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周報 | 從B站的前世今生看中視頻網絡社區的養成
從大的網絡視頻品類上看,中視頻的商業規模還遠不及短視頻和長視頻,甚至視頻直播。相較短視頻的豎屏和作者的全民化,中視頻更多的是橫幅,以及作者的專業化。B站是中視頻領域品牌特色最鮮明、內容生態最完整、且最具網絡社區特性——群體認同感強,商業上亦相對成熟的。
1、B站的前世今生
B站成立于2009年,由Acfun(簡稱:A站)的忠實粉絲“⑨bishi”(徐逸)因為忍受不了A站不定期的崩潰而成立,初衷是為了給用戶提供一個穩定的彈幕視頻分享網站。而成立于2007年的A站是一個專門播出日本動畫的視頻網站,是日本動畫愛好者在網絡上的“精神家園”。
與A站一樣,B站主打的也是日本二次元動漫。通過與A站數年的激烈廝殺,逐漸獲得了相對的競爭優勢。A站的很多核心UP主轉投了B站,用戶也接踵而至。
B站的核心產品框架與A站無異,都是“UP主上傳視頻,用戶可以邊收看邊發彈幕”,緣何A站隕落,B站崛起?筆者走訪了多位B站的粉絲,得到的答案是:B站里的視頻內容豐富多彩,彈幕“很有意思”,社區氛圍很有活力、很平等、很友善,感覺像一個“世外桃源”。
B站的會員資格要通過答題獲得,筆者親測頗有難度。但是B站用戶的粘性很高,正式會員12個月的留存率在80%以上。或許融入B站的門檻有點高,但是“一旦融入,就不想離開了”。在B站,權威被鬼畜消解,流行會主動摒棄低俗,知識得以趣味化呈現,社區氛圍可以讓年輕人表達自我。B站用戶阿桑說,“一群愛玩耍的(年輕)人在守護自己的精神游樂場”。這一點在中國的互聯網應用里獨樹一幟。
2、B站的二次元帝國
B站的二次元帝國由線上的內容生態、線下的主題活動和二次元IP的授權三部分組成。線上的內容,不僅包括番劇等PGC內容、UP主的原創視頻、游戲直播等,更有彈幕與會員制度,是粉絲日常消費時間、尋找快樂的主體;線下的活動在強化著二次元社區的特色和反哺著線上的內容,而IP授權則承擔著商業化和卷入更廣泛人群的功能。
(一)線上的內容生態:
1、PGC部分,包括:番劇、國創動畫、紀錄片、綜藝等。B站是中國最大的動畫版權購買方之一,并積極布局日本動畫產業上游。B站參與出品了多部番劇動畫,并與相關公司達成在動畫內容領域的戰略合作。B站也是中國最大的國產動畫出品方之一,參與了超過100個動畫作品的投資、合作與出品。紀錄片也是B站一個重要的內容投入方向,主要凸顯其人文的平臺屬性。在綜藝和影視劇方面,B站針對年輕用戶需求自制S級綜藝《說唱新時代》、青春喜劇《風犬少年的天空》等。
二次元內容是B站廣為網友所認知、接受的網站特色,ACG類內容依然是B站最為強勢的內容。B站不斷更新番劇新作,并推出二次元風的“虛擬主播”在平臺開通直播,并在此基礎上延展國創動畫的方向,亦建立了行業競爭的優勢。
2、PUGC部分,即:專業用戶生產的內容(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也就是UP主的原創視頻,是支持B站靈魂的“血脈”,是B站的核心競爭力。
B站的PUGC主要涉及游戲、音樂、生活、知識、國風等領域,因由B站常年的創作者激勵計劃,以及在用戶發展、內容匹配、互動引導以及內容商業化等運營層面的優勢,B站UP主規模呈現出急劇膨脹的態勢。據2021年B站財報顯示,第一季度,B站月均活躍UP主數量達380萬,同比增長75%;月均視頻投稿量同比增長63%。
B站是國內流量最大的游戲視頻平臺之一,通過測評視頻和實況視頻,B站的UP主們改變著中國的游戲行業。B站也是國內最大的原創音樂社區之一,每月誕生的原創和自制音樂作品在1000首以上。生活類與學習類的內容也在B站快速崛起,進入B站百大UP主排行榜最多的就是生活類UP主;而泛知識類內容更是占B站全平臺總播放量的45%,B站正在成為年輕人學習的重要陣地。大量高校、科研機構官方賬號入駐B站。B站還是愛好中國傳統文化的年輕人的聚集地,以漢服、國風的音樂和舞蹈為主題的內容增長迅猛,cosplay也成為了B站社區的一個文化標志。
3、彈幕。彈幕起源于日本的Niconico,A站將之引入中國,然后到B站發揚光大。彈幕會給觀眾一種很多人同時收看并“實時互動”的錯覺。因為彈幕出現點對標的是視頻中特定的一個情節(時間)點,呈現在視頻上的彈幕雖然發送的時間不同,但是基本上也會是相同的主題,所以后面參與評論的用戶就會有與他人同時評論的錯覺。彈幕是提升網絡社區氛圍的最主要的渠道。
如何來理解彈幕在年輕人群中的流行?其一,這是一種實時的表達渠道。而表達的內容又為下一個用戶提供了參考意見,成為了內容的一部分,客觀上豐富了內容的外延;其二,這是年輕人的一種尋求歸屬感、群體認同的行為方式。想象中很多人跟自己一起在看,一起在評論,有很多人跟自己一樣對這個視頻內容感興趣。這是一種對抗孤獨的方式。
(二)線下的主題活動:
1、Bilibili Macro Link(BML),是B站大型的線下演出活動,分為:BML VR、BML SP、BML主場演唱會三個專場,是國內宅文化中最具知名度的線下活動,也是B站為了創造UP主與粉絲們“玩在一起”的機會。
2、Bilibili World(BW),是B站文化主體漫展,B站人氣聲優、藝人、UP主親臨現場,集展覽、演出和互動游戲于一身,是B站內容的實體化還原;2017年開始推出,影響力逐年增加。
3、跨年晚會,是B站的年度盛典,是B站乃至全球二次元界的大事件,B站語體的完整表達,中西文化交匯、傳統與新興結合、虛擬與現實交融,每次都實現了B站影響力外擴、破圈。
此外,還有Bilibili Power UP(BPU),B站UP主的年度頒獎;Bilibili MOE,B站動畫角色人氣大賞;Bilibili Dance Festival(BDF),B站舞蹈節;“MADE BY BILIBILI”國創發布會等。
(三)二次元IP的授權
B站圍繞其IP內容廣泛開展授權業務,已經形成內容改編授權、空間實景授權、周邊衍生授權等,進一步提升授權IP的大眾影響力,延長IP生命周期,提升其商業價值。
1、2233娘、小電視等自有形象,以及虛擬偶像(如:洛天依)、拜年紀、BW、BML、BDF等IP矩陣。如:MINISO(名創優品)推出與B站2233娘、小電視等IP聯名的系列產品,覆蓋數碼電器、美妝工具、精品包飾等品類,并在限時主題店內進行情景式陳列,引發粉絲線下打卡購物的熱潮。
2、動漫IP,如:2020年度動畫力作《天官賜福》與紐西之謎聯名推出護膚禮盒,還邀請B站知名的美妝UP主創作衍生內容,多重角度激發粉絲興趣。紐西之謎的線下門店還打造了天官賜福的粉絲網紅打卡點。
3、紀錄片IP,如:《人生一串》探索線上內容與線下體驗結合的新模式,通過產品授權和空間授權,2019年8月《人生一串》首家體驗店落戶上海,創下最長排隊8小時的紀錄。
3、B站的商業路徑
B站2022年一季度數據顯示,總營收約50.54億元,同比增長30%。
其中,游戲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6%,達13.58億元。B站持續布局游戲自研能力,提升游戲工業化水平,將優質游戲創意落地為優秀產品。目前,B站已獲得3款新游戲版號,更多游戲也在獲批中。同時,二季度B站還將在海外市場推出3款高質量游戲新作。
直播和增值服務(會員等)業務,2022年一季度營收20.52億,同比增長37%。B站活躍主播數同比增長88%。優質直播內容促進了付費用戶轉化,直播業務月均付費用戶同比增長了60%。
廣告業務收入10.41億,同比增長46%。游戲、美妝護膚、3C數碼、汽車和食品飲料是前五大廣告主行業。4月,B站上線了Story-Mode豎屏廣告產品,相對于圖文廣告,豎屏廣告的沉浸感更強,轉換效率更佳。未來,B站會通過優化算法和產品能力進一步提升廣告效率。
營業收入的攀升離不開用戶數據的增長。2022年第一季度,B站平均月活用戶數突破2.94億,同比增長31%,其中移動端月活用戶2.76億。
4、當B站遇到西瓜
2020年,西瓜視頻開始大肆進軍中視頻領域,西瓜視頻背靠字節跳動,擁有更強的推薦算法,以及頭條系的流量扶持和資金支持,以完成新UP主的培育和支付知名UP主高昂的簽約費,可預見的變現能力也更為強大。而B站亦有西瓜視頻無法超越優勢:
1、B站對內容質量的要求更高,視頻審核更加嚴苛,流量向頭部大V傾斜,對初級創作者的關注比較少;而西瓜視頻對中小UP主更加友好,其視頻流量數據更好,包括流量分成在內的創作者收益也更好;
2、B站更加聚焦提供年輕人群感興趣的ACG視頻內容,品牌特色更加鮮明;西瓜視頻的內容更加寬泛、接地氣,除了PUGC,還有電影、電視劇、綜藝等長視頻內容;
3、B站的社區氛圍和二次元特色獨樹一幟;而西瓜視頻用戶的互動性不強,評論數、彈幕數量跟B站不可同日而語,社區氛圍感也遠不及B站。或因由B站用戶年齡平均20歲左右,一線城市為主,是網上最活躍的群體;而西瓜視頻用戶更年長,且在二線以下城市為主,大多是網絡上的沉默人群。
4、B站的內容更有深度,用戶粘性更強,歸屬感強,像一個精致的王國,在往精英化、個性化的方向破圈;西瓜則像是一個集貿市場,熙熙攘攘,人群寬泛,依靠算法去建立內容與用戶的連接,忠誠度不高。
跳開中視頻領域的競爭,站在更全局的高度看,B站雖然與長視頻網站、短視頻平臺在內容形態上有很大不同,但是大家都在搶用戶時長;其次,隨著5G的發展,不知道會有什么樣新的產品形態出現?用戶又會養成什么樣新的習慣?新浪潮下各平臺如何立住值得期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