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Social數播:年入百萬的自媒體,實際價值是多少呢?
作者:小分隊長,來源:TopSocial數播
2009年8月底微博上線,被視作國內自媒體時代的起點,如今發展到第9個年頭,傳統的內容傳播生態格局已經被徹底顛覆,數百萬的普通人捕捉到了新時代的發展機遇,徹底改變了人生軌跡。
誰是自媒體?
隨著數字化的推廣以及廣告營銷social化的發展,加速了內容生產工具的更新迭代,自媒體生態格局一路發展壯大。從早期的博客、微博、微信公眾號,知乎、花椒、再到如今最火的短視頻App等,都被視為自媒體平臺,網絡紅人的誕生方式也從文字時代過渡到了短視頻時代。
很難定義自媒體元年是在什么時候,但2015-2017年的確是自媒體的紅利鼎盛時期,也是行業大爆發的時期。
從Papi醬獲得邏輯思維1200萬的投資,到后來的“咪蒙助理月薪5萬”,“00后少女寫公號月入10萬”,這些直觀的數字讓普羅大眾和品牌主看到了自媒體行業背后的商業價值。
這個行業的高薪收入吸引了無數的普通人前仆后繼地加入到內容創作中,“人人都是自媒體”似乎真的到來了。
羨慕自媒體人年收入百萬,但一個自媒體的真實價值究竟是多少,你知道嗎?
就問一句,粉絲憑什么關注你
消費者走到哪里,品牌主的投放預算就會遷移到哪里,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同理,自媒體人想要獲得客觀的紅利,吸引粉絲是第一步。
這個行業的包容性是與傳統媒體最大的區別,自媒體人多非科班出身,可以拋開固有的思維模式創作內容,興趣、特長、有趣的靈魂都可能是打造成為一下個爆款的關鍵。
聽起來似乎很容易,但自媒體從業者爆發式增長后,用戶對各種形式的內容都已見怪不怪。盡管新自媒體人不缺乏創作內容的能力、但吸引粉絲的內容門檻提高了。
所以,事實上并非“人人都能做好自媒體”。
集美麗與才華于一身的奇女子papi醬的走紅看似不經意,卻不能忽視她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優質內容生產者。Papi醬的每一支視頻都是自導自演,靠著變聲器特效+對生活中槽點的深刻,迅速吸引了粉絲的關注。每次看完papi醬的視頻,粉絲都有“每次都說出了我們的心聲”的感覺。
視覺志的CEO沙小皮在自媒體之路上走過不少彎路,2012年還在國企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的沙小皮因為在論壇上看到一則“高三學生利用微博月入2萬”的報道而踏入了這個行業。最開始因為缺乏經驗,購買了涉嫌違規的新浪微博賬號而吃了大虧,后又轉戰騰訊微博卻始終不見起色。不過幸得陰差陽錯地認識了騰訊負責微信業務的朋友,得知微信推出了一個公眾平臺,抱著順帶運營的心態,沙小皮在2012年底注冊了微信公號“視覺志”, 個人偏好和大眾口味之間不斷地探索,一路做到了今天的2000萬粉絲公號矩陣。
對用戶而言,關注一個賬號的契機很簡單,一是對賬號輸出的內容感興趣;二是能從關注的賬號內容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重要符合其中一點,就可能吸引用戶動動手指點擊關注,以上舉例的兩個頭部大號恰巧做到了這些。
如何收獲品牌主的青睞
品牌主投放自媒體廣告的考慮因素通常包括賬號類型、粉絲量級、粉絲粘合度,以及可能來帶的銷量轉化。
(吐槽:至于賬號配合度,那就是乙方的事啦。)
一般的做法都是品牌主通過代理商提供的轉發量、評論量、閱讀量、播放量等數據作為參考依據,但如今自媒體行業數據造假亂象成風,口碑撲街,加之品牌主對賬號性質本身不夠了解的情況,判斷一個賬號是否符合品牌投放調性的難度越來越大了。
今后品牌主對自媒體廣告的投放必定會更加謹慎,那該如何展現提升自己在品牌主心目中的投放價值呢?
小編的建議是:
一、順應自媒體專業化和垂直化的發展趨勢,目前每個細分領域都還存在巨大的市場潛力,只有找到最合適自身的垂直領域縱深,逐漸走向專業化,才能在諸多同類賬號中脫穎而出;
二、突破常規的玩法,加強與粉絲之間的雙向溝通,粉絲粘性的高低是品牌主對KOL粉絲影響力判斷的重要依據;
三、打造自媒體IP品牌是目前自媒體行業的最高境界,如papi醬、新世相、同道大叔這類頭部大號,已經具備自己的IP品牌;
最后,讓客戶粑粑也成為你的粉絲,也是提升投放價值的關鍵喲~
小結
雖然業內許多人認為,自媒體的紅利期正在逐漸消退,但不斷涌入的自媒體人以及大量的廣告主需求讓這個行業在未來的很多年仍然會保持增長。要從內容創作者跨越到內容創業者,勢必要不斷地提升價值,才能在時代的洪流中站穩腳步。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底部規范
圖片來源:網絡
作者公眾號:TopSocial數播(ID:Top-Social)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