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手機低迷,黑鯊、紅魔花式求生
手機游戲很紅火,但游戲手機并不好出圈。
整體來看,今年游戲手機市場按下了減速鍵。鯨參謀數據顯示,今年1-9月游戲手機累計銷量約320萬件,同比下滑近40%,累計銷量額約76億元,同比下滑39%。
具體來看,各家游戲手機廠商似乎都并不太好過。就拿黑鯊來說,不久前,騰訊叫停了對其的收購計劃,隨后公司又被曝裁員比例將近50%。回看同賽道的ROG、紅魔,雖然一直在“整活”推新款,但也并沒有騰起多大水花。
究其根源,在當下的智能手機市場,游戲手機這一細分品類仍舊是小眾需求,用戶群體多是小圈層的職業電競玩家或者電子產品“發燒友”,或許對于大眾日常使用場景來說,游戲手機只是一個偽需求。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仍是市場“小透明”
的確,游戲市場的升溫給游戲手機生長發展提供了一方良田沃土,業內除了紅魔、黑鯊、ROG這類垂直玩家外,其中也不乏有華碩、小米、vivo等綜合型選手,賽道內百花爭艷熱鬧非凡。不過現實比較尷尬的是,作為一個細分品類,不管是歸屬于手機行業還是游戲硬件領域,游戲手機在市場中的存在感似乎都不太高。
一方面,雖然國內手機游戲市場成大勢,但游戲手機還不算熱門。根據伽馬數據發布的《2021 年中國游戲市場投融資調查報告》,2019年游戲行業的投資事件數僅為57件,2020年為117件,而在2021年這一數據上升到209件。
三年間,游戲賽道在資本市場中的熱度節節攀升,但就具體的融資情況來看,細分的游戲手機品類并沒有發出很大聲量。2020-2021年研發型游戲企業融資占比排第一,高達77%,其次是正在起勢成為風口的XR硬件賽道以及發行、電競、直播等其他領域,游戲手機的占比相對較少。
另一方面,在游戲硬件領域,任天堂、索尼、微軟已經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無論是品牌影響力還是產品力,紅魔、黑鯊、ROG等游戲手機廠商與它們相比并不占優。
從實際數據來看,截止2022年3月31日財年期間,任天堂Switch游戲機共售出2306萬臺,而就前文提到游戲手機1-9月的銷量目前仍停留到百萬級別。整個品類賣不過一款單品,這其中的實力懸殊可想而知。
雖然黑鯊們最終意圖是想以手機為支點進化成為游戲硬件廠商,但就目前發展情況來看,游戲手機在市場中的分量還比較微小,恐怕還很難拖動黑鯊們的“硬件夢”。追溯根本原因,游戲手機發展吃力是由于自身存在明顯短板所致。
雙重“硬傷”纏身
對游戲手機而言,高度垂直于游戲既是核心賣點,同時也是很大的缺點所在。
首先在硬件配置上,專業的游戲手機為了打造出極致的游戲體驗,往往在屏幕大小、散熱系統、外觀辨識度等更為重視,在影像、機身重量方面相對欠缺。而實際上,這種小而美的游戲性能和體驗難以滿足大眾的日常使用需求,更直白點說游戲手機除了打游戲做得好,其他相比于常規手機來說還差點意思。
如果說游戲手機的需求定位就是篤定了要做用戶的“第二部手機”,那追求極致游戲體驗,少有考慮日常使用場景的邏輯確實有一定合乎情理之處。
關鍵是,在疫情影響之下,大眾整體消費降級,且不說用戶換機意愿有所降低,原本為了更好的游戲體驗而去購買游戲手機的用戶本就屬于少數。這么來看,當前局勢下,游戲手機廠商想要做大市場似乎并不現實。
其次在內容生態上,黑鯊、紅魔、ROG所擁有的游戲資源并不算豐富,多為《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第五人格》等國內熱度較高的游戲,而且這些游戲基本都已經自動優化到中低端手機上,游戲手機并沒有很強的不可替代性。
對于游戲愛好者來說,優秀的內容對其的吸引力相當大,甚至是推動其購買游戲硬件的主要影響因素。參考任天堂Switch的暢銷原因,與它背后獨占的《精靈寶可夢》、《馬里奧》等海量的王牌游戲IP有很大的聯系。
然而對于黑鯊們來說,爆款游戲可遇不可求,持續爆款的游戲掌握在少數的第三方公司手上,要豐富內容生態需要大量資金購入,這對黑鯊這類初創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大難題。
假設按照任天堂們的成功路徑來走,黑鯊們要做大做好專業游戲手機市場,除了要擁有強力的硬件支持之外,關鍵還要在成熟的手游市場下,開辟出獨占的游戲平臺和資源,或才有可能在這個小眾市場中走得更遠。
傳統玩家步步緊逼
不過,游戲手機陷入困頓的原因并不單是在需求端吸引力減弱,更主要的還是各大手機廠商的入局,畢竟對它們來說,開拓一個游戲手機產品支線并沒有什么技術障礙,況且其本身就有成熟的供應鏈和強大的銷售渠道和品牌影響力,足以改變游戲手機市場格局。
據鯨參謀數據,截至今年9月份,小米游戲手機銷量已超過140萬件,市場占比已達45%左右;第二,第三分別是vivo和一加,銷量54.4萬臺,32萬臺,市場占比17%和10%。而專業游戲手機廠商黑鯊排名第六,銷量市占比僅在4%左右,努比亞(紅魔)排名第八,銷量市占比3%。
游戲手機的道路本來就窄,現在又要面臨傳統手機的擠壓,黑鯊們往后的路恐怕會變的越來越不好走。
其一,老牌廠商繼續死磕高端化戰略加大沖擊。國內榮耀、小米等一眾手機廠商掀起高端化潮流,超高續航、2K高刷屏幕、頂配處理器等尖端配置成為品牌旗艦機型標配,游戲手機和這些旗艦手機在體驗上拉不開很大差距。
其二,常規手機廠商性價比內卷不斷加壓。當下主流的手機廠商為了凸顯性能的強大,會特別強調手機的游戲屬性,而且一些有實力的大廠為了在手機紅海中奪得更大聲勢,在性價比上主動內卷,像兩千價位的Redmi K50電競版、一加Ace競速版......手機廠商們主打性價比的中低端手機不斷與游戲手機的電競客群發生碰撞,留給游戲手機的空間正在慢慢變小。
面對傳統手機廠商的步步緊逼,游戲手機玩家被迫尋求邊緣化打法。就今年發布的新品來看各家探索差異化的意圖尤為強烈,比如黑鯊游戲手機3系的“三明治”液冷散熱系統、升降游戲按鍵;紅魔7系列首發UDC屏下攝像真全面屏;ROG 6 Pro的超聲波肩鍵+風扇實體按鍵+體感操控等。
但比較現實的是,常規手機的游戲性能基本就能滿足普通玩家的配置需求,游戲手機若是過不了消費習慣這道坎,不管產品做得多好,市場需求不大,注定要守著一片小眾市場,為硬核游戲玩家服務。
總的來說,市面上非專業游戲受手機已經具備了蠶食專業游戲手機目標市場的能力,像紅魔、黑鯊、ROG等專業手機僅靠著營銷概念,在產品力上沒有形成護城河,其生存處境或只會越來越尷尬。
元宇宙:遠水解不了近渴
鑒于上述所言,紅魔、黑鯊們顯然不能冒險把寶全押在游戲手機身上,它們急切于開拓出一條最好能帶動現有手機業務,又能幫助公司轉型成為硬件廠商的新業務線。
元宇宙作為大熱風口,已經成為了各行各業競相進入的領域,毫無例外,紅魔、黑鯊同樣也想憑借元宇宙撬動游戲手機市場。
不得不說,紅魔、黑鯊的想法非常明智——借助打造元宇宙的整體框架來拓寬品牌發展,同時完成游戲生態閉環,不管是VR還是游戲手機或者其他硬件設備,都能成為用戶進入元宇宙的觸手。一旦元宇宙終成,這無疑是它們提升行業影響力的大好機會。
從兩家官方口徑來看,VR設備將作為它們最重要的元宇宙入口。雖然在進軍元宇宙的大致方向上,紅魔、黑鯊同樣都是成立VR部門,不過就目前來看兩者發展狀態卻是差別甚大。
紅魔已然明確要在今年推出VR產品,以及電競顯示器、電競路由器等硬件裝備,且持續推進游戲聯調、第三方內容共建,對元宇宙的規劃、打造似乎漸入佳境。而黑鯊的元宇宙夢卻遭受重創——騰訊收購計劃的擱置、VR部門大半裁員,黑鯊AII in VR、元宇宙的藍圖似乎還沒開始就已經走向終點。顯然,游戲手機進軍元宇宙并非全然美好。
整體來講,紅魔、黑鯊想在短時間內迅速向元宇宙轉型還是不太切合實際。一方面,VR涉及網絡、成本、內容生態、軟件等一系列產業向因素,業務復雜度不低。另一方面,雖然目前國內外奔赴元宇宙的大廠眾多,前景看似樂觀,但它們實際還未真正形成完整的元宇宙產業鏈,很多于元宇宙相關的消費級產品在市場中也仍處培育階段,回報甚少。如此情況下,游戲手機們還很難指望用元宇宙來救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