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大型公益事件《三年后三年》深度完整版全公開
2022年也是疫情的第三年,
我們不僅需要面對當下疫情形勢的變化,
更需要展望總結疫情后未來的生活。
廣州4A×廣州金燕達觀
聯合發起第三季疫情公益項目
《三年后三年》
此次公益事件,我們尋覓到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職業的人和他們的故事,
然后將這些故事串聯起來,讓全國各地的朋友們、乃至在世界各地的華人和留學生們聽到他們的聲音。
至今,我們正式和非正式采訪者累計超過100位,
包括:奶爸主播、文旅人、媒體人、藝術工作者、普通市民、
的士師傅、走檔賣主、企業家、設計師、手語工作者、廣告人……
他們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成都、澳洲、意大利等地的中國人。
由于視頻制作的實際需要,有些人順利上線了,
有些人沒有被放進正片的內容,但同樣的彌足珍貴。
#三年后三年##同心抗疫#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會感激他們,
記住他們的名字和點滴及對第三季疫情公益項目的支持。
媒體人 陳揚:“聆聽哭泣,才更有勇氣”
老媒體人陳sir坦言,我們要走出的不是疫情本身,而是勇敢地,去抓住一個新生、重生的機會。
退休多年,他還是愿意緩緩地俯下身去,聆聽各種來自周圍人內心的哭泣聲音,
他獨自搭建起了一個,獨屬于老媒體人與普通人面對面交流的直播間。
他相信,唯有在哭泣和口號之間思考勇氣與方法,我們才能夠獲得真正的勇氣和方法。
武漢網紅餐廳老板 于保罡:
“痛苦不是人生的主流,未來有希望”
“城市按下暫停鍵的時候,每天一睜開眼,就是損失”,
作為武漢無數的餐飲經營者其中的一員,疫情這三年他感受最為深切。
但他并不認為苦難和痛苦會是主流,希望才是他未來生活的主流。
面對未知的后三年,他滿懷期待說“挺住意味著擁有一切,有希望,就有可能實現更多夢想”。
粵知一二 郭嘉峰:
“變通,才會把影響降到最低”
受大環境影響,他最近一場幾千人線下脫口秀被定格在2019年。
當談到如何面對后三年,他只提了八個字:做好當下,不懼變化。
他堅信,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一切都會變好。并
把他自己的這種樂觀心態,傳遞給了粵知一二團隊的小伙伴們,也將更多的歡樂帶給觀眾。
北京創業者 馬靚:
“不斷跌入谷底,再不斷地觸底反彈”
這三年為了團隊生存,賣了房,可最終還是沒有堅持下來。
2016年創業研發自動化打酒設備,在2019年底簽下來年訂單,
兩個月后,卻收到了訂單取消的通知,發貨受阻和產品積壓,導致他手中大量的現金流失。
談及未來,他說,即便不斷跌入谷底,他也會不斷地觸底反彈。
他相信后三年,所有事情,一定會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銀基文旅集團 總裁 李傲:
“沒有創新,企業就會走下坡路”
作為公司總裁,他并沒有埋怨大環境帶來的苦難。在他的帶領下,整個銀基“平安”度過了這三年。
當聊到未來,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前行的力量,而好的機會,總是會留給那些不屈不撓的前行者。
茶藝師 謝有烔:“活在當下,因為未來可期”
大半年內所有的活動被迫取消、大量培訓課程退單,店鋪由大換小,
這三年,她一邊縮減開支,一邊帶領著團隊,為店鋪線上直播間的搭建做長遠規劃。
未來,她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去更多的地方,傳播茶文化,
她說“無論外面的大環境如何變化,她都會保持著自己的節奏,活在每一個當下,因為,未來可期”。
財經作家 段傳敏:
“改變不了世界,就從改變自己開始”
這三年為數不多的“受益者”,他把這三年的時間“浪費在”花花草草,
“浪費在”每一天跑步的幾個小時,“浪費在”用鍵盤敲出的一本本書……
于是,他收獲了從容的心態、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習慣,以及幫助了更多的企業。
面對后三年,他說:不需要埋怨大環境,改變不了世界,就從改變自己開始。
廣州市廣告行業協會 會長 鐘敏雄:
“做好專業的事,穩中求進”
廣告行業目前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坎兒,受大環境的影響,
上游公司對新產品的開發和大規模的營銷推廣活動變得相對保守,面對行業的活躍度降低。
廣告人需要保持警惕,但沒有必要過多恐慌。
這三年會很困難,但如果更多的廣告人能夠把力量聚焦到一起,克服困難,
那么后三年,這個行業將會擁有更多的信心,更積極地應對未來大環境的變化。
廣州4A 主席 鐘堅:
“相信大環境,相信自己,一切會變好”
在聊到大環境對行業的影響時,他很真誠地說,當下確實有很多的客戶會把預算壓得很低,
而廣告公司付出的成本卻只增不減,會有很多聲音說廣告行業要進入低谷期。
但不論外界是怎么變化的,我們自己,都不能失去信心。他認為,每一個廣告人都應該有一個信念——相信這個行業是會向上發展的。
廣東營銷學會會長 楊洪:
“見過多少無奈,未來就有多少信心”
過去這三年,他聽過太多企業家的嘆息,當很多企業向他詢問,要不要轉營時,
他堅定地回答道,“有時候,不做,比做好”,當疫情還沒有結束的時候,企業盲目、慌亂地去轉營是不合適的。
而后三年,也就是從當下開始,對于民營企業家來說,是借助營銷方法提升的最佳時機。
上海青年藝術家 楊燁炘:
“強大的生命力,才不會被大風大浪吹倒”
用創意為公益盡了一份善意——他剃光居家隔離兩個月長出的頭發,作了一幅《新東方明珠》,
一根根頭發紀念了上海兩千五百萬上海人經歷的一次魔幻體驗,也濃縮著所有在上海人的疼痛、故事和情緒。
他說,或許這三年,會過得很痛苦、很迷茫,但也會是各行各業最佳的“創作時間”,他也相信后三年,各行各業定會百花齊放。
這些故事里,有失去,
有慘痛,有遺憾和無奈,
也有溫情,有勇氣,
有堅韌和信念……
這些故事,或許不足以“總結”所有人的這三年,但或許故事主人公所經歷的一些事、
說過的一些話、可以讓你產生一點點共鳴。
在未來的途中,這個世界多了一個和你一起并肩前行的人。
最后,感謝所有參與第三季疫情公益事件采訪的人們,
是你們參與一起創作了我們第三季公益故事的主線。
再次謝謝你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