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魏家涼皮到超級“魏”
魏家流皮的品牌成長經歷了三個階段。
1999年-2012年:以陜西小吃為核心產品的中餐連鎖雛形;2013年-2017年:中餐連鎖和標準化,魏家品牌用3年時間完成了從37家傳統連鎖到近300+標準連鎖店的規模化發展階段,也是餐飲連鎖品牌化的關鍵階段;2018年-今:多元化、輕餐化、全時段化,用不斷創新的產品力和新品牌文化服務城市餐飲新消費,成為跨界經營的超級“魏”。
麥道有幸作為品牌戰略升級的關鍵力量陪伴魏家品牌完成了自身的“堅守“與“迭代”。
打造品牌符號 留出迭代空間
第一次品牌標準化迭代(2013 年,也是魏家和麥道的第一次合作),戰略設計方向是在原來“魏家涼皮基礎上強化“魏”這個精神內核,相對弱化”涼皮”。
這次品牌升級的核心目標是為魏家涼皮打造真正屬于自己的獨特符號,放棄假裝國際化的連鎖品牌范式,竭力為中國品牌打造中國的現代餐飲文化。在我們研究品牌基因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魏”不僅是兩位創始人的姓氏,而且在這個符號中能分解出行業屬性和特別價值:田——大部分原料都有源頭種植;禾——一蔬一飯的食材保證;女一一自古以來采摘烹飪的人;心——時時刻刻的用心服務。
品牌不是我們創造的,是冥冥之中我們和這個世界的關系。為魏家涼皮做戰略升級的過程中,我們又一次認識了這項事業中所包含的奇妙因果。
記得團隊在多年前第一次采訪創始人老魏時,問到:“你有對標嗎?想成為什么樣的品牌?”
老魏壓抑著雀躍的激動,指著不遠處表當勞高高掛起的"M”。
而成為北方地區餐飲連鎖的 TOP 品牌,魏家涼皮只用了3年,據說同步達成了十倍增長。
產品IP 化成為用戶的品牌
第二次品牌升級(2019 年的魏家迭代),我們以“全食段,輕社交,中西餐和本土特色餐飲深度融合”的戰略方向,做出重構餐飲形態的嘗試,完成了魏家品牌的又一次自我迭代,以及開發“早午晚 + 輕餐+下午茶 +零售”等更多用戶場景,把日常餐飲消費從體驗和產品上再升級,在年輕用戶的需求中開發了輕餐和輕社交場景,并以一系列產品IP 化實現了這個過程。
品牌設計方法論一一看不見的設計
1.用最簡單的符號“魏”,高效的傳達品牌,完全去“涼皮化”店招,繼續強韌用戶對魏家 = 涼皮快餐第一品牌的認知自信。
2.基于全客群、全食段、輕社交、中西餐融合的品牌方向,魏家需要實現“頭等艙”式的沉浸空間感,減少裝修和廣告化信息干擾,讓擺臺、餐位、產品力本身引導用戶消費,盡量減少復雜輔形及輔色的碎片化使用,保證品牌整體感和包容度。
3.基于用戶對魏家產品的高頻次消費特性,在多以無存在感色系(木質色)構成的空間中,以一個強識別色綠色主導空間,配合沉浸體驗中的品牌隱形植入,完成品牌信息高效應用,而不是暴力式應用。
4.以“IT'S MY WEI”作為新品牌主張,以用戶視角+品牌視角詮釋同頻的價值觀念。有態度、有改變,有堅持,便是魏家的品牌自信。
5.基于品牌的商業目標及產品和店鋪的升級迭代,魏家品牌價值輸出將持續強化產品的“魏家標準”“家庭級出品”,用產品喚醒用戶對魏家品牌的真實理解。
魏客咖啡:魏家不止有涼皮 還有別的夢想
繼魏家涼皮品牌升級成功后,我們有幸又做了一回助夢人,幫助“魏家”成為斜杠品牌,再次跨界。這一次不是多品牌聯合,也不是業態組合,而是獨立的“自我選代”。從服務大眾客群的連鎖快餐到人群更細分、用戶體驗、產品設計和空間要求更高的咖啡館。
我們將這家咖啡館命名為“Channel We”。“Channel we”是一個崇尚冒險精神、重新塑造咖啡體驗的城市靈感空間。
集休閑、商務、靈感,包容多種元素。溝通、交流、沉默,兼具多種可能。帶頻道一致的人來這里,或者來這里尋找頻道一致的人。“we”和“魏”發音相似,在名字上巧妙而低調的與“魏家”品牌成功關聯。
簡單的空間沒有太多浮夸,準備留給你的靈感和心情,最大的裝飾物是一只北極熊生態標本,希望靜下來的你不止看到眼前的世界,還能看到宇宙、生靈和更廣闊的空間。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