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同比增長超四成,訊飛2022迎來業績開門紅
四月臨近尾聲,上市企業發布去年年報和一季度財報的時間又到了。雖然今年整體的經濟形勢非常嚴峻,但是訊飛依舊拿出了一份“靚麗”的財報,一季度收入同比又是大幅增長,漲幅超過四成,可以說是逆勢高飛了。而這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了,訊飛現在推動的AI落地是一個符合時代新需求的產物,是一個真正的新時代風口。
靚麗財報告別2021
訊飛2021年的年報還是非常靚麗,全年收入超過183億相較于2020年的130億增長超過40%,可以說實現了一個較大的規模跨越。從1到100億,訊飛用了20年,從100億到180億訊飛僅用了兩年。快速增長來源于訊飛的技術優勢和產品優勢,同時訊飛凈利潤同比增長14.13%,實現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27.54%。從這里可以看出,訊飛依舊處于一個起飛的早期階段,在研發投入和人員儲備等方面還是不遺余力的,新增人員儲備也超過了3300人。這在“裁”聲一片的科技行業,可以說是十分難得了。
訊飛能夠在大環境欠佳的情況下實現如此高速的發展,一方面是堅持“頂天立地”,讓產業根植在自主創新的土壤里,另一方面則是堅持“根據地業務”滿足社會剛需,回歸價值創造的根本。
2021年,科大訊飛在人工智能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國際重要賽事中一共摘取10項冠軍;在NIST舉辦的全球多語種競賽拿下15個語種22項第一;第三次參加Cityscapes比賽并刷新世界紀錄;2021年國際口語機器翻譯評測比賽包攬3個賽道冠軍;在NIPS首次舉辦的教育認知挑戰賽中奪冠;獲得我國知識產權領域的最高獎項——中國專利金獎。這些成績都證明了訊飛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壁壘和領先優勢。
而這些基礎技術的領先又會在應用層面帶來百花齊放的局面,公司在教育、消費者、醫療、汽車、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的發展都是非常快速的。這也被稱之為訊飛的“根據地業務”。目前,訊飛根據地業務的收入已經占到了公司總收入的50%,是訊飛得以高速發展的重要根基。而訊飛能夠在這么多領域開花結果,也和人工智能技術是典型的基礎技術有很強的關聯,它可以全方位地應用在多個領域的不同產品中,來實現一個領域的智能化升級的最終結果,堪稱是真正的一招鮮吃遍天。
而在2022年的一季度的財報中,訊飛的發展速度依舊沒有減緩,實現營業收入35.06億元,同比增長40.17%,依舊超過了四成的比例,這無疑證明了訊飛在2021年增長的含金量還是非常扎實的。畢竟2022年的開年更加艱辛,而訊飛的業務特征又是一般一季度營收相較于其他季度會低,但是這卻絲毫沒有影響到訊飛的增長表現,這背后顯然是因為AI產業整個行業已經進入了加速車道。
AI助力因材施教創造價值
教育板塊目前是訊飛的第一大板塊,也是訊飛人工智能落地表現較好的一個板塊之一,2021年整體版塊收入超過60億,占到了總收入的三成以上。訊飛在這個板塊的成功究其原因我覺得還是一半是技術,一半是政策,尤其是“雙減”政策的強勢推動,讓訊飛的區域因材施教從錦上添花變成了雪中送炭。眾所周知,“雙減”政策這次貫徹的力度相當大,措施也相當徹底,整個學習輔導市場進行了一場全新的洗牌。
過度投入的內卷被叫停,而更為科學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產品逐漸走上前臺。
科大訊飛通過區域因材施教、個性化學習手冊、訊飛學習機等業務產品,快速完成了產品B+C的全面布局,教育根據地的紅利正在逐漸釋放。
訊飛通過人工智能對于整個教育行業的重塑還是相當徹底的,既有“因材施教解決方案”又有“學校場景產品應用”,還有C端“自主學習產品學習機”等落地產品,可以說從教育的靈魂到教育的工具都進行了一個AI重塑。科大訊飛曾表示,“‘雙減’政策下面臨的核心挑戰,可以用‘既要也要’概括。既要師生減負,也要提升教學質量;既要五育并舉,也要實現科技強國;既要減少日常考試,也要評估教學成效;既要強化學校主題作用,也要兼顧教師負擔壓力。”而人工智能,就是這個看似困難問題的真正解藥。
通過科大訊飛智慧課堂、大數據精準教學、個性化學習手冊等產品的應用,可以實現:課前,學生預習、反饋重難點,老師根據反饋備課;課中,多種互動形式照顧到每個學生,老師根據學生情況調整教學;課后,幫助老師批改作業和試卷。這些過程性學習數據組合在一起,生成每個學生的知識圖譜,再根據知識圖譜推薦個性化作業和微課視頻。AI貫穿了教育的全過程,最終實現對整個教學環境和流程的賦能。
科大訊飛個性化手冊實現了核心技術突破與產品創新,推出以人推題引擎,推薦采納率突破 95%,節約學生近 60%的無效學習時間,平均錯題解決率達到 80%以上。報告期內,個性化學習手冊運營學校數增長 50%,用戶規模同比增長 40%,續購率從 75%提升到 90%。數據表明,科大訊飛的因材施教方案助力安徽蚌埠的教師備課效率提升33%,學生無效低效練習降低49%。可以說是效果非常卓越,有效地解決了后“雙減”時代的用戶學習輔導痛點。科大訊飛 AI 學習機銷量增長 150%,京東天貓 GMV 及銷量同比增長 200%,用戶推薦 NPS 值以近 40%的成績位居行業第一。
在這個教育AI化的推動過程中,訊飛既有硬件方面的設計和生產,又有軟件系統方面的研發和應用,業務和產品覆蓋了整個教育的方方面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技術優勢、產品優勢、服務優勢和競爭優勢。
此前,科大訊飛曾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中明確,十四五末(2025年)達到營收1000億的目標,教育業務營收將達到300億,包括To G面向區域因材施教整體解決方案的100億,To B面向學校的運營服務的100億、To C面向學生自主學習終端的100億。
AI落地時代到來
人工智能這個概念其實已經誕生了很多年,但是在最近兩年,我們才終于看到人工智能真正的業務落地,而在前幾年,很多人心目中的人工智能還是能下贏圍棋冠軍的阿爾法狗,或者你說話總也會聽不懂的SiRi。如果說這些垂直領域或者說語音識別類的人工智能產品可以代表一個領域的人工智能發展,那么科大訊飛在這兩年的產品應用和落地才真正讓人們看到了萬物皆可AI的真實場景。
訊飛的根據地戰略從宏觀看似乎是多個領域的垂直解決方案,但總體來說,內核都是同樣的訊飛AI技術支撐,所以也不要被外在的表象所蒙蔽,人工智能最終的發展方向就是做到類似人腦的水平,能夠像人甚至比人的智能更強大地去解決各個領域的諸多問題。
盡管訊飛的財務預期只做到了十四五,但技術規劃的路線顯然更長遠許多,我們在訊飛之前發布的“訊飛超腦2030計劃”中還看到了虛擬人乃至機器人的誕生或者規劃。而這個計劃顯然證明訊飛的人工智能水平已經開始越來越接近人腦的水平,很多訊飛的虛擬人將會走向各個行業,大大釋放人們的重復勞動,尤其是教育、醫療等資源嚴重不足和不平衡的領域,都能夠因為人工智能的誕生而享受同樣水準的智能服務,這無疑給我們構建了一個全新的未來世界。
如果說互聯網帶來了信息的平權,那么人工智能最終會帶來一個服務的平權,各種由于資源不均衡帶來的差異都將被人工智能所填平,無論是教育還是醫療或者其他領域,無論在北京上海還是三四線城市,都會有同樣水平的人工智能來為人們提供沒有差異化的優質服務,這無疑也會讓人類的文明有一個巨大的進步。我想這樣的未來其實是不能用商業價值來衡量的,訊飛的價值也不僅僅是收入、利潤或者市值所能體現的。
人工智能成為人類社會的重要基石已經是可以預見的未來,而訊飛則一定會在這個進程中起到最為關鍵的作用。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