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氣逼人 還要做品牌嗎
part 1:寒冬階段 做品牌能有什么好處
1.1 for組織:更少內耗,危機前更凝聚的意志
看似有點虛,但從0到1創業過的ceo(或是ceo)都特別有感受,能把一件事做成光靠自己肯定是不行的,得協同推進,這里有個最難--共識。人和人最難的就是共識,我憑什么要向你走來,我自己的工作解決不了憑什么什么要配合這個策略?
毛爺爺選集中有提到過,首先要制定一個清晰的目標,其次目標的利益和每一個人有關。比如抗日,參軍解放的不止是民族自由更有土地自由。
清晰的目標,就是品牌頂層建設。我們是誰,解決什么問題/產生什么價值/我們要去哪里目標利益和每個人有關。
未來1年的目標拆解到具體財務(我們要干多少億,經營毛利是多少),財務拆解到業務(產品售賣賺多少錢,聯名授權賺多少錢等等這塊和生意模式有關),業務到組織(要完成階段性業務,需要怎樣組織)
1.2 降低外部營銷成本
用流量買的用戶不是你的真正用戶,除去是否精準,還有留存率,轉化,更不要提復購等。
而介于品牌頂層建設的,品牌資產創建和打造+品牌人格創建和打造,
能將你從紅海中脫穎而出,用戶很清晰知道,你是誰,你能為我帶來什么好處,以及你是怎樣活生生的品牌(差異化,以及情感匹配)
· 0到10的品牌,用戶就是你的品牌資產,不是產品也不是粉絲數
· 品牌對企業來說是生意(可持續的利潤和效率指標),對用戶來說是欲望(功能價值或是我想成為的人)
1.3 留存下來的目標用戶更精準了(復購和自傳播)
基于品牌頂層建設,未來一年的財務到業務的拆解,其實你很清楚公司未來一年要去哪里,如何干到。落實到每個部門又是如何拆解新年計劃。這里指品牌部工作---品類矩陣和產品生命周期管理(這塊不清楚可以私信)
符合品牌資產和品牌人格的品類矩陣(當然要滿足財務),吸引的用戶當然是你的更精準的目標用戶,品類or產品本身也是一種獲客手段,不是只有市場推廣。
至于態度鮮明的品牌人格,能增加差異化減少同質化,當然也得符合品牌頂層建設和品牌資產。
1.4 經營毛利潤同比高了
我當然也會看gmv,只是我知道那是騙人的,因此更關注產品毛利潤,經營毛利潤,品牌0到1的時候我愿意拿出20%給產品,只為更好拉新和留住客戶。(但是產品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是不是用戶真的需要,是不是符合品牌定位的)
over 想去看書了,就bb到這里
晚飯結尾,朋友(是國貨彩妝第一股)問我,你覺得寒冬環境下,品牌該用什么策略打法?
我想了下,沒什么打法,我從不是運營打法的信徒但非常喜歡他們底層邏輯。
你們可能覺得我虛,但非要說的話,那就是品類矩陣打法和品牌力(資產和人格)驅動。
18年,國人在彩妝上并沒有更多的選擇,因此抓著渠道猛打爆單品是有可能成為類目第一,但2022年的今天,用戶成長了有更多選擇且也自己的判斷標準了,這時候該給他們真正有效的解決方案--品類矩陣。
但有個很有趣的話題,想和大家一起討論。
為什么互聯網(尤其是資本賦能的)認為,市場份額更大就是類目第一?
我認為本質是品牌資產--聯想標簽。
圖文原創|西蘭花Paloma
一個可以幫你賺更多錢的公眾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