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潤發文案被“笑”上熱搜,真神級洞察!
昨天是上海正式全面復工的第一天,本打工人正式結束居家炸廚房生活。正刷著手機悠哉吃外賣,突然看到“上海大潤發文案”沖上熱搜榜第一。
這不是剛被我單方面宣布退出美食圈的食材嗎?轉身就在大潤發“橫店”光速復出,翻拍食材屆《甄嬛傳》了?
一、冷宮蔬菜
今時不同往日,封控期間曾立下汗馬功勞的蔬菜們,在實現購物自由后即刻被打入冷宮。最著名的蔬菜包三兄弟:土豆、胡蘿卜、洋蔥,當年要退出蔬菜屆,上海市民是同意的(不是)。但聽我們說,謝謝你們,因為有你們,溫暖了四季。
01
包菜
宿命給了我千層鎧甲,我分一層護山河無恙
這條文案屬實破防了,咋剛進超市就看到感動上海十大蔬菜。
網友表示:有被感動到。
洋蔥表示:明明都是層層鎧甲,我卻始終不能有姓名,嗎?!
02
洋蔥
本蔥再嬌艷,又給誰看呢
作為物資包和蔬菜團常客,不管是和包菜一樣擁有層層鎧甲,還是與大蔥、小蔥并列為調味界MP3,都改變不了被遺忘在角落獨自發芽的命運(委屈巴巴)。
洋蔥:我不應該在這里,我應在在車底。
03
胡蘿卜
可能我不是你們的最愛,請允許我體面離開
有鐘愛胡蘿卜的網友表示不解,為什么這么好吃的胡蘿卜會被打入冷宮。
上海市民表示:不是不愛,是愛過了(榨汁喝的朋友我敬你是位勇士)。
04
土豆
究竟是錯付了
不是每一次發芽,都值得心歡
眾所周知,發芽的土豆不能吃,但是上海的能吃......
上海市民:現在不能了!再吃下去我真的會謝......
05
上海青
這兩個月,我們愛過
上海青,曾經的蔬菜奢侈品,也是報復前任的奪筍妙招。
但不得不說,封控期間出鏡率屬實不高,以至于有了一個上海青新概念:上海市民搶菜氣到臉發青......
于是,網友婉拒了哈:To 上海青,從未。
06
西葫蘆
他的鍋鏟子從來不屬于我一個人
網友:雖然你救過我的命,但親愛的那不是愛情。
以海王的口吻回應西葫蘆:最近我們就先別聯系了。
二、超市頂流
超市頂流屬實也沒想到,平平無奇的它們居然有天會身價翻倍,受萬人追捧。遙想前陣子上海市民指導北京市民囤菜的時候,諸位頂流都是榜上有名,說得上海市民留下羨慕和悔恨的淚水。畢竟,可望不可及,折磨著大家進取的心......但現在,我們終于熬出頭了!所有人,買它!買它!買它!
07
可樂
流通之王,你的快樂還得靠我
可樂妥妥“水”生贏家,封控期間作為上海硬通貨,一時上海可樂貴,就沒有可樂換不到的東西。
但此處的可樂,僅限可口可樂。
百事可樂:罵罵咧咧退出群聊。我還是老實開我的Jay.gif版線上演唱會吧。
08
蒜頭
百搭之王
菜不在青,有蒜則名。菜不在多,有蔥則靈
來自網友的肯定:
封控居家沒有蒜頭的上海市民,炒啥啥不香,食之無味。但絕不能就這樣蒜了!必要的時候,還會去神預言家龐博的微博評論區祈禱一番。
09
小蔥
自立之星,全能斗士
無論與水還是與土相遇,總要歡歡喜喜的發芽
曾經有對上海母女騎車追了兩公里,只為追回三根蔥。蔥盡糧絕的上海市民為了實現小蔥自由,也紛紛開始水培小蔥。
但還是要扎心地提一嘴:首先,你得有蔥。
10
西紅柿
可炒可煮,可鹽可咸
生活把每個人都練成了多面手
風格百變的西紅柿,除了可鹽可咸還可甜,簡直全能ACE,單方面建議西紅柿solo出道,成名曲就選《酸酸甜甜就是我》。
三、平民食材
不是所有食材,都叫頂流;也不是所有食材,都會被打入冷宮(這福氣給你要不要)。但所有食材的獨白,都還蠻好笑的哈哈哈。
11
面粉面包
25℃是適合發酵的溫度,也是適合見你的溫度
本面包碳水愛好者表示:不管幾度,我們都要見面,沒有面包的封控是不完整的!封控期間蔬菜團牛奶團肉團鋪天蓋地,唯獨面包團少得可憐。一旦幸運中簽,能樂活好幾天!
12
魚
沒想到,多活了幾個月
哈哈哈本期最樂活的文案沒有之一!不知自由兩個月的魚突然看到自己的世界里再次出現人類會是什么樣的表情。
網友:磨刀霍霍向魚兒。
13
芹菜
這一排綠菜,是朕為你打下的“愛芹海”
同為水培大軍一員,我要讓全世界都知道,這片愛芹海被你承包了。
網友表示:水培芹菜,我們愛芹的開始。
14
香菜
我曾懷疑存在的意義,是你告訴我永遠做自己
各位廣告人老師求原諒,我沒有找到香菜的招牌圖片,否則是很想看看香菜和魚腥草并排坐的畫面哈哈哈!但我找到了一位有才網友的二創:
香菜:雍肅持身、度嫻禮法、慈著蠡斯、毓秀名門,冊封為香妃。
香菜:安!香妃這封號我滿意。
▼
不少網友表示看了這些創意文案后,萌發了想去這個超市打卡的念頭(友情指路:大潤發,靜安區大寧國際商業廣場店,注意防護),也許還會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地買下那些本沒有準備買的菜。
有網友說,這才是上海人的正能量;有網友說,看著想哭是怎么回事。
這些文案之所以驟然火出圈,離不開大潤發對生活的細膩感知。靈感源于生活,這些文案不是簡單的戳中笑點,而是借食材之口道出上海市民封控居家兩個月真實的酸甜苦辣。品牌的悉心洞察和親民的品牌調性,才能為上海市民記錄下這些不該遺忘的哭笑不得,實現情感價值交換的同時,也助推了消費心理的積極重建。
但話又說回來了:文案是好文案,但被“打入冷宮”的蔬菜,還是暫時別和我往來了(狗頭)。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