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一杯福建好茶,餓了么打造創意國風茶飲七色盲
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飲茶文化在中國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其中福建地域對茶更是情有獨,宋代文學家蘇轍曾贊譽過:“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辈铚?,雅俗共賞,蘊含華夏深沉而雋史積淀的文明傳承。
值此炎炎夏日之際,餓了么平臺跨界中國色研究院BMCCR,并聯合年輕人廣為熟知7大新茶飲品牌——壺見、放牛斑、快樂番薯、益禾堂、KOI、SEVENBUS、蜜雪冰城,從8月6日至8月15日共同推出《餓了么國風七色茶》活動,以“茶文化”為核心主旨,打造立秋時令IP聯合營銷,撬動傳統茶文化在年輕消費者心中的訴求,深度發掘茶文化精華并進行創新性表達,將司空見慣的跨界營銷,在不同調性的風格碰撞中,成功吸引年輕消費者的關注。
不落俗套玩轉品牌聯合跨界,用傳統茶文化喝出中國范
事實上,IP聯合營銷是近兩年極具聲量爆發的一種新穎的營銷方式,打破單一跨界的單調,通過洞察用戶的需求,以有文化、有情懷、有樂趣等內容形式去吸引和關聯消費者。而此次,在高頻扎堆玩聯合跨界的品牌中,餓了么交出了足以刷屏的跨界營銷案例。
從《餓了么國風七色茶》整體營銷創意概念來看,圍繞立秋飲茶的消費訴求——呷一口新茶,消滯解膩,緩解疲困。將核心元素細分至“茶道文化”和“中國茶色”兩大層面,并以時下年輕用戶喜愛的國風文化為切口,傳遞各大茶飲品牌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價值。
其中,以唐詩《七碗茶》中的飲茶情緒為靈感:七碗清茶,飲見人間煙火色。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四碗發輕汗,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以此分別對應七大茶飲品牌。同時,攜手中國色研究院BMCCR以中國茶色系對應不同茶飲品牌的立秋新品,“七茶七色”,每一個色皆源自中國色研究院原創,都有其對應標準色值。如:壺見的山茶花奶茶,取自中國色·浮光白,靈感源于唐·禇亮《臨高臺》,浮光隨日度,漾影逐波深;放牛斑的生榨黃皮香檸茶,取自中國色?琥珀黃,靈感來源于宋·李清照《浣溪沙·莫許杯深琥珀濃》,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沈醉意先融;又或是蜜雪冰城的芝芝桑葚,取自中國色·旖檀紫,靈感來源于唐·楊德麟《題奉慈寺》,日月金輪動,旃檀碧樹秋。7大新品茶飲,整體以中國茶色系由淺入深,并從詩詞歌賦看中國色,既傳承經典中國色古韻之美,又掀起立秋時節國風飲茶消費熱潮。
據了解,中國色研究院致力于研究中國色美學文化?!娥I了么國風七色茶》營銷活動,是與7大茶飲品牌一起傳承弘揚中國茶文化,并且由中國色研究院助力背書,整體以開放包容的狀態,將傳統國茶文化注入全新色彩和文化的詮釋,既傳承經典茶色文化,又演繹現代茶色新潮,俘獲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構建線上線下多元傳播鏈路,撬動秋日茶飲品牌生意增量
當然,創意感十足的主題概念設定外,隨著社交媒體的全面崛起,消費者的注意力難以集中,面對注意力日益碎片化的現狀,想要在短時間內產生傳播裂變,品牌亟需通過構建多元化的社交傳播矩陣和互動形式,才能快速滲透引爆年輕消費圈層。
為此,餓了么一方面從蔚然成風的盲盒趨勢入手,與“壺見、放牛斑、快樂番薯、益禾堂、KOI、SEVENBUS、蜜雪冰城”7大新茶飲品牌一起推出——“國風七色一口茶”茶飲盲盒,共計1萬+杯。消費者只需上餓了么搜關鍵詞【時令官】,并在7大品牌門店下單,就有機會獲得品牌聯名款《餓了么國風七色茶》一口杯試飲裝,體驗秋日限定新品奶茶盲盒。不難看出,沿著“萬物皆可盲盒”的路徑,餓了么與7大茶飲品牌聯合打造的茶飲盲盒給用戶帶來了趣味性的消費體驗,能將盲盒的驚喜感和未知性與茶飲品牌自有的特色有機融合,打造出讓消費者認可和消費的好產品,也迎合了時下年輕用戶喜歡收集全套盲盒周邊的喜好。為聯動商戶帶來了訂單的業績增量。
值得一提的是,專門定制的《餓了么國風七色茶》一口杯玩法,也正好呼應了近年來立秋熱度頗高的【秋天第1杯奶茶】梗,同時小杯裝茶飲的設計,也讓消費者可以一口品味嘗新卻又意猶未盡,其一口的喝法,還遵從了福建地區傳統茶道功夫茶的喝茶方式,可謂是從多細節處與年輕消費者深度捆綁,又精準契合茶飲的消費場景。
并且,為了加強活動的傳播熱度和延續長尾效應,餓了么在線上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觸媒方式,分別借勢抖音、小紅書、廈門本土城市官微以及中國色研究院等社交傳播渠道,邀請多位國風圈古風麗人,以茶色為主題,一色一茶一人,傾情演繹國風七色茶,發布在小紅書、抖音等主流社交陣地,進行全網內容化種草,不僅再次激起網友們對國風七色茶熱烈的話題討論與推廣,還通過社交裂變形成巨大熱點效應,不斷激活不同品牌的潛在新客,高效助力國風七色茶系列產品和七大新茶飲品牌商業價值的提升,為其在年輕用戶圈層中的不斷刷存在達到有效曝光,真正做到了從產品到傳播玩法都契合年輕消費者的訴求,也展現了餓了么與時俱進的一面,在追逐和深耕年輕圈層的過程中,具有洞見地挖掘細分圈層的能力。
而在線下部分,餓了么也建立了高效的傳播矩陣,讓《餓了么國風七色茶》出現在廈門S級地鐵站點的通道里,并通過嶄新策劃了盲盒小樣機派送的方式,引起年輕用戶排隊抽取盲盒的熱潮,形成二次傳播影響力,通過核心商圈地鐵站點的高密度人流量,實現強勢曝光,并且極具國風特色的產品海報,吸引了不少年輕用戶駐足打卡,進而打通活動從線上到線下的傳播閉環。
年輕化屬性持續進階,餓了么全面加速品牌“年輕化”
現如今,打著年輕化大旗的品牌并不在少數,沒有品牌能夠忽略Z世代年輕消費者的存在,而“年輕化”的形式又確實是與年輕人對話的有力窗口之一。然而僅僅只是玩跨界、寫social文案等“套路化”的“年輕化”,早已不能刺激調動年輕消費者麻木的“味蕾”,這就需要品牌去思考,如何從產品、體驗、服務等維度去創新,捕捉年輕一代所渴望的消費元素。
餓了么作為大眾尤其是年輕群體高頻使用的餐飲平臺,每一次營銷的目標幾乎都是年輕人。前有在廈門開展的城市春日營銷,餓了么藍騎士化身“送信人”,為生活在這座城的人送去鷺島春日浪漫,建立品牌與本地用戶之間的連接;后有通過音樂玩梗,激發疫情下人們對于美食渴望的心態與年輕人玩在一起等等。
回看餓了么此次與7大新茶飲品牌共同打造的立秋時令IP聯合營銷,則能明顯感知到品牌、文化、年輕用戶三方同頻共振,達成業績數據與口碑的雙贏。將“傳統茶文化”+“中國色”的創意具象化到茶飲產品上,讓年輕人看到了國風茶飲背后所隱藏的文化張力,也讓傳統茶文化通過“味覺”和“視覺”兩種方式,迸發出更多元的可能和年輕鮮活的生命力,這既是對年輕消費者喜好的承接,也是對東方茶飲文化的再創。
不難看出,營銷動作頻頻的餓了么,在利用自身品牌和平臺資源優勢下,總能獲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和認知。同時,餓了么對平臺品牌及新品上新的幫扶效果也非常顯著。餓了么立秋呷一口新茶,整體以中華特色的“茶文化”為主線,分別從傳統茶飲文化的口味和色彩提取靈感,充分表達出年輕人喜愛的創意元素和消費體驗,真正戳中年輕人的文化訴求,喝出“中國范”,再現營銷教科書級別的借鑒案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