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圣農業:山茱萸勝地西峽行
近年來,寧圣農業供應鏈集團立足縣域資源稟賦及其產業規劃,以農業細分領域為著眼點,不斷探索農業產業創新發展模式,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為更好地落實國家鄉村振興及實施 “走出去”戰略,寧圣農業供應鏈集團深耕駐扎被譽為“中國山茱萸之鄉”的山茱萸勝地——西峽,通過實地調研、謀劃研討進一步了解當地一二三產業發展現狀,力求探索出多渠道、多類型、多元化的產業融合新模式。
走進中國山茱萸產區第一大縣“西峽”
共話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西峽作為中國山茱萸產區第一大縣,總面積3454平方公里,總人口46萬。其地處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核心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全縣有林地面積396萬畝,活立木蓄積量661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6.8%,年平均氣溫15.2℃,降水量830毫米,適宜多種中藥材的生長,被譽為“天然中藥材庫”。
謀劃會上,寧圣農業與會人員以西峽地理、資源條件為切入點,探討如何持續發展壯大農業產業集群,推動當地農業產業由資源型向基地化、粗放型向標準化轉變,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最大限度激發農村經濟活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基本格局。
據悉,當前西峽以“藥、果、菌”為三大主導產業,形成了中藥材(山茱萸)、食用菌、獼猴桃三大特色產業集群。西峽山茱萸、西峽香菇、西峽獼猴桃也獲得了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認證;西峽山茱萸,更被評為“中國地理標志產品”。
積極探索山茱萸產業
挖掘千年古藥稀缺價值
《西峽醫藥志》中記載,西峽中藥材資源達279科1328種,其中植物藥材173科1125種,占《本草綱目》中記載的1892種中藥材的70%以上。在全國普查的564個重點品種中,西峽就有382種,占全國重點品種的67.7%。
作為當地中藥材特產之一,西峽山茱萸占全國總產量的百分之七十。由于悠久的種植歷史與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的氣候條件,其具備色紅、肉厚、個大、柔軟、油潤和藥味濃等特點,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元素、氨基酸、多種糖、有機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和藥用成分,歷為醫家所喜用。《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多部經典巨著中均描述了它的神奇功效。
此次,寧圣農業深入西峽縣,進一步了解西峽山茱萸極高的藥用價值與稀缺價值,不斷探索千年古藥山茱萸的發展路徑,也將為后續深度銜接中藥材產業一產種植、二產加工、三產服務的精準聯動奠定堅實基礎。
緊抓藥食同源政策機遇
謀劃農業產業發展新模式
2018年,《關于征求將黨參等9種物質作為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管理意見的函》(國衛辦食品函[2018]278號)明確將山茱萸納入藥食同源物質,此舉為山茱萸在食品中的應用增加了安全性依據。
在駐扎西峽的調研過程中,寧圣農業發現,目前為止,藥食同源的山茱萸真正的營養功效和養生保健價值遠沒有被大眾充分認識。西峽相關農業產業也還需構建完善的農業產業鏈,依托數字科技智慧農業技術實現農業產業全面升級。
謀劃會上,寧圣農業與會人員對以山茱萸為代表的西峽農業產業發展現狀與未來前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促進西峽縣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的探索上有了進一步的規劃,更對山茱萸藥食同源的發展機遇提出了寶貴建議。寧圣農業將持續關注山茱萸產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空間,助力西峽農業產業高效融合、拔節發展,為早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與全面鄉村振興不懈奮斗。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