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年輕人在直播間嘗盡了愛情的苦 | 互聯網相親觀察報告首發
你經歷過相親嗎?
本以為離我們很遙遠的相親需求,隨著戀綜和夢華錄的開播浮出水面。
“我也想嘗嘗愛情的苦!”
“我愿意和這樣的高質量男性相親!”
“我媽怎么還不給我安排相親?”
你的身邊是否也有一群前一秒還高舉單身大旗,后一秒就因為“嗑到了”而觸發相親需求的朋友?
在過去的2021年,各大平臺“相親”相關的內容量和創作者逐步提升。抖音上,老年相親節目的卡段視頻合集播放量高達1.3億;快手中,最火的紅娘賬號粉絲量超過650萬。
出于為仍是單身的朋友探探路的目的,新榜研究院發布自研報告《互聯網相親觀察報告》,旨在通過觀察互聯網上的各類相親模式,以及反映出的相親人群眾生相,為單身人群提供一點尋愛思路。
點擊文末“閱讀全文”,獲取完整報告
相親新陣地——互聯網上怎么相親
數據顯示,61.63%的單身青年沒有機會接觸到可發展戀愛關系的異性,30%的人表示每年能接觸到的合適異性僅3個左右,社交圈過窄是導致單身的重要原因。在疫情的持續影響下,線下社交被迫按下了減速鍵,越來越多的人把情感訴求轉移到線上,并開始嘗試通過網絡尋求一份感情寄托。互聯網相親突破線下有局限性的社交圈、以及疫情對線下活動的限制,成為了單身男女尋愛的新陣地。
1. 直播間:相親的首要陣地,嘉賓愛情的加速器
在“山寨版非誠勿擾”直播間里,聚集了一眾單身男女,沒有了美顏功能的加持,大家紛紛“坦誠相見”,從根源上避免了照騙和見光死的尷尬。在紅娘的鼓勵和引導下,直播間儼然成為了男女嘉賓的愛情加速器,他們接連上麥,你方唱罷我登場,迅速介紹自己和擇偶需求。運氣好的話,進度條從“你好”拉到“養老送終”只需要十分鐘。避坑tips
部分紅娘在直播間不斷引導男嘉賓為心儀女嘉賓刷禮物,從上麥、進一步了解,到獲取女嘉賓的聯系方式等等,雙方每一次拉近距離都可以成為紅娘增加收入的機會。此外,直播間里還可能存在看似條件優質的“婚托”,他們長時間在麥上引導嘉賓刷禮物,以增加紅娘和自己的收益。
另外,網絡信息難辨真假,在無法甄別對方真實身份的情況下,不可輕信對方的說辭或有經濟往來。以相親直播間為例,曾經確發生過男性花重金刷禮物換取心儀女性的聯系方式,添加好友后又被拉黑的案例。從真誠求愛到“殺豬盤”,可能只有一場直播相親的距離。
2. 婚介所平替:海量單身資源,豐儉由人的服務套餐
紅娘通過直播、短視頻、小紅書筆記等方式展現其朋友圈的單身資源,引導感興趣的用戶添加紅娘微信,以進行后續的交易和資源對接。這類紅娘以團隊形式“作戰”,嘉賓資源共享,門檻和成本相對較低。
引流至紅娘微信后,紅娘為女嘉賓免費發布自我介紹及擇偶要求,男嘉賓則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付費服務套餐。以快手平臺上某位紅娘的標準為例,收費從88元到666元不等,豐儉由人。但相比線下的傳統婚介所,這類紅娘收費具備明顯的價格優勢,可謂是婚介所“平替”。
男嘉賓付費后,從紅娘的朋友圈篩選心儀的女嘉賓,并由紅娘代為轉發資料。除高等級的服務套餐外,男嘉賓可選擇的女嘉賓數量均有限制,且無論女嘉賓同意了解與否都算在介紹次數之內。
避坑tips
男嘉賓有心儀對象時,紅娘直接向女嘉賓推送信息,不會幫助男嘉賓美化信息也不給予建議,導致男嘉賓有一定幾率浪費推送機會。同時也導致了資源匹配率低的問題,如北京月收入20k的碩士學歷女性,收到的男嘉賓資源月收入3k-20k不等,學歷從初中到本科不等。
線上交友有風險,線下見面要謹慎。面對網友的見面邀約,切勿盲目前往。如確有赴約需求,盡量選擇白天在人多的場合見面,注意保護好個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另外,疫情仍未過去,出示綠碼也是必要步驟哦。
3. 愛情網課:嗑戀綜CP,學相親技巧
國內外的相親婚戀類綜藝層出不窮,大量節目精彩片段的剪輯視頻在短視頻平臺吸引了眾多關注。這類節目反映了婚戀現實,如條件的考量、性格的磨合、雙方的博弈等。觀眾們一邊嗑糖,一邊通過嘉賓的表現審視自己的內心,又或思考節目呈現的多種婚戀觀念,引發心理共鳴。
除此之外,短視頻平臺上還存在著大量的相親或戀愛的教學視頻,反向教學、現身說法、聊天技巧等各色戀愛套路令人目不暇接,還有部分賬號開始售賣各種教學課程,價格從幾元到幾千元不等。當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逐漸喪失了對愛情“車馬很慢,一生只夠愛一人”的鄭重,開始追求速成。加之工作占據了大量時間時間,許多人深感自己聊天、戀愛的技能退化,需要相應的幫助,因而助長了這類視頻的熱度。避坑tips
我們常常被網絡上的愛情故事所打動,期待偶像劇式的浪漫愛情;我們看了很多短視頻,收獲了許多大道理,卻依然在現實里撞的頭破血流。就像奇葩說中提到的,“我們在戀愛中遭了那么那么多的罪,從來不是因為我們沒有上過戀愛課,是因為我們上了太多的課,而錯過了真正的人生”。也許放下手機,減少網上沖浪,回歸現實生活,增加現實交友,才是邁向脫單最重要的一步。
4. 相親O2O:社牛的天堂,社恐的修羅場
相親O2O則是由線上引流,最終回歸線下相親的模式。機構通過短視頻、公眾號等方式將用戶引流至線下,參與相親活動或購買課程。相親活動的參與嘉賓均通過篩選,匹配度大幅提升。且面對面的沉浸式相親,信任感更強,對于社牛來說,可以有效的提高成功率,而對于社恐的單身男女來說,則可能是修羅場般的歷練。
同時,機構還提供多類課程教學,從情感復盤、婚戀規劃、相親教學,到形象打造、情感挽回、實戰模擬訓練,可以說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機構教不了的。避坑tips
線下相親活動多會根據參與嘉賓的某一特質分類,如碩士專場、留學生專場、北京戶口專場,還有根據收入劃分的百萬年薪精英場等。許多高端局并非真的為了相親開設,而普通的相親專場也可能有居心不良的嘉賓參與,需要擦亮眼睛仔細辨別,以免被騙的人財兩空。同樣,機構的課程價格不算親民,也并非解救單身男女的“良藥”,切不可抱有過分的幻想。
不管是參與哪種相親方式,都要謹防PUA。無論性別、高矮胖瘦,更無關身家幾何,與他人交流過程中,都需建立起邊界感,以及對自己客觀的認知與自信。以內心的真實感受為中心,拒絕被他人操控。
相親眾生相——互聯網上誰在相親
在“相親”“紅娘”“月老”“脫單”“牽線”關鍵詞下,抖音、快手粉絲量top500賬號的粉絲均以男性為主。其中,抖音31-40歲中年粉絲最多,占比28%,快手23歲以下及50歲以上的粉絲最多。小紅書粉絲量top200賬號的粉絲以女性為主,25-34歲的粉絲占比36%。可以看到,從18歲到50歲以上,追愛用戶遍布各個年齡層。同時,人口大省的用戶求偶更加積極。
1. Z世代求偶不設限,更期待強強聯合、共同進步
B站上,Z世代們的求偶視頻引發了一波關注。UP主們略帶調侃的自我介紹,羞澀而直接的表達著自己的訴求。“同城或同校最好,異地戀也可以接受”、“喜歡異性,同性也不是不行”,可以看到B站年輕人比較軟性的擇偶要求,及“以感覺為主”的戀愛觀。同時,“你是學渣我帶你學習,你是學霸你帶我飛”、“科研能力強的優先考慮”,也可以看到青年人渴望和另一半強強聯合、共同進步的訴求。
2. 人民廣場線上化,父母用心良苦依然跨不過那道永不消逝的代溝
當鏡頭轉到父母身上,則是截然不同的場面。從各地的公園相親角、短視頻平臺和婚戀App的評論區和直播間,再到專門針對父母長輩為子女找對象而設立的相親網站,他們將孩子的條件和優勢細細呈列,希望幫孩子覓得良緣,而孩子們卻不那么領情。“我想找一個性格、外表、精神層面都合得來的對象,父母在意的是收入、戶口、學歷。但他們樂意去幫我相親,就隨他們去吧,我自己是知道他們很難幫我找到合適的對象的。”
除了象牙塔里的學生群體和正值適婚年齡的單身男女在苦苦尋愛,喪偶、離異的中年人和銀發人群也在追求下一個春天。
3. 離異的中年人愈發現實,不愿再為愛妥協
中年相親群體經歷過一場不算完美的婚姻后,一邊表示“只求一個知冷知熱的人陪伴”,一邊設立了重重要求。對方有幾個孩子,男孩還是女孩,是否有撫養費,能不能再生育下一代,婚后女方的兒子能不能隨繼父姓,養老送終如何安排,都是他們必須思考且無法退讓的條件。
4. 老年人看過世間百態卻倍感孤獨,相親只圖人不圖愛
老年人的情感生活也逐漸走進大眾視野。除了專為老年單身人群開發的相親網站、公眾號外,吉林衛視老年人相親節目《緣來不晚》的卡段視頻,憑借老年人們直球式的交鋒在短視頻平臺吸引了眾多目光。老年人相親的主要訴求是驅散孤獨、互相陪伴照顧。他們閱歷豐富,看透世間百態,擇偶條件清晰明確,溝通生猛只為迅速匹配。畢竟,年輕人們可能還有數不清的明天,而他們必須也只能抓住這眼下的每一天了。
5. 高線城市相親高標準高要求,除了“拼自己”還得拼父母的養老金
高線城市中,高學歷女性越來越多,畢業年齡的推遲影響了女性的婚育時間,導致單身女性的比例高于男性。根據《2021年高學歷青年婚戀交友行為報告》,北京、上海的相親男女比例達45:55,廣州、深圳則達到43:57。
高線城市的男女雙方要求較高,硬件之外,男性看重女性的性格品質、素質教養等,女性對男性的性格、與父母的關系及生育觀念也有一定要求。此外,基于婚后工作、生育和贍養老人的壓力,父母是否有養老金也得到了重點關注。
6. 低線地區男性排隊“求愛速配”,而她期待物質充盈的意中人
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期公布的《中國人口普查年鑒-2020》,2020年我國鄉村平均初婚年齡已經達28.38歲,比2010年的平均初婚年齡延后了4.42歲。大多數處于最佳生育期的農村年輕人進城務工,這對他們的婚育觀念產生實質性影響。另外,工作勞累、時間緊張、社會接觸面有限、結婚條件不充分等原因,都會導致初婚年齡推遲。
同時,大量適婚女青年流入城市,農村適婚年齡段人口性別比嚴重失衡。2020年我國20-24歲、25-29歲鄉村人口的性別比均超過了120,30-34歲、35-39歲的性別比也超過115。低線地區的相親市場男多女少,女性掌握主動權,大量男性走上排隊相親的道路。
低線地區的相親主要考量的是工作收入以及彩禮金額等物質因素。女方父母在家門口先做把關,通過初篩的男性才可以與女方見面溝通,每場交談時間極短,飛速結束“戰斗”。被相中的男性有機會與女方第二次見面,雙方會帶著父母長輩一起前來,直接商量婚姻大事。
7. 古往今來,婚姻逃不開門當戶對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思想的進步,新時代的“門當戶對”突破了單一狹隘的階級桎梏,加入了成長環境、教育程度、三觀體系、生活方式、興趣愛好等多維度考量。可見,現在的門當戶對更看重觀念和認知的融洽,這也正是男女雙方磨合關系、和諧相處的必要條件。從某個角度來說,門當戶對簡化了合適的關系,更有利于二人未來的相知相守。雖然現在大家不會把“門當戶對”的要求放在明面上,但相親男女所列出的框架條件,其實也是對門當戶對規則的一種默認。
即便是在入贅盛行的蕭山,隨著經濟和企業的發展擴大,現階段對入贅女婿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既要有與女兒相匹配的內外在條件,在經營企業方面也需要有一些基本知識。也就是說,當下的上門女婿也要講求“門當戶對”,通過入贅躺平下半生的“贅婿天堂”已然成為了過去式。
相親新風向——互聯網上還有什么相親新趨勢
在這個“無處不社交”的時代,萬事萬物都為單身男女們提供著相親機會。
網易云音樂、豆瓣、支付寶理財社區、公眾號的評論區紛紛變成大型相親現場,通過這些以興趣愛好為紐帶的平臺,可以更直接地篩選出與自己有共同語言的人群。
除了興趣愛好,游戲也是促進感情升溫的利好方式。王者榮耀、和平精英、英雄聯盟等游戲過程刺激,促使玩家荷爾蒙飆升,且隊員之間存在互幫互助的關系,感情更容易升溫。
對于單身職場人們,職場社交軟件“脈脈”成為了相親交友的一大渠道。另外,在線共享文檔“大廠er相親文檔”也曾在職場人中廣泛傳播。或許只有同為“社畜”才能更加理解彼此吧。
有人在互聯網中尋找愛情,也有人在互聯網相親中看到商機。從提供可以“拆”出對象的脫單盲盒,到相親賬號運營課程,再到被大眾詬病的“彩禮貸”,或賺的盆滿缽滿,或被打壓禁止,但不可否認的是,互聯網相親產業依然存在著一定的想象力。
僅供參考的追愛經驗分享
我們吸收了前人相親經驗與教訓,總結出“相親成功公式”;采訪了朋友們追求另一半的心路歷程,梳理成“追愛SOP”;也針對相親可能出現的問題列出了一些溫馨提示以供參考,只希望每個尋找愛情的人謹防受騙,少走彎路。
“見山是山,見海是海,見花便是花。唯獨遇見了你,云海開始翻涌,江潮開始澎湃。”
我們期待愛情像一顆糖出現在生命里,可以療愈傷痛;
期待那個人像可靠的戰友,與我們齊肩并進;
期待雙方可以滿懷熱烈與愛戀,跨越遙遠山海和漫長時光,堅定地看向對方......仿佛生活的酸甜苦辣都要與ta分享、三餐四季都要與ta共度,這人間才算值得。
勒?克萊齊奧寫道,“我想,在這個世界上,雖然沒有最美好的相遇,但卻應該有為了相遇或者重逢,所做的最美好的努力”。
所以,如果還沒有遇到那個可以共度余生的人,就修煉自身,認真愛自己。
花開了,就畫花;花謝了,就畫自己。
把耐心留住,驚喜會慢慢醞釀出來。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會遇到命中注定,和ta去看這世界的波瀾壯闊,和平淡無奇;
一起青絲變白發,朝陽又夕下。
“The greatest thing you'll ever learn is just to love, and be loved in return.”
世間最美的事,莫過于去愛時,同時也被愛著——《紅磨坊》
祝愿每位看到這份報告的你,終得良緣。
來源公眾號:新榜(ID:newrankc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