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投放保姆級教程,從0到1拆解投放邏輯
基于數據的消費者精細化運營,逐漸成為品牌增長的關鍵引擎。在內卷日益嚴重的今天,背靠雄厚資本的國際大牌占據了國內美妝市場的絕大份額,雅詩蘭黛、蘭蔻、歐萊雅等品牌更是常年霸占商業投放榜。而在明確投放目的、了解平臺規則基礎上,拆解同類型產品投放策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則是新品牌入局營銷游戲,獲得更多的流量曝光的關鍵所在。
了解平臺流量邏輯
品牌想要在平臺獲取流量、實現種草營銷的目的,第一步必須從了解平臺的流量分發邏輯開始,一篇筆記從發布、審核,再到平臺的推薦,用戶交互等一系列的操作都有其背后的算法邏輯。
小紅書流量邏輯主要有兩個核心點:內容標簽匹配、 社交關系鏈推薦。
內容標簽即內容在發布后會被平臺打上一系列標簽,將其推薦給可能感興趣的人,而筆記中被提取的關鍵詞、地理位置等信息則是標簽的重點關鍵詞,例如用戶平常愛看美妝類的筆記,平臺則會推薦更多的美妝筆記給用戶。如果不夠清晰,可以通過熱浪數據查看,找到目標筆記點擊詳情,即可出現該筆記的平臺標簽。
在推送給一些用戶后,平臺會根據筆記的互動量來給筆記打分,決定是否要繼續推薦給其他用戶,這個評分體系在小紅書內部稱為CES。
小紅書的模型是:CES=點贊數*1分+收藏數*1分+評論數*4分+轉發數*4分+關注數*8分。
筆記的內容質量會直接影響到筆記的互動量,筆記得分越高,筆記被持續推薦的可能性就越高,從而獲得長期和長尾流量,即使筆記發了很久都還能保持點贊、評論和收藏的增長,持續為品牌進行種草。
除此之外,粉絲與紅人的親密度越高,出現在粉絲首頁關注欄和發現欄的概率就越高,當粉絲高頻與紅人產生互動,該紅人的筆記也會進一步推送給粉絲的好友,形成裂變式的增長和品牌種草。
怎么實現有效投放
如何能實現品牌的精準種草,長期持續傳播的關鍵,則是如何投放紅人的問題。很多小伙伴又開始問了,投放前期應該做哪些準備?投放應該選擇素人還是達人?應該精準投放還是鋪量投放?投放商業筆記還是非商業筆記?
首先了解競品是投放前的必需準備,這部分之前浪姐已經給大家整理過了,可以回看【品牌如何布局小紅書內容,打造爆款流量?】,不再過多贅述,我們先來講下應該投放素人還是紅人的問題。
“先鋪量后精準”,用便宜大碗的素人號鋪量,再逐步用內容垂直度較高的初級紅人到中腰部、頭部的紅人種草,是完美日記的案例級別投放打法,現在還有很多品牌在效仿。如果想參考其他的品牌,也可以通過【品牌搜索】進行自行查找。
但是隨著小紅書平臺的規則調整,筆記收錄越來越難,且對廣告限制越來越多的。素人雖然便宜可以廣泛鋪量,但是素人的收錄率會非常低,在搜索和推薦兩個場景都沒有優勢。且從平臺角度來說,不希望一直被薅羊毛,希望和品牌共贏,所以投放量比較大的品牌【每月 100 篇以上】,還是需要每月有總數量 10%左右商業報備筆記,并且要持續有,否則被平臺限流甚至“拉黑”的概率很大。
從精細化投放角度來說,投放紅人,本質上投的是紅人的粉絲。除卻粉絲量,品牌更應關注紅人的粉絲畫像與投放產品的目標消費人群的匹配度,不同的紅人的粉絲在年齡、職業、興趣愛好和消費能力都有所不同,而粉絲屬性與產品屬性的匹配度越高,則說明紅人粉絲之于品牌來說更精準,種草效果也更好。以龔俊為例,與品牌Sisley法國希思黎的合作成為爆款文章,從發布至今互動持續火熱。
于此同時,在明星或者頭部紅人投放則能持續的發揮其影響力,在幫助品牌進行背書的同時,也能獲得直接的粉絲后援轉化和持續的流量宣推。
當然,品牌投放也要有用戶思維、電商思維和小紅書精細化的運營能力。除卻了解當前產品在市場中的需求、了解競品玩法之外,需要明確自身的需求,是想要轉化還是品宣提高品牌聲量,做好產品的前期推廣策略,切記不要用傳統的TVC廣告思維做平臺內容,而是要從用戶思維結合所投放紅人特點共創內容,再根據數據反饋對策略進行微調達到投放的最佳效果。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