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陽得疫”焦慮下,品牌們竟憑段子活成了頂流
這幾天啊,只要我們隨便打開一個社交軟件,就一定能看到許多的“小陽人”在交流著他們的病情,染病相關的話題也同時霸占了各大熱搜的榜單。顯然,疫情已經成為了我們社會當下最受關注的話題。
然而,在這個全民“陽陽得疫”的時代,一些品牌居然逆勢成長。在段子的加持下,活成了人間頂流。
#1 自帶流量的布洛芬和連花清瘟
最先闖進大家視線的,當然是布洛芬和連花清瘟這兩樣被廣泛宣傳的藥品。
最先引起關注的是布洛芬上的logo小人。網友們發現,布洛芬小人的姿勢各有不同。有的顯露肌肉、有的性感嫵媚,有網友發起討論,這幾種動作哪一個療效更好。很多網友都參與了進來,為幫助自己戰勝病魔的小人投票。
隨后,有博主依據布洛芬logo小人的動作,創造了“布洛芬操”。這緊跟熱點的魔性體操,一經推出便被博主們模仿,并在某音某站開始了大肆的瘋傳。
與此同時,國藥連花清瘟膠囊也不甘示弱。由于一些網友提前備貨、一些網友一藥難求,因此,連花清瘟膠囊也成了網友口中的奢侈品。有些網友將其制作成了項鏈和戒指,讓人好不羨慕。
更有網友選擇了精神力量勝利法,將咖啡、方便面等產品貼上了連花清瘟的標簽,企圖通過信仰的力量來抗拒病毒。
在兩大頂流藥品的帶領下,我們的輿論場上發生了一波關于疫情的流量潮。
#2 盲目追熱點的元氣森林
隨著兩大頂流藥品在網上博得了巨大關注度,一些品牌也開始眼紅。像我國知名汽水品牌元氣森林就沒能忍住蹭熱度的心。
據傳,近日許多知名博主都接到了元氣森林發出的商務邀請:要他們在分享疫情相關的內容時,加入元氣森林電解質水的圖片。同時,要向粉絲強調在發燒出汗的情況下,電解質水對補水的效果。借此,實現為元氣森林做商務推廣的目的。
就連元氣森林的官網也出現了“特殊時期,讓電解質水保護你”的字樣。儼然,元氣森林的營銷部門將這波疫情當做了一波可以被利用的流量源。
然而,在天災背景下,元氣森林并不舉報藥品的功效。元氣森林這樣的營銷方式也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熱議,不少人指責元氣森林在制造焦慮、企圖發國難財。
隨后,元氣森林的將相關的宣傳語撤下,但電解質水的投放內容卻依然還在各種社交媒體中被生產和傳播著。
#3 主動澄清的林家鋪子
相比于元氣森林,林家鋪子就做的更為妥帖。在其店內的黃桃罐頭遭網友瘋搶的時候,林家鋪子竟主動發文,表示其店內黃桃罐頭儲量充足,并撇清黃桃罐頭對病情的幫助,呼吁網友要理性消費。
有趣的是,網友們卻在評論區反懟林家鋪子官博,叫其“少管閑事”。很多網友還模仿著《我不是藥神》中白血病患者的話,說著“是不是真藥,我們能不知道嗎”。在這樣的輿論環境下,林家鋪子店內的黃桃罐頭竟然遭到了網友更加瘋狂的搶購。
#4 品牌玩梗要適度 販賣焦慮不可取
對于以上提到各家品牌面對疫情時的操作,熨斗先生想說以下幾點。
首先,一些適度的造梗玩梗確實可以實現幫助痛苦的網友苦中作樂的目的,消費者也習慣于用忠誠度、擁護度和重復購買來回報那些善于講段子的品牌。這一點,我們之前早有論述。
在全民焦慮的背景下,如果品牌能恰如其分地幫助網友緩解焦慮,那確實可以受到消費者們的喜愛,為品牌建立良好的形象。同時,對產品當下及以后的銷量也會帶來正向的影響。
但是,樂觀不等同于過度的“娛樂化”,在疫情難關面前,科學理性仍然是抗疫最正確的態度。對于品牌而言,在天災背景下,為了擴大銷量,去拿捏消費者的痛點、為大家制造焦慮,勢必會引起網友的不滿。
盡管這樣的做法會帶來一時的收益,但也會對品牌形象造成持久的傷害。
與其像元氣森林那樣自賣自夸,不如像林家鋪子那樣主動切割其與治病的關系來獲取網友的關注,在好感度的作用下,網友往往會對這類企業的產品產生更大的購買意向。
近些日子,從元氣森林好林家鋪子各自的銷量來看。盡管他們都賣出了更多的產品,但毫無疑問林家鋪子才是既收獲了銷量、又贏得了口碑的那個贏者。而近些年爭議不斷的元氣森林,則有可能在一次次的丑聞中,在對消費者的反復拿捏下,讓消費者對其產生厭惡情緒。最終對其品牌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最后,熨斗先生想說一句:隨著現代網友對品牌調性及價值觀的重視程度的增加,走黑紅路線、掙負面流量已經很難為品牌帶來一時的利益。相反,品牌往往會因此在極短的時間內遭到消費者的抵制。在這個時代,能在消費者心中留下好的形象的企業,不僅更能贏得未來、也能贏得當下。
對于疫情時代下的品牌營銷,您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交流。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