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回歸本質,若商業有初心,則價值無盡頭
第14個雙11來臨,可喜的變化正在發生。越來越多討論雙11的議題集中在各式各樣的價值,而不是曾經刷屏的一個個數字。
與之相契合的是,今年雙11,天貓首次不再公布具體GMV數字。天貓官方表示,今年雙11的交易規模與去年持平。由此推算,天貓雙11的GMV保持在超過5000億的量級。在疫情持續的第三年,盡管這一數字實屬難得,在從電商行業發展來說,今年開始雙11的 GMV數字將不再重要。
回顧14年前雙11的首次開幕,彼時無論是平臺還是消費者,都在驚訝于一個購物節的“神奇”。這種情緒由數字來表達或許最直觀,但經過時代考驗后,我們敢于做出這樣的結論:至少對平臺來說,雙11只是手段,服務好商家和消費者才是初心。
一、規模和韌性的價值,雙11懂得
這屆雙11,“考官”有點多。消費者等著兌現年終的消費組合,商家要以此調研市場狀態,機構則緊盯著數字,想從中看出經濟的走勢。
究其原因,依然離不開此前疫情的反復,市場交易的不僅僅是商品,更有對未來的預期。事實上,外界對今年雙11交易額的預期普遍不高,彭博甚至做出了-1.5%的預測。
那么,這把是“逆風局”?不,對于中國如此大的經濟體量,對于雙11如此集中的交易規模,雙11原本就是“高端局”。
根據星圖等第三方數據,淘系仍然占據了今年雙11最大的交易份額,在今年的大背景下,淘系頂住了壓力,穩住了交易大盤,也見證了中國消費復蘇。在不斷的拉扯與博弈中,雙11的表現能穩住,本身就體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
要描述這種韌性,有二個關鍵詞可用。
第一個關鍵詞,是確定性。在10月24日20點-24點短短的4個小時里,今年天貓雙11預售淘寶直播即產生了130個預售金額破千萬的直播間。天貓雙11預售首小時,3000多個品牌實現翻倍。同時,高復購的會員資產也是天貓送給品牌的一份厚禮。就像阿里巴巴淘寶天貓產業發展及運營中心總裁吹雪說的,今年雙11也將成為品牌獲得用戶的重要引擎。天貓上有42個品牌擁有超過1000萬會員,600個品牌擁有超過100萬會員。
無論環境如何,商家依然在淘系、在雙11探索著自己的經營策略,而平臺為之提供的工具和機遇,則促成了最后的確定性。
第二個關鍵詞,則是質量。超越數字的不是數字,而是其背后的經濟內涵在升維。經過這么多重考驗,雙11依然屹立不倒,規模和韌性的價值,它懂得。中國經濟高質量增長的時代主題,它也懂得。
二、用高質量增長視角,深讀中國經濟后勁
所謂質量,商家會最先感受到:交易依然火熱,同時消費者和店鋪、品牌的聯系緊密得令人驚訝。
11月1日當天,82家品牌的會員成交額突破1億大關;2700家知名品牌成交額中,50%以上來自會員,成為品牌在天貓雙11穩健增長的新引擎;天貓雙11預售期間,各大品牌在天貓新增會員數超6600萬。商家突然發現,比起戰報的GMV來,似乎這些消費者們的長期支持更需要重視。
這也是雙11這幾年一直在倡導的:告別唯GMV論,核心是要為商家創造短期成交之外的長期價值。所以在穩定的生意規模之上,今天的這些成果仿佛水到渠成。無論是基礎的獲客,還是長期的用戶運營,商家選天貓,顧客用天貓,天貓擔起了長期經營的擔子,累積服務能力,幫助商家沉淀高質量消費群體。
給商家提供更多的長期價值,這是生意確定性的根本來源,也是商家選擇天貓作為經營主陣地的原因。
先看年輕商家,他們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潮流中活力迸發。天貓淘寶上00后商家已近100萬,90后商家300萬,天貓雙11第一波售賣期,00后商家的整體交易額同比去年增長23.7%。無論是新潮的DIY、汽車、摩托車,還是文化氣息濃厚的古裝、書籍、樂器,年輕商家們已經能為交易生態塑造貢獻自己的力量。
人是最大的財富,新人持續生長,則后勁源源不斷。
再看特色產業帶,區域集群彰顯中國地方經濟閃亮底色。10月31日晚8點,天貓雙11開場4個小時為止,陽江、無錫、撫州臥室家具產業帶整體成交同比增速超1000%,合肥、濰坊定制家具產業帶增速近800%,山東、湖南兒童家具產業帶增速超500%,濟南、珠海全屋智能產業帶增速超400%,珠海、淮安燈具光源產業帶增速超300%。
廣州女裝、蘇州男裝、溫州鞋靴等多條產業帶整體成交額實現同比三位數的增長,中小商家同心聚力共襄盛舉,中國工廠、中國制造業依然意氣風發。
接著是國貨新生和品類爆發。今年“復紅”的老國貨品牌蜂花,為了雙11,發貨倉庫面積擴容了3倍,達到1萬多平米。蜂花品牌電商部負責人仰明表示,蜂花備貨25萬箱洗發護水護發素,天貓雙11值得期待。寵物、運動戶外、珠寶、玩具品類銷售爆發,Z世代、小鎮青年、小眾消費、體驗消費趨勢崛起,新消費者帶來新氣象,也讓消費領域有了新亮點。
最后,還有一個農業大國不可遺忘的沉甸甸的收獲季。關于農產品,雙11給出了這樣的數據:1664萬淘寶用戶為老鄉下單,160個重點幫扶縣農產品銷售同比增長35%。鄉村振興漸入佳境,未來“上網”的老鄉、老家、老味道會越來越多。
種種現象魚躍而出,雙11照出了實體經濟的活力,也響應著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號召。
三、14年初心不變,無非市場“換了人間”
雙11已經走過14年歷史,每年雙11都有新點子冒出來,但初心始終沒變。
2009年,27個品牌參與雙11,那時這是一次全新的商業機會,新世界的大門敞開。2012年,淘寶商城更名天貓,商家和消費者一邊探索一邊收獲移動電商的便利。
2014年,帶著前一年成立的菜鳥物流,雙11重塑了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流通方式。
2015年以來,從電商加速下沉,到新技術改造購物體驗,從營銷工具,到生態經營范式,雙11逐漸從試驗場變成練武場。今年29萬個品牌、上百萬中小商家一起參與,在這里找到實實在在的價值。
回歸商業本質,有多年沉淀的運營、技術、服務能力加持,無論雙11還是商家成長,都邁向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道路。
比如說內容和直播生態的打造,過去一年,淘寶新增超過50萬名新主播,2022年5~9月期間,淘寶腰部主播每個月的成交額(GMV)都保持同比50%以上增長。交個朋友、遙望網絡、無憂傳媒、東方甄選,直播的盡頭是淘寶,因為這里有最懂貨的消費者和最好賣貨的生態。還有新一代生意人持續探索種草、超過1000位的專業領域內容達人集體入駐淘寶逛逛。
比如說品牌陣地的建立,除了前面提到的會員盛況,意大利的高端羊絨、中國領先的電動車品牌、劉畊宏等網絡紅人的自創個人品牌VIVICYCLE,在雙11,品牌總能找到合適自己的道路。
除此以外,還有科技含量的持續提高,XR、云計算已經是???。對消費者來說,小到購物車容量的提升、退換貨流程的優化,大到天貓和菜鳥的“flag”:未來3年大件電器家裝商品100%“一次上門、免費送裝”,平臺的心意,他們看到了,商家的誠意,也將報之以選擇。
市場年年變化,今年行業的共識是GMV數字早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雙11給商家、消費者能帶來怎樣的長期價值。
歲月流過無痕,但價值擲地有聲,雙11的種種話題從來不是為自己著書立傳,而是為經歷其中的商家和消費者們,留下最值得銘記的回憶。在這個過程里,所有的是非曲直都向著初心收束,匯聚成一股舉足輕重的力量。
時過境遷,雙11就像步入了埋頭苦干的壯年,它留給商家、留給消費者、留給全行業的,只是一個實干者的背影,而不再是一串串毫無記憶的數字。
文章來源:美股研究社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