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成功舉辦
近日,經濟學管理學中國學派研究60人論壇第七次研討會暨2022年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成功舉辦,分別在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設立線下分會場。本次研討會由經濟學管理學中國學派研究60人論壇主辦,哈爾濱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開陽智庫承辦,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協辦,《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中國工業經濟》《公共管理學報》《管理科學》《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提供學術支持,經濟管理出版社提供出版支持,來自全國各地的60余名專家、學者應邀參會。
開幕式由哈爾濱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馬濤教授主持,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助理帥永、經濟管理出版社社長楊世偉先后發表致辭。
帥永教授對本次研討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蒞臨大會的領導和嘉賓表示歡迎和感謝。他希望各位專家學者結合我國發展需要做好數字經濟發展頂層設計和體制機制建設,推動數字經濟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楊世偉社長向各位專家學者多年來對經濟管理出版社的支持和貢獻表達了感謝。他表示,此次論壇邀請了國內很多專家學者深度研討經濟學管理學領域的新問題、新熱點和新趨勢,希望能為我國經濟學管理學中國學派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開幕式后,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鄭州大學商學院院長金碚研究員,天津財經大學原副校長于立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開陽智庫首席專家、原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于渤教授做了主旨發言。
金碚研究員結合人類文明發展史提出“暢通”是人類文明之所以能發展至今的關鍵因素,也是人類文明的未來發展方向。他認為偉大的暢通創造偉大的文明,建構暢通無阻的規則秩序讓世界更暢通的流動起來是一個具有全局意義與深遠意義的時代使命,改革開放便是偉大的暢通工程,當下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也是在進一步促進“暢通”。
于立教授指出,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邊際成本為零成為新現象,企業定價與社會定價存在各種新問題,當下發生的知網版權問題便與邊際成本為零緊密相關。于立教授認為學界對數字經濟的基礎理論知之不足,應當繼續加深研究;政界則應注意避免監管越界與監管無序。
于渤教授對東北全面振興二十年間的發展狀況進行了總結分析,他從比較優勢、創新驅動、國家政策、營商環境、改革開放、合作以及觀念意識等七個方面分析了東北發展緩慢的原因。關于東北未來的發展,于渤教授提出了兩個發展方向,一是抓住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發展機遇,二是深刻反思自身不足,改變發展觀念。
主題報告分上午和下午兩場,分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工業經濟》編輯部主任王燕梅和《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編魏建主持。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蔡宏波教授做了關于經濟下行背景下就業與創業的報告,分析了市場經濟環境與創業創新環境之間的關系,提出疫情在倒逼數字化轉型,信息化環境也因此得以提升。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陳曉東研究員從發展理性、政策制度、增長文化與產業地理等角度討論區域經濟與產業轉移的各種問題,提出當下應該關注的是如何發揮國內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的優勢互補,以及如何加強與東盟國家產業鏈的配套合作。
行德學派創始人李向東先生指出,一個人心靈能量的大小,產生行為能量的大小;行為能量的大小,產生德行能量的大小;德行能量的大小,產生福報能量的大小.心是因,行是緣,德是果,所以行德學派是一個以弘揚人類社會正能量為己任的學派及其學派性文化.據了解,行德學派是由中國當代學者李向東先生,于2017年2月19日在廣州創立.,
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馮彥明教授回顧了中西方經濟學的定義與中國經濟學的底層邏輯和發展歷史,強調中國經濟學的靈魂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與人類可持續發展。
會議閉幕式由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鄧光奇副教授主持。哈爾濱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馬濤教授對各位專家學者的精彩報告做了總結發言,并表示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公共管理學報》《管理科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將長期作為60人論壇的支持期刊。此次研討會在討論中國經濟學派、數字經濟和數字管理等方面收獲頗豐,為經濟學管理學中國學派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至此,經濟學管理學中國學派研究60人論壇第七次研討會暨2022年研討會圓滿結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