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攝影師回農村賣水果,上淘特年銷1500萬元
“陽光玫瑰”,新的財富密碼。
天下網商 朱之叢
編輯 李丹超
入夜后,山西運城的氣溫急劇下降。白晝33℃的暑氣消逝殆盡,晚風迎面吹來,甚至有幾分凜冽。
鮮明的晝夜溫差,是這座城市的天然稟賦;其優勢之一,就是水果更容易積聚糖度。作為全山西唯一不產煤的城市,運城靠著價廉物美的桃、梨、蘋果,成為了中原一帶隱形的“水果之都”。
近幾年,“陽光玫瑰”成了傳遍運城的熱詞之一。
這種果肉中帶著玫瑰香味的葡萄品種,被引入中國后曾被炒到每斤三五百元。如今,運城出產的“陽光玫瑰”借助淘特“9·9豐收節”活動,以平價賣向天南海北,最低甚至一斤9.9元包郵。
淘特的“產地直供”模式,為果農們開辟了一條新銷路,也吸引了運城人邢曉倫拋下上海的影樓工作返鄉創業。電商之風吹進運城的田間地頭,目前,邢曉倫每年在淘特的銷售額超過1500萬元,他的大伯甚至毅然砍掉了60多畝蘋果樹,換種“陽光玫瑰”,第一年就在淘特上賺回了成本。
一串串“陽光玫瑰”掛在朝陽下,翠綠欲滴,如同青玉。初秋的平原上,一幅橫貫“金、銀、玉”的產業畫卷徐徐展開。
“猴哥”返鄉記
邢曉倫是個健談的關中漢子,尤其在涉及到水果時,他能滔滔不絕地說上很久。聽說有人在城里買了4元一斤的陽光玫瑰,他敏銳地判斷:這是等級低于商品果的“高次”,味道不差,但串型不夠美觀。
過去他長得精瘦,別人開玩笑叫他“猴子”,他索性把自己的公司起名叫“猴哥果園”。
這是他如今“安身立命”的生意,但其由來頗有波折。大專畢業后,邢曉倫原本在上海做婚紗照攝影師,雖然需要在江浙滬多地奔波,但一個月上萬元的工資,也足夠糊口。
聽說他準備回鄉后,全家人都表示了反對。“人家年輕人都想著怎么往城里跑,你倒好,年輕人往村里鉆?”
邢曉倫不管不顧,一頭扎進了農田里。他先是包了個山頭養雞,結果誤打誤撞,有人發現他養的雞在吃果樹上掉落的桃子,問他:桃子賣不賣?
就這樣,邢曉倫從一個從業六七年的婚紗攝影師,正式“跨界”到了農產品行業。但他的目標不只是自產自銷這么簡單,邢曉倫打算成立一家農產品代銷公司,對接全村農戶,“把村里出產的水果賣向全國”。
邢曉倫展示“陽光玫瑰”葡萄
見過世面的猴哥,有他的獨門秘訣:電商。
運城農業人口年紀都偏大,看著猴哥一番操作,心里不免打鼓:在一臺電腦上敲敲打打,就能把各種水果蔬菜賣出去?后來,他們走進了邢曉倫開的公司,幫著打包、發貨,才漸漸理解了電商的運作邏輯。
說到這里,邢曉倫也坦承:“返鄉創業的收入比打工要好很多。”在運城,一份普通工作的月薪不過3000多元,而在銷售旺季,他一天的收入就可能超過這個數字。
目前,邢曉倫成立的“猴哥果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覆蓋了當地70%農戶,帶動了大量村民創收致富。他記得,六七年前村里都是泥土路,一旦下雨,滑倒、摔傷是家常便飯。如今,村里的路面都經過了硬化,村民們也紛紛拆掉土屋,修起了堅固的磚瓦房。
那個瘦削的“猴子”,也有了中年發福的跡象。采訪中途,女兒抱著一只小狗撲到他懷里撒嬌,邢曉倫摸著女兒的頭,笑著對鏡頭說:“她我管不了。”
一村一世界
早期,邢曉倫的電商創業之路并不順利:每天能賣出十幾單,有時增加到上百單,已經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2020年,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加入了淘特。廣闊的下沉市場消費需求,讓他田間品質不錯的水果更有的放矢,也是從那時候起,“猴哥果園”的單量開始居高不下,“每天基本都能穩定在1500單以上。”
今年,陽光玫瑰正是淘特“豐收節”的主推品。
這是淘特第二次參加“豐收節”,以“豐收地圖”產地直供的形式,直采全國900個縣域的地方特色農產品。除了山西運城的陽光玫瑰葡萄、冬棗、脆柿外,還包含了湖北蜜橘、山東豐水梨、福建蜜柚、丹東板栗、福建百香果、云南雪蓮果等2000多款產品。
據了解,“產地直供”模式一方面帶動當地農民增收,另一方面挖掘出全國各地的優質農產品,打出“好貨低價”的招牌,觸達“五環外”的性價比消費者。通過產地倉建設、銷售端補貼、農戶理賠托底等機制,淘特“務農”完成了全鏈條保障和優化,實現了“低價”“優質”這一對看似矛盾的命題。
據邢曉倫估計,今年陽光玫瑰上市以來,他們已經在淘特賣出了3-4萬單。常規價格是16.9元一斤,但配合淘特的普惠福利——官方補貼和讓利,可以做到9.9元包郵的低價。
淘特“以銷定產”的模式,也改變了當地果農的生活。按照傳統銷售模式,果農往往需要在凌晨2-3點開始采摘,早上5點擺攤賣貨。但淘特采用了提前1天預售的方式,把所需的貨量分攤下去后,果農們可以等到天亮再下地采摘。
圍繞著電商業務,當地各種硬件設施也日益齊備。2018年,邢曉倫連同合伙人修建起了恒溫-0.05℃的冷庫,能儲存2600噸陽光玫瑰近一年之久。合伙人顏洋躊躇滿志:“先把陽光玫瑰這個品接住,然后搭上電商的快車,找一個有規模的好平臺起量。”
在陽光玫瑰剛剛傳入中國時,消費者往往會把它和日本的“晴王”品牌混淆起來,而“晴王”意味著昂貴和精品。一斤“日本產陽光玫瑰”,動輒賣到300元以上。
如今,陽光玫瑰的價格雖然已不復當年,但果農的收益仍然不低。運城浩浩蕩蕩的水果大軍里,陽光玫瑰異軍突起,成為了受村民歡迎的新品種之一。
邢曉倫還記得,自己的大伯一口氣砍掉了60多畝蘋果樹,全部改種上陽光玫瑰,“第一年就基本上回本了,后面都是純賺。”
運城臨猗縣的90后“新農人”趙霄,原本在外地當老師,返鄉后承包了300畝地種上陽光玫瑰,并通過天貓、淘特銷售。可觀的收益吸引了數百戶果農加入,趙霄前后帶動了110多戶貧困戶脫貧。一年下來,他在淘特的總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
金、銀、玉
“運城是一個坡地。”邢曉倫比劃著說。
相對平緩的地勢,讓這里有條件進行大面積密集種植;高低差帶來的氣候變化,又能讓同一種水果分批次成熟。
以蘋果為例,從每年5月開始,青蘋果按海拔從高往低逐漸成熟,果農們依序收完青蘋果,最高處的“嘎啦果”(佳麗果)又成熟了,再重復一輪后,高處的“富士”也成熟了。如此周而復始,水果的銷售季能覆蓋數月甚至全年。
獨特的生境,造就了這座城市的與眾不同之處。所有山西人都知道,運城是全山西唯一一個不產煤的城市。沒有“黑色黃金”作為經濟支撐,它只能依賴“銀灘”——運城市鹽湖區有一個占地132平方千米的鹽池,號稱“中國死海”。
但“銀灘”的功能也有限,目前,運城出產的鹽多用作工業鹽。在鹽池邊漫步時,能看到灘頭上已廢棄的鹽化工業遺址。
運城鹽池
金銀失色,幸好有“美玉”當前。這構成了一個“金、銀、玉”的產業遞進:挖不到“黑色黃金”,雪白的“銀灘”也逐日萎縮,此時掛在枝頭的一串串“青玉”,為運城增添了新的可能性。
對底蘊深厚的“水果之都”來說,陽光玫瑰當然只是一個新興品種。但淘特擅長的,正是通過扶持和補貼一些尚未出名的地域性產品,幫助其快速建立市場認知。基于“以銷定產”和高效的供應鏈能力,水果的新鮮度得到了保障;淘特在銷售端提供的補貼,也使得動輒三百元一串的“網紅”葡萄,能夠走上縣域家庭的餐桌。
淘特“務農”以來,帶來了諸多悄然發生的變化。對淘特消費者來說,變化是9.9元包郵的優質水果;對果農來說,變化是逐年提升的收入,和修到自家門口的柏油馬路。
果農在田間裝運陽光玫瑰
在一個晴朗的早上,顏洋的舅媽一面在田間修剪枝條,一面慢悠悠地告訴我們:其他葡萄的收購價波動不大,優品果和次品果,收購價只差3-4角錢;但優品陽光玫瑰能賣到近20元一斤,差的則只有3-4元。“種得好是陽光玫瑰,種不好是‘陽光流淚’!”
懸殊的差價,加強了當地農戶改進種植方法、提升果品質量的意愿。
這也是邢曉倫樂于見到的一大轉變。有一年村里人請他幫忙賣桃子,邢曉倫給高品質的桃子定了遠超出平均的高價。從那時起,果農們第一次有了“質量優先”的認知,對水果糖度、色澤、串型緊密度的要求,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
我們抵達山西時,淘特“豐收節”剛開始不久,大批陽光玫瑰正處在集中下樹的時期。分裝倉內,果農們忙碌地進出卸貨,女工坐成兩排,熱火朝天地分揀和包裝葡萄。
角落里有一塊小小的黑板,有人在上面寫下了四個字:和睦相賈。
一條簡短的約定,透露出“晉商”素樸淳厚的氣息。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