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鑄就壁壘 百融云三季度營收延續高增
在2022年中報中,港股SaaS板塊實現盈利的公司數量不足一半,平均凈利潤率為負值,但百融云-W(6608.HK)卻取得了接近10%的同比凈利潤增速,大幅跑贏行業板塊。
繼中報的高光表現之后,百融云在三季度的業績依舊亮眼。11月14日,百融云發布的第三季未經審核營運摘要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4.87億元,同比增長25%,并且SaaS業務在核心客戶數升至180家的情況下,核心客戶平均貢獻收入實現了26%的增長,客戶留存率也提升至95%,同比提升5個百分點。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01 SaaS企業都能“land” 但百融云率先“expand”
作為金融垂直型SaaS龍頭公司,百融云在商業模式與業務經營方面的表現可圈可點。百融云創依靠獨立研發的SaaS云原生平臺為金融行業提供高適配性的產品及解決方案。作為百融云的客戶,銀行機構及其他金融公司可以直接通過API接口,使用百融云-W依托AI及機器學習技術打造的信息技術服務。
SaaS公司要想實現盈利,必須要把核心技術進行“產品化”,說白了就是把核心技術變成可以看得見且能用的產品,然后給更多的客戶規模化應用,提升客戶的留存度和持續付費。
眾所周知,SaaS有專業科技服務的屬性,客戶能不能持續為這個服務買賬就是關鍵。行業內大部分公司75%以上的收入來自現有客戶,而SaaS公司的業績增長來源便是客戶的持續增購。所以,SaaS公司都會選擇“Land and expand”的銷售策略,說白了就是以小額交易和免費試用服務吸引客戶,然后再向整個大型組織銷售,從而推廣自己更多的產品和服務,增加收入。
很多SaaS公司也確實在早期擴張很快,獲得了大量潛在客戶,但很快就遇到了瓶頸,難以再發掘新的潛在客戶。那如果客戶的轉化率上不去,業績也就沒法增長了。所以問題的核心,就是SaaS公司能否持續在產品和服務上滿足客戶要求。
既然百融云能夠持續盈利,自然代表公司在業務上有過人之處。
百融云直接面向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業,在三季度報告期內,政策面相繼出臺有關金融業的政策,包括為制造業提供數智化金融服務、在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為實體經濟提供金融資源配置、助力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等。這就要求銀行業在智能營銷、智能決策、模型建立與運用、數據測試及系統軟件升級等方面進行升級。
更重要的是,上文所述Land and expand模式中,從最初的核心技術產品化,到最終實現用戶的高留存度和持續付費,都是以SaaS公司的持續研發投入作為基礎。倘若沒有研發,又何談技術及服務的進步呢?客戶如果不為新的技術與服務買賬,又何談業績增長?
所以金融SaaS公司,只有依靠研發來實現客戶的land,才能拿下業績的expand。
02 真誠的研發投入 換來百融云的“入能敷出”
成立至今,百融云累計投入研發超12億元,今年還新增智能語音、聯邦學習建模、機器學習模型及智能營銷策略等專利;新增智能營銷中臺、營銷策略引擎系統等軟件著作權,累計獲得專利及軟件著作權數超過180項。
根據百融云三大業務板塊分類,新增研發投入及獲得專利技術,將會為智能分析與運營、精準營銷服務兩大板塊帶來增量。同時,基于百融云自研的SaaS體系,更多技術的融入也將會帶來業務間的協同。
如果用研發投入與營收的比值來反映單位研發投入能夠給公司帶來的業績貢獻,百融云此項比值每年都高于15%,且長期排名于A、H股金融科技同行業可比公司范圍內的最前梯隊。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百融云的研發投入全部進行了“費用化”處理,并沒有出現任何的“資本化”處理方式。這種記賬方法沒有用“無形資產攤銷”的方式來增厚當期業績,百融云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實現盈利高增長,實屬不易。
在三季報依然領跑整個港股SaaS板塊的同時,百融云也在金融信創領域占得先機,公司此前正式加入華為鯤鵬展翅伙伴計劃,其決策引擎已經成功完成了鯤鵬920處理器、openEuler 20.03操作系統的兼容適配認證。權威的認證讓資本市場更加對此類集“行業熱點+實際業績”于一身的公司,多一份信任及青睞。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