2022招財星座》,不僅對每一個選項做了專門的形象和交互動畫設計,還將所有的題目通過用戶選擇后的物品沉浮、星星穿梭、鏡頭下沉等動畫效果串連到同一個場景里,用戶的參與感和測試的完整性不言而喻。
總的來說,答題測試H5的制作就是一個內容設計的過程,不僅要策劃好內容,還要設計一個貼合的表達形式,這樣才能讓用愿意體驗、樂意分享,從而獲取更好的品牌曝光效果。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