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作品大不大氣,真沒那么重要
設計項目中,甲方時常會這樣表達自己的期待和意見:「要大氣。」「不夠高端。」「都還好,就是缺點兒設計感。」
不過在許多設計師心中,這些話幾乎等于啥也沒說,或約等于「反正就是不對,但我也不告訴你我想要啥,你看著整吧。」結果可想而知,自然是「兩敗俱傷。」究竟是哪一方出了問題?
甲方可能會說:設計師經驗太少、不專業,不能理解我的意思。
設計師大概這樣認為:甲方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連需求都說不明白。
你 Pick 哪一個?今天,我們不吐槽,不站隊,從客觀角度來說明甲乙雙方出現這類矛盾的「癥結」,并給出一些解決辦法。相信看過之后,你也能得到自己的答案。
一.甲方需要清楚的事
也許在許多甲方心里,大氣、高端、穩重,就是他們對設計最直接的期待,可以準確代表其內心的需求;
人們自然而然地期待「大氣」的設計成果 | 圖片來自子博設計「支付寶10×1000活動視覺設計案例」
也許有些甲方深知自己不懂設計,不好過多干涉設計師的想法,并且認為用這些詞匯表述需求,專業的設計師都能懂;也許還有些甲方不想在這上面多費口舌,就隨意拋出幾個詞,然后坐等驗收令其「眼前一亮」的設計成果。
總之,不管甲方出于何種理由提出了這類需求,現實情況中,設計師他真的不會懂。并且,在此情境下,就算設計師完成的作品不能令甲方滿意,也十分合情合理。我們從三個角度進行說明。
1.「大氣」是非常泛泛的詞匯,缺乏具體指向性
PS: 為方便后文敘述,統一用「大氣」指代設計項目中甲方常用的,此類內容寬泛且無統一標準的形容詞。
對設計師說「要一個大氣的設計」就好比跟裁縫說「要一件精美的衣服」,既容易帶偏方向,又嚴重缺少細節。
選衣服的第一要素不是精美,而是能否穿得上,穿上后是否合身。設計也是一樣,應當將「實用性」和「適用性」作為基礎。如果甲方在設計之初過于強調「大氣」,很有可能使設計師產生誤導,本末倒置,得到「華而不實」的設計結果。
設計的價值體現在具體的應用場景 | 圖片來自 子博設計「 美生雅素麗」設計案例
另外,裁縫需要量體裁衣,設計師也要根據詳細和具體的需求來展開工作。「大氣」僅僅是對設計作品的形容和感受,無法作為具體需求并對設計工作起到實質性的指導作用。
2.「大氣」沒有標準答案,在設計中的表現形式也不止一種
我們先來看幾張圖片。
「 IKEA 」產品宣傳海報 | 圖片來自網絡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電影海報 | 圖片來自網絡
產品海報 | 圖片來自 Deep Yellow
海洋公益海報 | 圖片來自 Surfrider Foundation
它們是不是都非常大氣,又并不相同。
也就是說,大氣的表現方式不止一種,如果你沒想清楚或不說清楚你想要的是哪種大氣,就只能任由設計師自我發揮,最終有極大幾率會收獲一種「看著沒問題,但就是說不上哪里不對」的奇妙感受。
3. 你口中的「大氣」與設計師心中的「大氣」有很大區別
依然以「一件精美的衣服」為例,有人認為錦衣華服是精美,有人認為極簡樸素是精美;有人認為優質的布料搭配用心的剪裁就是精美,也有人認為價格昂貴才是精美……
同樣的,在設計項目中,關于什么是「大氣的設計作品」,不同的人也有著不同的評判標準。因此,甲方的「大氣」與設計師的「大氣」經常是千差萬別,有時甚至完全相反。
人們對「精美的衣服」有不同的見解,對待「大氣的設計」也是一樣 | 圖片來自 Surfrider Foundation
二.給甲方的解決辦法
1. 系統梳理設計需求,盡量做到清晰明確
前面我們說過,「大氣」是一個相對模糊的需求,且不能有效指導設計。甲方會這樣說,往往是因為沒有真正理清需求,也沒有為自己的需求劃分主次。
也就是說,在向設計師提出「要大氣」的需求之前,不妨先想一下,我真的需要大氣的設計嗎?我為什么需要大氣的設計?我認為的大氣的設計是什么樣的?它在我的設計需求中排在什么位置......
想到這里也許你會發現,「大氣」或是「不大氣」已經沒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全方位系統地梳理出清晰明確的設計需求。
這樣的需求有助于你了解自己的企業、品牌、產品,也能讓設計師明確知道你要做什么。
2. 準確表述需求,多一些具體詞匯
系統梳理出的設計需求,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我是誰?」、「我要做什么?」、「為什么做?」和「用在哪?」
「我是誰?」包括甲方公司的名稱,品牌理念,所屬行業,主營業務,主打產品和主要受眾等;
「我要做什么?」包括甲方所需設計內容的具體細節,主要是設計類別,種類,數量,尺寸,以及預算和周期等;
「為什么做?」是指甲方通過此次設計想達到什么目的,是進行品牌的宣傳,還是獲得更多潛在用戶信息諸如此類;
「用在哪?」則是說最終完成的作品以什么途徑進行展示,線上還是線下,網頁還是包裝等。
想清楚你的設計需求 | 圖片來自子博設計「支付寶10×1000活動視覺設計案例」
3. 用參考圖例來說明你的設計需求
當語言難以講明你的設計需求,或你與設計師對于同一詞匯或概念的認知存在偏差時,用參考圖例來傳達你的想法是最高效的辦法。
你完全不用擔心自己對找出的參考圖例沒有太多想法,或是不知道參考中哪些部分是可以借鑒的地方,因為這些問題,設計師在看到圖例的那一刻就能了解個大概,有經驗的設計師會絲毫不差的說出你內心的想法,與你溝通出最佳的設計方案。
還有很爽一點的是,當你拿出你精心挑選的參考圖例時,你就可以非常有底氣地對設計師說,「我要的就是這種大氣!」
三.設計師需要明白的事
大多數情況下,甲方說想要「大氣」的設計,并不是為了讓你一頭霧水,而僅僅是對自身需求做出最真實、直接的表達。
作為設計師,你可以吐槽和抱怨,甚至可以在作品不被甲方滿意的時候拿它出來當作理由,但你必須清楚,大多數的甲方沒有受過專業的設計訓練,因此用這些詞來表述需求是情有可原的,專業的設計師也有能力扭轉局面,挖掘「大氣」背后甲方真正的設計需求,做出雙方都滿意的設計。
四.給設計師的解決辦法
1. 了解甲方背景,依此做出判斷
前面我們說甲方在提出「要大氣」的設計需求之前可以先梳理清楚自己為什么要提出這樣的需求,同樣的,在設計工作開始前,設計師也有必要去思考和了解:甲方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需求;如何通過這一點內容挖掘出甲方更多真實和具體的需求;甲方目前最需要的設計是什么;什么樣的設計才是對甲方最有利的......
去了解這些問題,遠比將注意力集中在「大氣」這兩個字上更有意義。想清楚這些,也能助你得到更開闊的思路,完成更好的設計。
設計師只有思考的更多,才能做出真正好的設計 | 圖片來自 子博設計「 美生雅素麗」設計案例
2. 清晰闡述你的觀點和想法
作為設計師,如果你認為甲方「要大氣」的設計需求沒有任何實質用處,或是你有許多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意見,你有把握說服他嗎?
好的設計作品是溝通的結果,設計項目中不同階段的溝通都應該是為了「達成共識」。因此,當溝通過程中甲乙雙方出現分歧,若想保持項目順利進行,就需要清晰且有理有據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并獲得對方的理解和認同。
設計師在提案中用圖片和文字闡釋自己的設計思路 | 圖片來自 子博設計「 exceed 易色」設計案例
設計沒有絕對的好壞,審美也不存在高低之分,設計項目的本質是「合作」,需要大家認真對待的,也不僅僅是工作內容,還有合作精神。
五.總結
今天我們講了許多和「大氣」有關的事,搞得我現在有點不認識「大氣」這兩個字了。
說到底,甲方說「大氣」還是不說「大氣」可能真沒那么重要,大家談論這個話題往往也只是調侃。
它真正的價值在于成為一個引子,引出背后值得我們認真探討的,那些與「需求」、「合作」有關的事情。
就像今天這篇文章我們想要傳達的核心內容:設計項目中甲方應該將自身需求梳理清楚,并通過比較具象的方式向設計師準確表述,在甲方遇到阻礙,或內容有遺漏時,乙方應當給予專業的引導和輔助,雙方目標一致,共同努力,才能高效完成項目,拿到雙方都滿意的設計作品。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