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人的印代表了其品質和特征,鑒八大雪衲與傳綮背后的藝術成果
新華社南昌5月21日電(記者袁慧晶)日前,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了1.5萬余件(套)新增珍貴文物名錄,其中包含兩枚明末清初畫家八大山人的印章實物——“雪衲”和“傳綮”。據悉,這兩枚印章實物是目前被發現的僅有的八大山人印章實物
據悉,八大山人印章是奉新縣自1955年發現八大山人個山小像以來的第二次重大發現,這次的發現比六十六年前那次的意義更為特殊,據鑒定專家介紹:清朝康熙年間以前,中國古代知名書畫家,沒有一位留存下來了印章實物,八大山人印章的發現填補了這一空白;還值得一提的是:"雪納"印章,僅在八大山人的《傳綮寫生冊 》中用過,此畫現收藏在臺灣故宮博物院,尤為珍貴。
朱耷,號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是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八大山人在藝術上有獨特的建樹,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中國古代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他以水墨寫意畫著稱,尤擅長花鳥畫。其花鳥作品展現了當時朝代人們的意識開始從“我看到”向“我想到”的人文精神領域發展,這在藝術發展歷程上有著重大意義。
(八大山人 荷石棲禽 四屏)
八大的花鳥畫看似簡單,實則“虛實相生,妙境皆成,氣韻生動。”他的作品將留白藝術發揮的淋漓盡致,留白是虛,也是意境,意境美也是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靈魂,留白給人充分的想象空間,讓人回味無窮。實,則是一根根條理明晰的線條,線條也是書畫的“骨”,是豐富畫面的主要表現技法;“虛實”也是中國傳統哲學與美學的重要范疇。
(大愚 擬八大筆意 四副)
寫意畫里沒有“虛實”則不可稱之為寫意。大愚認為,每一個藝術家都能夠在一個優秀的藝術中看到“生命”與生機,作為一個畫家,首要任務便是賦予畫作以生命,而已建成貢品的藝術品,必須具備一種以生命的基本形式相類似的邏輯形式。而談起寫意畫藝術,八大是不可避開的一座大山,但山是用來攀爬的,不是用來望而卻步的,所以大愚去體會八大的意境,感受其每一根線條的流動,先學習,在臨摹,后升華超越,用尊重前人的方式去將中國傳統書畫發展延續下去,這才是每一位書畫藝術家該探索的事。
備注:以上觀點為筆者經與大愚先生交流整理而得,并不直接代表大愚本人觀點。
大愚,號虛空,中國傳統筆法、星云圖創始人。其用筆如作篆籀,洗練凝重,遒勁有力,在行筆謹嚴處,有縱橫奇峭之趣,是致力于探索與書畫有關的筆墨學者;喜明代徐渭之風,研究黃賓虹“五筆七墨”獨特畫風,探索傳統筆墨與宇宙星云的碰撞、開創星云圖國畫風新領域; 其代表作有:18米驚世長卷《新富春山居圖》、12平方米巨幅《萬壑奇峰圖》、傳統筆墨《擬黃山湯口》《秋鴻》,創新星云圖系列《十方空間》《創世之柱》《迷蹤》等。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