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金馬、金像歷年海報設計回顧,沒有對比就沒有笑聲
此前第27屆金雞百花獲的海報出爐,遭到了大批網友的吐槽。
所有的人紛紛嫌棄海報土味,甚至開始P表情包,其實這也不怪網友太毒舌,因為這次的海報它長這樣:
……花了一分鐘的時間消化完之后,這一言難盡的海報甚至讓我產生了“我上我也行”的想法。
或許是今年海報設計發揮失常?懷著這樣的疑問翻了一下前幾年的海報后,我發現我錯了。今年的還算不錯呢!
國內還有兩個非常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臺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這三個獎項并稱華語電影三大獎項,今天我們就把金雞百花獎和這兩個獎項的歷年海報放在一起公開處刑一下吧。
2018年
今年金馬獎的設計者為曾為金鐘獎、金曲獎規劃視覺的設計師方序中操刀打造。把四大評委的側臉輪廓(李安、侯孝賢、鞏俐、小野)組合成層巒疊嶂的山峰,宛如一部電影包含了所有參與者的個性與樣貌。
“面對電影,每個人都是配角”是本次的設計理念。
第55屆金馬獎
第37屆金像獎
這次備受嘲諷的海報用上了“一張照片走天下”的形象大使吳京的肖像,配上“相聚佛山·共享精彩”這么一句不走心的文案,再把一些元素都滿滿的塞進這張海報里,就完成了。
難怪有人說像用PPT做出來的,現在看看似乎評價很精準。
第27屆金雞百花獎
2017年
17年的海報還是由設計師方序中操刀。他以香港大導演王家衛20年前榮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的《春光乍泄》為靈感,并由王家衛親自挑選其中兩款作為本屆金馬海報。
第54屆金馬獎粉絲版
第54屆金馬獎影癡版
第36屆金像獎
和今年的配色一樣,17年的海報用上了黑金為主色調,配上金雞logo,和舉辦地的信息和建筑,依舊是大雜燴的感覺,不過這一年的海報設計已經算是金雞百花系列中比較能拿得出手的了……
第26屆金雞百花獎
2016年
第53屆臺灣金馬獎海報由著名設計師黃海操刀,他曾為《黃金時代》《一代宗師》《太陽照常升起》《尋龍訣》等影片設計海報。
他以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為靈感,設計出男主角拿手電筒探照暗處的身影,除了向經典致敬,也帶出“回看來時,照亮前行”的期許。
第53屆金馬獎
第35屆金像獎
這一年的的百花獎我找到了兩個版本,一個是我們熟悉的黑金配色,還算比較看得過去。
另一個版本……真的不是用免費PPT模板做的小學生海報嗎?
第25屆金雞百花獎
2015年
本屆海報由張叔平操刀設計,他曾借《一代宗師》入圍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
海報以簡約筆繪勾勒出一個俠女的形象,為金馬獎帶來既復古又創新的面貌。
更有意思的是,在燙金華麗的「金馬52」大字,其中「52」是由兩個「一」與「0」所組成,經由一直一斜兩條等長的細線加以連結,構成視覺與創意的雙重驚喜,也融合了電影由「膠卷」步向「數位」的概念,充滿現代性。
第52屆金馬獎
第34屆金像獎
這一年的百花獎海報設計大有“紅配綠賽狗屁”的味道,加上花、蝴蝶、樹葉的元素,和高飽和度色彩,十分有老年表情包的風味。
第24屆金雞百花獎
2014年
本屆海報由曾經四次入圍葛萊美獎并得過金曲獎最佳專輯包裝獎的知名設計師蕭青陽親自打造,以大氣勢恭迎歷久彌新的金馬圖騰為主題。
在「5」字內,飽滿圓融的東方紋路象征過去半世紀所累積的電影藝術已經豐收。他特別在「1」字的最頂端,變化成全新的尊貴馬頭權杖,象征全新但更具權威性的金馬獎。
第51屆金馬獎
第33屆金像獎
這應該是歷屆百花獎中最有設計感的一張海報了。整體以蘭州市市花‘玫瑰’為造型,將金雞與花融為一體,下部用‘毛筆’的筆觸表現了“膠片”這一電影元素作為花莖,同時一筆雙關了一架“云梯”,象征中國電影與電影人在電影事業中不斷探索、攀登。
第23屆金雞百花獎
2013年
聶永真用放映機投射成的“5”,同時暗喻馬的幾何抽象形,還看得到打板、導演筒及spotlight等多重意象。
至于海報,負責掌鏡的是和張曼玉合作無間的香港名攝影師夏永康,聶永真把張曼玉的影像做局部切割,黑紙作底、白色油墨印壓影像,就如播映室里的切片瞬間與時間畫面,表達出沒有人能真的留住正在流動和消逝的一切。
除了電影,讓瞬間化為永恒。
第50屆金馬獎
第32屆金像獎
這張海報頗有旅游圖冊的味道,不過旅游圖冊可能會把江水p得更干凈一點。
第22屆金雞百花獎
2012年
繪本作家幾米相隔十年再次為金馬創作主視覺,也是他首度公開用油畫表現的創作。
金馬請他畫一張,他卻交了三幅。其中兩幅是一對盛裝打扮的辣馬與帥馬,幾米笑說他們也要參加金馬盛會才會打扮如此隆重。至于一幅小男孩與駿馬飛翔在海洋上的圖,則代表了光與影的追逐,身為宜蘭人的幾米還偷偷加了龜山島在里面。
2012年金馬獎
第31屆金像獎
這是我心中最一言難盡的一屆海報,真的土得與眾不同、土得一騎絕塵。
第21屆金雞百花獎
這么一路看下來,三位選手都發揮穩定。
金馬獎一直保持著極高的藝術性,金像獎雖說比較中庸,但在百花獎海報設計的襯托下瞬間逼格高了起來,而百花獎有一種城鄉結合部宣傳海報的土味,讓我懷疑在甲方和設計師中一定至少有一方審美缺失。
不過也有可能是我們膚淺的審美還跟不上百花獎別具一格的設計風格?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