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0美元的香奈兒,年輕人扔著玩?
每天打開微博、小紅書,最先入眼的是什么?飛盤。
對于當代年輕人來說,飛盤=建群社交、緊跟時尚、打卡拍照,最后才是健身。
飛盤也讓脫口秀演員小北明白了,“玩狗,不如當狗。”
當然,這不是貶義詞,只是在形容這項運動的火爆程度。
在小紅書年初發布的《2022十大生活趨勢》中顯示,2021年飛盤相關內容的發布量同比增長6倍,同時中國的飛盤產業市場規模已超過8500萬元。
打開小紅書,你會發現俊男靚女都在玩飛盤,飛盤在這里快速“長草”。
飛盤也成為綜藝節目中的熱門話題。
笑果音頻團綜《脫口秀不要停》的首播,李誕就拉上王建國一起連麥暢聊飛盤的前世今生。
加上周迅、李雪琴等明星臉們在綜藝上“帶節奏”,極限飛盤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逐漸起飛。
露營房前、綠蔭草地,飛盤已經成為后疫情時代中的戶外娛樂霸主,成為一種urban新生活方式。
為什么飛盤能有今天?
研究員認為主要有幾點:
性別友好,不會和對手有身體接觸,消除了部分玩家的安全顧慮;
技術要求低,只需簡單的練習就能融入這項運動,對各個年齡階層的人都很友好;
方便打卡拍照,對于干啥都要發圈的年輕群體,曬曬玩飛盤的照片絕對是當下最時尚的行為;
飛盤是社交媒介,只要能認識幾位俊男靚女、拓寬圈子,玩不玩飛盤都不重要了。
飛盤與年輕人走得越近,時尚與潮流的色彩越濃烈。
眾多品牌開始盯上了這條賽道,用出跨界聯名的殺手锏,讓飛盤飛進消費者“心巴”,其中不乏還有奢侈潮流品牌入局。
香奈兒就在最近推出了一款限量碳纖維飛盤,全世界只有 9 個,且都已售罄,目前市場上能找到的最高售價是11000美元。
對于奢侈品來說,印上了logo就變成了收藏品,不會有人真的用來玩吧?
潮牌Supreme推出的Wham-O聯名飛盤,發售價就要24歐,在發售的短短一周內,價格就翻了四倍不止,直到現在穩定到了1000元上下,依舊一盤難求。
同在美國誕生的Stussy和飛盤,不約而同地有了“跨文化”的碰撞,簡約的設計,經典的黑白搭配,如黑膠唱片一般。
Palace有英國“Supreme”的稱號,那自然也少不了飛盤單品了,雖然同和Wham-O聯名,但名氣似乎比不上Supreme。
一直作為奢侈品界的女王Prada也不甘落后,于去年在北京、西安、上海開設主題為“Prada Outdoor意趣花園”的限時店,就推出了飛盤單品。
“別人出的只是飛盤,我們的可以背在身上”,但要微信轉賬650美金!
對于高單價的奢侈品和潮牌來說,跨界飛盤產品,更多意義在于滿足高消費群體的收藏欲。
而對于國內平價品牌來說,目的則是為了打開通向年輕消費者的切口。
前不久,北京國安俱樂部在其官方旗艦店上架了一款帶有俱樂部Logo的文創飛盤,定價為88元。
一時間,相關話題閱讀量達到了1.2億,這是體育項目向年輕化市場迎合的一次營銷。
余額寶??Naturehike推出的飛盤,寓意余額起飛,給你“發錢”能接住不?
大可不飛飛盤俱樂部和樂凱撒披薩的品牌聯名中,推出了榴蓮口味披薩和飛盤產品。
不過感覺有點危險,看到這飛盤會不會一激動用嘴接了?
新消費品牌也被這項年輕人熱衷的運動吸引,跨界參與進來。
五菱汽車、OTALY燕麥奶、三頓半咖啡等品牌,紛紛推出了印有自身標識形象的飛盤。
推出飛盤是第一步,許多品牌還會舉辦線下比賽、線上曬圖贈禮等營銷活動,與年輕人們打成一片。
雖然社交平臺上的飛盤五花八門,但對于國內市場來說,飛盤仍然是小眾項目。
據全國飛盤運動推廣委員會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參與飛盤運動的玩家大約有50萬人,對于市場來說這個數字不算多。
國內主流的飛盤創業公司翼鯤,據報道其產品70%都銷往海外,老外們喜歡飛盤上的青花瓷、竹子、青龍、白虎等中國元素的原創設計。
反觀國內,市場成熟度還撐不起這樣的數字。
但研究員認為,國內飛盤市場的未來大有可為,機遇與挑戰并存。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通知》,飛盤已經作為新興體育項目,被正式列入義務教育階段課程。
7月7日,國家體育總局社體中心發布通知,擬于2022年下半年舉辦首屆中國飛盤聯賽。
賽事名稱為2022-2023年中國飛盤聯賽,時間擬于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在全國多地舉行。
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下,飛盤這項運動已經正式“入編”,為產業發展提供基礎,將催生出更大市場或企業。
但在機遇之前,整個行業正在面對的是飛盤運動的“跑偏“。
最大的爭議是飛盤雖然變成了社交工具,但有部分人群只是為了擺拍、炫富、露肉博眼球,出現在綠茵草坪。
這類人,被網友吐槽為“飛盤援“。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研究員認為“飛盤援“這一稱呼沒有明確的評判標準,所以可能存在網友們的誤判。
但不能否認的是,抱著不純目的加入飛盤圈子的人,是真實存在的,
這些“飛盤援“可能會成為壞了一鍋粥的老鼠屎,影響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是借著東風發展,還是被世人詬病,這個問題有待平臺和企業進一步摸索、成長,做好正向引導,促進行業完善制度。
現在,就讓飛盤繼續飛一會兒吧。
· end ·
編輯 / IP研究員
商務合作 / 18610147781 蔣女士
投稿 / zhaitian@cctc-bj.com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