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魅「元宇宙」
祛魅「元宇宙」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元宇宙概念讓人一頭霧水,來自Stink Studios上海辦公室的董事總經理Ramzi Chaabane來為大家詮釋元宇宙和NFT。
元宇宙,NFT和加密貨幣,這三個詞在公司的日常業務中出現頻率越來越高,伴隨著大眾的興趣,有時更多是困惑,我們嘗試為這個話題做一個祛魅化的解釋,從簡單的定義開始,區分出術語與技術各自的角色。
元宇宙
元宇宙作為一個概念,最為大眾接受的是它具備虛擬性,持久性,以及聯結世界的功能。
虛擬,意味著與物理性的存在相反
持久,元宇宙的世界全天候開放,無論你是否在其中,這個世界一直存在并運行。
聯結,意味著人們可以與之互動,或者在元宇宙的世界中進行互動。
當足夠數量的虛擬、持久、將世界聯結在一起的元宇宙存在,這個第二空間就會和現實空間相互融合,創作于幾年前的Fortnite、Roblox和Decentraland都具備這些特征。
NFTs
實際上,一個NFT對應的是一項“技術”。這項技術對原創的數字商品或服務進行身份認證。在此之前,數字文件可以被無限復制,沒有價值可言。而NFT區塊鏈技術通過一串不可更改的代碼,實現對財產和交易的認證和上傳。這項技術正在建立一個全新的數字資產貨幣化方式,創造新穎的經濟模式和服務。
AR(現實增強)與VR(虛擬現實)的層級
AR或VR都是通過技術實現訪問元宇宙的手段,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互聯網造訪元宇宙。今天,你可以通過屏幕或佩戴VR設備來訪問元宇宙。
本質上來說,這些設配的協同工作創造了元宇宙這個全新的世界,在那里,人們與新的數字資產相互聯結,它們用自主的方式工作,無需其他中介。
所以,最近的世界被改變了什么,為什么人人都在討論元宇宙?
1. 技術
現在我們擁有更多的云空間和連接能力,先進的基礎設配和強大的運算能力,以及VR設配,這將使元宇宙不止一種體驗方式,而是擁有更佳視覺體驗。
2. 去中心化
Sandbox抑或Roblox,是由一群創作者共同呈現的一個持續互動的世界。這個世界并不移動,而是用戶在電腦里下載了那個世界的墻,然后讓你在其中活動。去中心化包括區塊鏈技術、智能合約、開源平臺,以及自主數字身份的可能性。
這就是Web3.0時代的到來,一個基于區塊鏈、加密貨幣和NFT的去中心化世界。Web3.0讓用戶在去中心化的世界中做進行創造,并通過智能合約,聯結用戶與潛在買家將其貨幣化。例如,元宇宙的所有者賣給你一塊數字土地。獲得土地后,用戶可以通過NFT創建自己的商品或服務,并反過來將其貨幣化。
因此,在元宇宙的概念中,貨幣是加密貨幣,商品或服務是NFT。
同樣重要的是,NFT在虛擬世界之外還有更多應用,例如“數字藏品”,它正在成為推動數字藝術領域蓬勃發展的一種新流派。現在,那些在Panini運動卡或Pokemon時代并沒有太多增長的“數字藏品”市場,正在通過像Sorare或Dapper Labs這樣的公司獲得第二次生命。
3. 大眾參與
現在所有的科技巨頭都在投入這個領域,這對它們來說至關重要。像Facebook(Meta)、谷歌、騰訊、阿里巴巴和亞馬遜等平臺,其商業模式的成功依賴于各自吸引人們注意力的能力。而現在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手機上,很快將通過元宇宙實現。
隨著在線時間被游戲、流媒體和社交媒體所占據,這場爭奪注意力的戰爭變得越來越困難。品牌想要吸引新生代注意力,就必須在虛擬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無論是通過數字商品、新盈利模式的游戲、娛樂,數字藝術、甚至是還未被定義的體驗。
無論如何,有一件事非常確定。品牌需要出現在消費者花費時間的地方。
--
英文原作:Ramzi Chaabane
中文譯者:謝菁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