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利他之心
作者:陳格雷(老小格)團隊
《超級IP孵化原理》作者、品牌IP孵化人
前天,稻盛和夫老先生去世了,享年90歲。
本不想寫什么,又緊不住想寫寫他的“利他之心”。
現在,各行各業都很艱難,也許我們需要多一些堅守利他之心,才能共克時艱。
雖然我看他的書不多,但他一直反復講的“心”,以及利他哲學,還是很認可的。
因為,做IP也是特別講心的一門功夫,我經常在文章里寫道:“品牌入腦,IP走心。”一個能長期打動人的內容、形象和符號,一定是要走心的,在人心中占據一個印記。
稻盛先生認為,世界中存在著這樣的因果法則: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運自然就會好轉。如果你做事動機是善意的,事情自然就會朝好的方向發展;如果動機是利己的,或者是邪惡的,那么不管多么努力,事情都無法順利推進。
和稻盛先生的利他哲學一樣——
IP之力,也必是從心上去利他的。
好的IP必是從心上入手,從人心的撫慰和療愈上入手,成就一種精神上的力量,方能大成。
所以稻盛先生的利他哲學,和超級品牌IP的開發精神是一致的。
正如稻盛先生所說:公司的存在,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個人抱負,而是為了守護員工的生活,給他們帶來幸福的人生。這才是公司的使命,才是企業經營的意義。
所以,稻盛先生的經營是從“利己”轉向“利他”,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從而讓員工煥發出驚人的活力,因為所有員工都得到了認通,他們更加努力,為企業做貢獻。
而IP的養成,也一定會超越創作者的個人意愿,成為守護人們心靈的某種存在,給人們帶來不一樣感受的人生,變得更幸福或更有力量。這才是IP的使命,也是IP為何要持續經營的意義。
IP的發展也必是”利他“為本,追求讓讀者、粉絲得到從精神再到物質的價值實現。我們可以看到,但凡成功的IP,必可讓喜愛的人們煥發出驚人的活力,去主動傳播,主動再創造,這是因為人們的內心,得到了好IP的撫慰和寄托。
下面,我會從四個角度,將稻盛的利他哲學結合IP開發經營來談一談。
一、抑制利己
要做到真正的利他,必須抑制利己。這一點極難做到、最難做到。
稻盛先生也承認,利己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只是一味的利己,遲早會裹足不前,小至一個企業或組織會越走越窄,大至一個社會則問題重重,他認為,日本社會的問題,正是被利己之心所籠罩的結果。
回看內容產業的許多問題,也同樣如此。
許多流行的網紅為什么難以持久,最終無法成為IP,究其原因,是因為當他們在憑借個人的魅力有初步所成后,一方面急于變現,另一方面則繼續放大自己,以至于自己的陰影負面作用被逐漸展現出來,處在一種”飲鳩止渴“的惡性循環中,最終燃燒完自己,一地灰燼。
當然,這也和網絡內容生態的極其輕浮、極其健忘有關,每個內容都在虛空中打轉,每個人都有爆紅三分鐘的機會,卻未必有持續五分鐘的力量。這是事實,絕大多數走紅的東西不管好壞,都很容易消退。
所以,利他哲學也不可能保證大多數的內容能做到經久不散。
即使如此,謹記”抑制利己“仍然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雖然絕大多數爆紅的東西都會煙消云散,但真正能長留下來的東西,一定有一種抑制利己的利他特質。
因為,網紅的誕生往往來自于新奇特,但任何新奇特的東西都會變得不新、不奇、不特,變得司空見慣,而能讓人長期關注的內容,一定是利他的。
也就是說,如果心懷利他之心,在內容上真正做到利他,讓他人真正得益和感到幸福或力量,才有可能真的存留下來。
比如李子柒,可以停更幾個月依然引起巨大的關注,這是因為,李子柒的內容在起初當然是因為新奇特的風格而崛起,但同時,在她的內容中,始終有一種人文關懷,而她對傳統文化和美食的執著也是真誠的。
所以,李子柒走向社會公益和文化傳承大使的事情非常重要,因為這才是能將”利他之心“繼續發揚前進的事,只有當李子柒繼續做出利他、利眾生、利文化的事情來,才能徹底從網紅發展為超級IP。
二、利他即普世
稻盛先生很強調遠見,所以經常被人稱為戴著望遠鏡。
他總是能看到許多人都看不到的遠方,他說:“老是想著 ‘我’,就會把自己封閉在窄小的世界里。相反,如果脫離了 ‘自我’,世界觀、宇宙觀都會自然地發生變化。我感到擺脫自我,實際上能看到對自己有利的東西;拘泥于自我,結果就會看不到世界的真實面貌。”
僅僅是把好處施于家人、親屬或小團體的范圍,這只能是狹義的利他。如果能使自己所在的企業、地區、民族 、國家乃至整個世界受惠,才是大利他,是普世的利他之心。
所以利他之心,是要求惠及廣域地區和人類,存普世之念并付諸實踐的。
我們可以發現,但凡能成為全球通行的超級IP,都是普世人性的內涵,能夠惠及全人類的心靈的內容。
而國內很多開發IP的,則往往太狹隘了。
我見過許多IP項目,總是想依俯高資源大機構,功利性極重,他們希望打動的,其實是領導,而不是蒼生。
結果做出來的東西,在骨子里要么是盛氣凌人,要么趨炎附勢,是想俯視蒼生,不會是一個真正利他、利蒼生的作品。
這樣去做IP其實只是一種鉆營,有時也能獲得一時的利益,但因其私欲和小集團的利益,蒙蔽了心靈和視野 ,對于超越其狹小范圍的廣域世界,或者是根本看不到,即使看到了也做不到,抓不住IP的本質。
自然也就沒有生命力,無法打動人,當然也就沒有”心“。
用”利他之心“來開發IP,是要放下身段,放下對權勢的追求,和蒼生在一起的。也就是“我即蒼生”,才有可能得到蒼生大眾的心靈呼應,才有可能走心。
三、利他是心泉匯涌
這是我個人對利他精神的理解,即,利他是心靈能量池的積蓄,是眾生心泉的匯涌。
人心本空,當從無中生出有來,如心立于利他之處,自然會源源不斷獲得各種心泉的涌入,心靈能量池才越來越大。
每一個IP的初創、發展和運營,其實是心靈能量池的能量交換和匯聚,當無數眾人的萬心交匯時,一個超級強大的內容和文化,就自然型成了。
所以,任何一個真正IP的養成,都是浩瀚眾力的結果,個人和團隊只是啟動者,當其具有利他之心時,就能得到眾生力量的澆灌,最終小池成大湖、甚至成為滄海。
這在海外藍籌NFT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從CRYPTO PUNK到BAYC無聊猿、從mfers到近期還在發展的黑貓,都是社群的發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全面超過了最初的NFT網紅藝術家BEEPLE的個人藝術。
我將這些NFT- IP稱之為:原力與眾力的大融合。
原力即個體或小團隊的創作,當然素質要好,無聊猿、AZUKI、mfers等都有很好的、很開創性的素質。
眾力即社群的力量、眾創的力量、共建的力量,在元宇宙時代被稱為DAO道。
眾力在讓這些NFT-IP發展壯大,起到了絕對關鍵性的作用。
當原力具有利他之心,眾力才能響應和發展;只有原力和眾力結合起來,才能成就大器。
這是道,也就是DAO。
四、利他在實踐
利他很偉大,但很容易作為一種純萃的理想,論于空談。
很多人欣賞利他,但僅限于絲竹書帛,只限于個人心性的凈化,成為道德家的談料,這當然是不夠的,不實踐、不作為的利他理想,只是空中浮閣,并無利他,實際上行的還是利己之事。
所以像稻盛先生這樣以實際的企業運營者真正做到,才是真正的利他者。
當然也不是罕有,還是有很多企業,無論大小,都是真正做到利他之事,以利他為修行的。
而在內容開發領域,由于本就在行精神之事,所以有無利他,結果差別自然就極其明顯,凡大成IP者,不可不利他。
前一陣子,我與某著名科技產品品牌的營銷總監,談他們做得非常成功的內容營銷之秘訣,他提到的兩個關鍵,就是場景、以及讓消費者如何得益。
場景,指的是內容營銷不要先想大概念和先不考慮宏大敘事,而是先考慮場景:在什么樣的場景發生,這個場景有何特質?
然后,就是考慮這個場景下的消費者,如何能夠讓消費者加入進來,得到利益和價值,這樣消費者才能主動加入進來,真正成為其中一份子,成為內容的一部分。
總之,利他是非常需要落地的東西,就是“言必信 ,行必果。”
將利他的實踐,作為評判事情的標準,就好了。
以上,就是老小格在知道稻盛先生去世時,忍不住抒發的一點對“利他之心”的感想,也和IP及內容營銷的實踐結合起來。
“利他之心”不僅是企業的運營,也不只是IP內容的開發,而是能泛指人生、事業、國家、社會及國際合作之間的一切工作。
利他之心在內涵與外延上,具有有無限的可延伸性。
而它是樸實無華的,就是如稻盛先生所說: “超出只要自己好就行的想法,是即使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要為別人付出點什么之心”,自然就最能打動人們的心,具有無邊無際的凝聚力。
在這個艱難的時世,讓我們多一些利他之心,去克服內卷吧……
我們對利他之心的實踐,
一個供大家發IP供求信息的地方。
想成為IP蛋炒飯的創世會員,可購買「IP蛋」創世徽章。
【END】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