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民間的元宇宙產品有哪些?
今天,我們來看看一家在元宇宙領域深耕多年的本土民間公司是怎么堅持下來的?
游戲引擎資深玩家
早在2017年開始,這家公司就開始在 apple 生態中采用 ARkit 進行面部表情應用,標記物&環境的 ARkit 融合應用,當時的市場應用主要在品牌的營銷活動、線下活動中采用。
(圖:根據圖書封面識別豆瓣評分,AR 應用,2017)
比如在 Eaoron 2018 年的新品發布會中,他們就采用現場大屏 ppt 畫面作為 AR 錨點標記物,承載動態三維視覺內容呈現,臺下觀眾只需拿起手機拍攝舞臺上的大屏幕,就能看到 AR 面膜特效、產品精華粒子演繹。
(圖:EAORON 發布會 3D產品 ppt 錨點展示)
奔跑在田野間的技術創新踐行者
目前大熱的“虛擬制片"概念,其實這家公司從2019年開始就開展了這項技術的研究和實踐。當時,國內外的民間技術方案還處于摸索期,各種小成本的方案初現苗頭,比如采用 HTC vive 的跟蹤器手柄進行實體攝像機與虛擬攝像機的運動同步,從而實時虛擬畫面與現實畫面的同步。
(圖:理想宅在2020年春的第一條商業片中首次使用綠幕實時合成)
(圖:理想宅 XR 在2020年實現的實時合成效果,質感已經很到位)
直至2022年的今日,仍有層出不窮的虛擬制片團隊聲稱拍攝了首部虛擬制片影視。其實早在2019年,理想宅 XR 就與當時的百度旗下番樂(現已不見蹤跡)合作推出了小成本的純綠幕實時虛擬制片古裝短劇《超時空xx少年》。雖然制作粗糙,但是奠定了往后綠幕實時制作的應用信心。這也直接推動了理想宅XR在廣告片領域的虛擬制作市場探索。次年春,理想宅XR就在虛擬制作廣告片領域大放異彩,開始了新一輪蛻變。
2021,從大隱于市到行業知名,推出「虛擬制片」app
如果說虛擬制片只是影視工業中的一項局部技術,那么理想宅 XR 的追求明顯不止于此。
2021年末,在經歷了全球"元宇宙"概念的風靡、“數字人”概念的 VC 投資高潮之后,整個 XR 市場變得有些躁動。但身處其中的行業參與者們,其實感受到的除了市場的熱度,也會有一些心虛。畢竟,沒有一個人能確切地描繪出什么是元宇宙,無論你說什么都會有人反駁,而倉促之下的結論也并經不起推敲。各種論壇、課程、協會...層出不窮,各種產業基金隨之到位。
對于創業7年的理想宅團隊來說,這感覺很熟悉,因為這一切像極了2014年的投資狂熱,令人在感嘆經濟周期的同時產生一絲警覺。
(圖:理想宅 XR 發布會,元宇宙領域真正商業化的應用之一)
由于一直以來踐行著“輕資產高效能”的公司運營模式,理想宅XR將自己置身于市場喧囂之外,堅持腳踏實地專注技術研究落地。在2021年6月,理想宅推出 XR 行業技術交流陣地,虛擬制片 app,目前在 iOS 市場有售。上面分享了許多理想宅XR技術開源內容,XR行業實踐經驗內容,還有合作的硬件廠牌。 (圖:虛擬制片 app ,IOS 市場可下載)
從這以后,理想宅就成為了“技術大佬”,團隊每天的工作有一小部分就是解答各種平臺留言的技術問題。
2022,在浩瀚宇宙向著 to C 的終極形態奔跑適用于全平臺的 to C 元宇宙沉浸式應用
“用戶值得最好的。”這是理想宅 XR 產品研發中心的核心邏輯。
理想宅 CTO 阿柑認為,目前 XR、虛擬制片是一種主要服務于 to B 市場的技術,C 端用戶只能通過 B 的營銷行為才能享受到技術紅利,根據目前的產業形態發展下去,該項技術的發展將非常受限。
作為在技術一線深耕多年的團隊,理想宅清楚地知道一項技術的生命周期主要受到市場底層需求和競品技術的威脅。任何阻礙技術價值落地的商業形態,都是在浪費研發能力、拖慢發展速度。
但是用戶值得擁有最好的終極產品。這也是理想宅 XR 對自己的要求。
(圖:理想宅推出 to C 沉浸式活動空間,Stay home stay cool )
2021年末,理想宅推出了適用于 VR 眼鏡、iOS Android 手機客戶端、PC 端的元宇宙沉浸式應用,以主題活動空間的形態開放給用戶使用。目前產品正在小范圍內測中,將于2022年5月底正式對外發布。
目前的元宇宙創業,還沒有形成一個真正的規模化市場“我們選擇收心、專注產品、保護創新者的初心”
Q:我們都知道,在這幾個月間,有很多元宇宙領域的公司都進行了較大規模的融資。為什么理想宅并沒有開展融資?
A:其實從去年開始,已有幾十家 VC 主動接觸我們。但我們認為目前的元宇宙創業,還沒有形成一個真正的規模化市場,甚至連苗頭都沒有。雖然有很多企業融資了,但是原因不外乎是探索試錯、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也就是說,XR 行業還沒有迎來規模化發展的那一天。此時融資并不會帶來規模化效應。
而我們追求的終級產品形態是服務 to C 。To C 是我們的理想,因為用戶值得最好的,理想宅值得最好的。
但是,對于一家科技公司來說,無論它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研發出一款成功的 to C 創新產品,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
與硅谷大多數VC風投機構不同,國內的很多VC機構一般不關注小概率事件,大部分機構更傾向于有限認知范圍內的大概率事件,他們更習慣于事件的橫向比較、對市場趨勢進行判斷。這就是理想宅現階段沒有將融資擺在首位的原因。
Q:沒錯,在創新和確定性之間,只有少數人才能做到兼顧。祝你們成功!
(圖:理想宅 XR 數字戰略)
文/ 鋼筆刀小雨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