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項目對接人和設計決策者,如何避免無效溝通?
設計公司禿頭率不亞于互聯網公司,畢竟兩者的共性就是一直在改改改改...
為什么一直在改改改改,因為距離設計獅和項目決策者中間隔了一條銀河系,從溝通方式到知識背景的差異,從審美習慣到需求理解的分歧... 如果運氣好的話,還能遇到一個令人糟心的項目對接人。
項目參與人員:設計獅 --- 不能做主的 ABCDEF…XYZ 對接人 --- 項目決策人。
因為種種原因,設計師不能與需求決策方直接進行有效的項目溝通,導致設計執行階段效率低下,甚至不能順利完成項目。接下來,讓我們分析一下設計師、項目對接人和設計決策者,如何才能避免無效溝通?
情景一:
甲方老板:這次設計我來拍板兒,設計過程直接跟我助理對接就行了。
一般來說,公司老板或者設計使用部門領導才會對設計最終形式具有決策權,設計工作對接周期長,涉及的需求溝通工作多,所以他們一般會委派下屬員工對接具體的設計需求,對于沒有經驗的員工來說,常常面臨著自己覺得設計可以定稿了,但是給到老板一看卻要求重做的情況。
情景二:
設計公司(乙1):我們的客戶需要做一張海報,但是公司最近業務飽和,客戶我們自己對接,你們接這活兒嗎?
接到分包任務的設計公司(乙2)一般不會有直接與甲方客戶進行溝通的機會,設計成果往往需要通過乙1審核過后,才會給到甲方客戶。因此在項目執行過程中,設計成果既要符合乙1的設計要求,又要滿足甲方客戶的使用需求,容易出現反復改稿的情況。
情景三:
品牌公司 B:我們接了全案,品牌策劃部分我們自己做,設計部分外包給你們,客戶由我們對接。
同樣,設計過程就變成了:品牌公司跟甲方要需求-品牌公司跟設計公司轉述需求-設計公司與品牌公司溝通設計環節-品牌公司與甲方溝通設計環節-品牌公司與設計公司反饋甲方意見------項目結束。
不管是中間隔著甲方沒有決策權的對接人、設計公司還是品牌公司,都是因為設計師不能直接與決策者直接溝通,最后導致需求溝通不明確,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影響設計產出。
但是在具體工作協作過程中,又會不可避免的面對以上問題,我們采訪了行業內優秀設計師、項目經理甚至是同樣面對以上問題,但是處理的非常好的甲方(中間)對接人近 30 人,咨詢他們在面臨類似合作關系中,是如何平衡三方關系的。
01 如果你是設計決策人
一、誰決策誰參與永遠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如果甲方老板直接參與整個設計環節,與設計師直接傳達個人需求,便可省去很多中間環節,避免反復修改稿子,節約時間和成本,當然這是最好的情況。
二、在設計關鍵環節上把握整體方向
如果甲方項目決策人不能全程參與設計過程,那也不可當甩手掌柜,以我司做了幾百個設計項目經驗來看,還從沒出現過負責人全程不參與設計過程,最終對設計效果很認可的案例,無論如何,項目決策人也得把握設計流程中的這些關鍵環節。
①整體風格的確認
子博設計在項目第一階段,會搜索同行不同風格或者客戶意向風格優秀案例給到客戶,在看案例的基礎上,設計師會給到設計思路,這是設計工作的基礎。
②設計元素的確認
不論是設計 logo 還是海報,都離不開具象元素的選擇,icon 或者畫面中需要使用什么元素,表現形式,這些信息需要設計師與項目決策共同討論。
③初稿方向的選擇
點擊圖片,鏈接對應案例
設計公司在初稿階段一般會給到 2-3 個方案,通過設計師與客戶直接溝通創意思路,客戶會選擇傾向的方案進行深化設計,如果這個階段項目決策人不參與,可能會出現初稿方向選擇錯誤導致方案后期優化毫無意義,我司曾經做過一個VI項目,初稿方案甲方5個對接人傾向于兩個不同的方案遲遲不能定下來,于是決定同時優化兩個方案,最終讓老板拍板,在經過漫長的方案優化后,老板最終選擇了三個初稿方案的另外一個。
三、決策者在與員工交接時盡量做到需求可視化
當決策者無法與設計師直接溝通,那么需要和對接人進行關鍵內容需求的確定。為了確保對接人把關鍵需求準確無誤地傳達給設計師,就要把需求做到可視化,可以明確的需求信息用文字表達,比如顏色、元素,無法描述的需求,用圖片輔助解釋,如風格、表現形式。
02 如果你是甲方(中間)對接人
一、向項目決策人完整無誤的轉述設計師的創意思路和設計建議
甲方(中間)對接人首先要轉變思維方式,當決策人看到設計稿時,他可能會問哪些問題?這些問題你是否與設計師提前溝通,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思路你是否理解到位?你是否具備完整轉述設計師創意思路和設計建議的能力?我們建議,在您給決策人匯報方案之前,可以跟設計師匯報一遍,語音、電話或者視頻都可以,讓設計師把控你傳遞的信息是否準確無誤。
二、向設計師完整無誤的轉述項目決策人的需求和意見
甲方(中間)對接人在與設計師項目對接前盡量先與老板充分溝通,對老板頭腦中設計理念有準確了解,不以偏概全。與設計師溝通決策人需求和建議時,要做到完整和無誤,如果自己有補充意見,已經要做到有理有據,避免給到過多主觀意見,干擾設計師的設計方向。
03 如果你是設計師
一、確保甲方(中間)對接人理解創意思路,并配之以文字說明
點擊圖片,鏈接對應案例
與甲方(中間)對接人溝通方案時,要避免使用過于專業的詞匯,要翻譯成客戶理解的語言,對于關鍵信息,以防對接人漏掉信息或者表達不準確,設計文件交付時要寫好設計說明,尤其是創意思路和修改說明,闡釋方案時,還可以加上在應用場景中的呈現效果圖。
二、在修改中保證設計理念的準確程度,決策者的意見占首位
無論在設計項目前期的風格、元素、形式的確定,還是初稿后的反復修改,任何一次需求變更或者修改方向的大幅度調整,都需要確保是設計項目決策人的意見,而不是中間對接人的主觀意見。
三、視情況酌情選擇放棄外包項目
對于過于強勢的甲方(中間)對接人或者中間有好幾層外包的設計項目,我們建議不要嘗試挑戰,否則你會經歷無窮無盡的修改,并且誰都不會滿意的結局。就像你去買一件衣服,你一個人去買,看到喜歡的衣服馬上就能決定買下來,如果你帶著十個人去給你參考試試看?
總結
無論你是甲方項目決策者、甲方(中間)對接人還是設計師,這三方的目標始終都是一致的:提供甲方項目決策人滿意的設計稿(當然,決策人滿意的設計不一定是好設計)。在目標一致的前提下,設計師始終關注項目決策人的需求,甲方(中間)對接人做好信息傳遞工作,甲方決策人明確關鍵需求并做到可視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