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營銷怎么做?來看看餓了么的答案
光年是一種什么單位?
世界上最先發明腦電波的人是誰?
世界上第一例人體冷凍是在哪一年?
……
這些奇奇怪怪的考題,就出現在餓了么平臺的校園答題免單活動中。
這個開學季,餓了么開啟了全國高校答題免單活動,請大學生吃「知識飯」。
各大高校的學生食客們也進入了『答題模式』,全國超2200所高校參與,經過7天的答題賽,角逐“知識分”TOP100的高校,進入校園免單狂歡,引發了眾高校學生群體的熱議。
那么,為什么餓了么高校免單能夠讓萬千學子上頭?
事實上,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而餓了么正是順應這一「主要任務」,將趣味答題競賽和高校學生的校園生活做出有機融合,調動了高校學生的積極性。
廣選題覆蓋多領域,兼顧了文科和理科,常識和專業,興趣和深度
在本次,餓了么將題庫進行升級,從過去的時間猜測升級到了如今以高校為單位的趣味答題。
在題庫的知識種類涵蓋了天文、地理、數學、物理、歷史等不同種類的知識,滿足用戶探索新知識的可能。而在題目發出后,也取得了巨大的反響,進而傳遞餓了么的品牌價值。
抓住學生年輕群體好奇、好勝心理,激發挑戰力
餓了么能夠讓高校學生如此上頭,一部分原因是其部分高難度考題的訂立。
在這個過程中,餓了么將學科知識、社會人文和冷知識三個題目方向做出了有機結合,以簡單題目激發用戶的參與熱情,以難題為核心,激發用戶的挑戰欲望,通過確定性和可預測性造成的結果偏差來吸引用戶。
此外,餓了么高校免單最大的不同在于設置了“為我的大學上分”的挑戰環節,答題為學校增加“知識分”,并且全國高校的“知識分”排名將會在活動界面進行展示。
在當今,人們的注意力相當有限,而如果要引導用戶長期深耕于某一類活動,顯然難上加難。而餓了么則以「高?!棺鳛閱挝?,借助學生群體的凝聚與分享的特性,推動用戶持續參加活動。
多端聯動策動破圈傳播,高校免單獎勵推動正向增長
專業人士打造內容新矩陣,IP聯動觸發裂變新圈層
此次活動,餓了么不僅聯合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在內的20多所大專院校的老師從專業的角度出題;還聯合了夸克、廈門氣象局、廣東消防、西安電影制片廠等社會機構分別從社會層面為活動出題。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個體都能夠在短時間內產生傳播裂變,助力活動的冷啟動。
明星效應促動社交裂變,熱點效應推動促活拉新
餓了么邀請了佟大為、張儷、陳若軒、王博文等明星學長學姐為母校助力拉票,并以答題小分隊的形式深度調動學生群體,借勢明星效應促動社交裂變,打通了公域和私域的流量轉化,高效助力品牌的正向增長。
高裂變引發持續破圈,自來水延伸長尾流量
次數限制減緩審美疲勞,社交裂變觸達潛在用戶
然而,單一的免單答題并不能夠真正延續長尾效應,所以餓了么在規則上設定了個人的答題次數,如果要增加答題次數,則可以分享邀請同學答題,從而獲得更多的答題次數,形成圈層裂變。
社媒聯動形成內容閉環,攻略分享助力流量閉環
此外,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不少用戶全網求助學霸大神,同時也有很多的解題大神自發撰寫攻略分享,形成自來水討論,并挖掘更多潛在的用戶一起參與活動,形成了拉新-促活的閉環。
不同于常規的營銷玩法,在本次營銷活動中,餓了么更傾向于用知識和學生群體溝通,在裂變和拉新之外,也擴大了其圈層的影響力,讓更多高校學子對餓了么產生更深切的認知。在本次營銷中,餓了么以答題為主線,以排名為刺激,為更多品牌再現了教科書級別的營銷案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