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允:電商風向變了,電商三巨頭的財報釋放了什么信號?
2022年,電商巨頭開始注重長期價值,紛紛降本增效,告別高速增長階段,追求長期穩健的發展方向。
電商行業從流量進入留量時代。
2022年第一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阿里營收增長9%,京東營收增長18%,拼多多營收增長7%。整體來看,三家電商平臺雖然都保持了營收增長,但增速均明顯下降。其中,京東主要憑借自營品牌優勢,仍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不過增速已下滑至20%以下;而阿里和拼多多的增速已經下降到不足兩位數。
在營收增速放緩的同時,三大電商凈利潤也出現了較大波動,差異比較明顯。有的出現了較大程度的下滑,有的盈利能力提升,有的仍在虧損。
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來看,本季度阿里凈利潤同比下降24%,低于市場預期。拼多多方面,凈利潤為42.004億元,超過市場預期,而去年同期凈虧損18.093億元。從2021年Q2盈利開始,拼多多已連續4個季度盈利。京東仍然處于虧損狀態,凈虧損為30億元,而上年同期凈利潤為36億元,虧損同比有所收窄。
從年活躍買家數來看,阿里、京東、拼多多三家均告別了高速增長時代,進入平穩階段。
過去一季度,阿里國內年度活躍消費者首次突破10億,拼多多年度活躍買家數為8.819億,而京東活躍買家數為5.805億。從第一季度凈增數量來看,阿里仍處于第一,拼多多凈增1300萬,高于京東的1000萬。
拼多多CEO陳磊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指出,拼多多現在的關注重點還是在于更好地服務現有的8.8億用戶。
楊建允認為,總的來看,電商三巨頭如今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數量級,不可能無限增長,互聯網野蠻發展的時代已經是過去時,短期內也難以找到新的增長點。在流量逐漸見頂的今天,增量層面的競爭已經沒有什么意義,剩下的就只有存量的競爭。三家電商平臺均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成本控制,支出費用明顯減少。楊建允認為,在當前的競爭中,這些電商企業關注整體業務的健康度和可持續性,比追求單一指標的快速增長更重要。粗放型的流量增長方式已不合適,精細化運營則顯得更加重要。
在競爭方面,三家電商平臺不再高舉高打,逐漸摒棄依靠補貼等粗放的流量型增長方式,而是收縮戰線,更加注重修煉內功。
另外不可忽視的就是直播電商在電商市場中的份額。抖快電商正成為三大綜合電商平臺共同的競爭對手。
直播業態穩健發展,直播電商用戶規模增長明顯
截止 2021 年 12 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 7.03 億,占網民整體的68.2%;分類型來看,電商直播用戶規模最大,占網民整體44.9%,電商直播業態繼續穩步發展。
另外,騰訊也在專注發力視頻號,在騰訊2021年度財報中,表示2022年將以短視頻廣告、直播打賞以及直播電商來實現視頻號的商業化;視頻號背靠微信的社交生態,或將逐漸釋放出其獨特的潛力。
面對不斷加碼的競爭,電商平臺也在不斷尋求應對措施。比如拼多多就在大力加碼短視頻投入,前段時間已經把短視頻放在底部一級入口位置,并引入看視頻得money、金幣的方式來吸引用戶和增加留存。京東則是持續加大物流和供應鏈的投入,繼續發揮自身在用戶服務、經濟周期和抗風險能力上的優勢。
電商市場的變化給其他各類型電商企業帶來了什么思考?
1,重視內容營銷,重視社交化營銷。互聯網時代,消費者接受信息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為了迎合新的消費人群,我們也需要做一些相應調整。人在哪里,消費者就在哪里,我們就應該在哪里。楊建允提醒要重視內容平臺和內容的價值,內容營銷真正的核心點在于“有共鳴的內容”、“有價值的內容”、“能激發用戶分享的內容”。
2,建立強大的供應鏈,才可以有成本優勢,才可以更好地做好用戶服務。以人為本,以信任為本,以良好的關系為本。真正考慮怎么經營用戶,要從經營產品到經營他的心境,再到經營他的信念、信仰。由貨及心才是真正的王道,通過一款產品進入他的內心才能牢牢鎖定他,而不是賣完就算了。
3,線上線下融合正在成為電商的大趨勢,進軍實體正在成為電商平臺新的增長曲線。京東有新版百貨戰略,唯品會有線下數百家門店,唯品會能保持千億的營業額,線上線下融合功不可沒。
4,著眼于長期服務價值,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將用戶作為發展重心。專注,需要聚焦某一個重度人群,在我國沒有小眾需求,每一種需求都有上千萬人口;用戶的長期喜愛,才是一個平臺得以立足的根本。
5,過去幾年,楊建允一直在講私域流量,在講用私域流量打造閉環體系。未來的機會來自于對流量的精細化、專業化運營,從而實現從公域流量到私域流量,從客戶即買即走到共融、共生、留存,成為可掌控、可沉淀、可變現的私域留量。所以,企業要會用這樣一個寶貴的流量池真正沉淀發展出自己獨特的品質,建立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鋼絲陣地,在流量枯竭的時候,這就是自己最好的防火墻、護城河。
楊建允,高級營銷師,互聯網營銷專家,專注于社交化商業研究及社交化營銷實操。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