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性的一匹……馬
上一匹驚艷到我的“馬”還是BMW。
去年寶馬入駐B站時,帶來了短片《高能的一匹》,全程高能解說、硬核干貨,讓眾多“白嫖”網友也忍不住“一鍵三連”。
如今,又一匹“馬”沖出了決賽圈,屬實有點上頭!
基于國寶“馬踏飛燕”,甘肅博物館出的一款文創玩偶火上熱搜。
游客手里的馬,齜著大白牙,笑得非常快樂;
被踩著的“飛燕”翻著白眼,活脫脫一大冤種。
別的博物館都想辦法是把文物整活,甘肅省博物館是變著法得讓文物整活。
一時間,這款“魔性”的文創玩偶就刷爆了社交媒體,當代年輕人真的愛“丑”東西……
看到這匹“馬”的第一眼:什么玩意兒?
第二眼:好丟捻
第三眼:挺可愛的,搞一個!
聽說這匹“馬”設計了兩款姿態,一種是站姿,叫一馬當先;另一種是跑姿,叫馬到成功。
但“一馬當先”似乎更合網友胃口,爆火的就是它。
可能是因為魔性的笑容,和奇怪的姿勢,加上踩著一只燕子讓人感覺比較解壓。
所以網友們給它改名為“馬踏飛燕”,還得到了官方的延用。
燕子:你清高,你了不起,你拿我解壓!
銅馬:燕子,沒有你我怎么活啊!
“馬踏飛燕”玩具火了,銷量也爆了。
6月14日上架官方網店后,迅速沖上人氣收藏榜、銷量榜兩項第一,月銷量達到1000多單。
而在旗艦店首頁看到,這款玩偶現貨目前已經賣斷,大概預售要等25天左右,官方表示縫紉機都快踩冒煙了。
事實上,這不是甘肅博物館第一次因為文創上熱搜。
2020年,官方推出了“神馬來了“的文創IP,當時最先推出的是表情包,在微信圈反響不錯,目前我還在用著。
今年1月推出的“神馬來了”綠馬頭套更出圈,真·上頭!
官方還特意編排了一組“神馬舞”,配合各種快閃活動出現,線上線下同步“洗腦”。
除了頭套、玩偶外,甘肅博物館以銅奔馬為主題的“神馬來了”IP 系列產品,還囊括了生活家居、學習文具、服裝配飾、創意玩具、茶咖飲品等多個品類上百款產品。
果然是官方整活兒,最為致命。
仔細琢磨一下,“馬踏飛燕”玩偶的走紅既是必然結果,也有意外因素。
“馬踏飛燕”玩偶設計靈感來源于銅奔馬,是現藏于甘肅博物館的國寶級文物,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1983年被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
銅馬昂首嘶鳴,三足騰空,右后足踏在一只飛鳥的背上。
一尊靜態的雕像,因為“踏飛燕”這一巧妙構思,使得整體雕像有了一種“一躍千里”的動態美,像是電影中的慢鏡頭,只有天馬在云間飛馳才可以做出這樣的動作。
銅奔馬天生就自帶話題,因為他的正面……
不去一趟甘肅省博物館,你永遠不知道自己能笑得有多大聲。
奇奇怪怪但有點可愛,正面造型猶如一匹撒了歡的野馬,有趣、搞笑、呆萌,還有點小治愈。
隨著“正面照“的曝光傳播,充滿“社牛“氣質、與傳統文物嚴肅謹慎截然相反的銅奔馬竟然火了。
因為這張臉恰好長在了當代年輕人的審美上,這份歡樂感正是年輕群體所追求精神文化,展現著年輕人獨特的格調與愛好,也為銅奔馬賦予了新的價值內核。
在銅奔馬的能量加持下,甘肅博物館借勢打造“神馬來了”IP,綠馬頭套、玩偶作為其系列文創產品,自然就帶著爆火的屬性。
而我所說的意外因素也并非純粹的意外。
“馬踏飛燕”玩偶一開始是屬于不溫不火的狀態,直到有網友到館里拍到了這款玩具,在短視頻平臺傳播后帶火了它。
是不是有些熟悉?這和前幾天分享過的蜜雪冰城“雪人”黑化案例異曲同工,都是由零星自來水傳播,最終引發營銷浪潮。
互聯網時代,每個消費者都有可能是你產品的推廣代言人。
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近十年“國潮文化”相關搜索熱度上漲128%。
文創作為“國潮文化”關注度暴增的主要載體,深受年輕人追捧,相關關鍵詞在各平臺的搜索量逐年增加。
在追逐這以文創形式流行的傳統文化中,也體現出了年輕人的自我風格和生活態度,獲取了一種身份認同和文化認同。
而且,在這種潮流風尚中,融進了社會熱點、時代價值精神,最終年輕人尋找到了一種“精神的契合”。
設想下,你在網上沖浪時,看到一匹魔性“綠馬“出現在屏幕,能頂住好奇心不點開?更何況還標注著馬踏飛燕的文物標簽。
呆萌、有梗的馬踏飛燕,與年輕群體的時代文化相契合,它被發現、傳播是遲早的事,所以不算是純粹的意外爆火。
在數字藏品橫行的時代,實體文創仍能出圈,就因為它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的“點”。
有人喜歡馬的歡樂無憂,有人喜歡飛燕的無奈白眼,有人喜歡整款產品的丑萌。
其實有時候文創產品不需要太繁雜,只要滿足了當下的審美,就有走紅的機會。
多年前故宮文創的成功出圈,讓人們見識到文創開發對博物館推廣、文物活化的極大作用。
當文創產品開發成為文博界的發展共識,“文創力”也成了博物館之間比拼運營能力的重要指標。
博物館文創應該考慮場景創新,不再是傳統的看看展覽然后出來買紀念品,而是要拉近與大眾的距離,建立情感連接,讓文創產品能抓住年輕人的心,這就是最有效的“文創力”。
· end ·
編輯 / IP研究員
商務合作 / 18610147781 蔣女士
投稿 / zhaitian@cctc-bj.com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