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宏光,如何靠營銷俘獲年輕人?
“想畀我畀你借歪?噉你叫我靚仔,唔系我揈你一身渣渣灰!”
這是五菱汽車今天早上發布的一條文案,背靠貪玩藍月的經典老梗宣傳新配色,評論區里盼盼食品官方賬號前來互動:“買車送靚仔嗎?”
過去幾年里,五菱汽車頻繁穿梭各種社會熱點當中,類似的跨界營銷網友早已習以為常,甚至看到有品牌互動還會主動要求雙方搞一個聯名款,其產品策劃和品牌營銷顯然十分成功。
那么,五菱究竟是如何做到常駐熱搜、跟年輕人打成一片的?
1.不同場景化提升品牌認知
說五菱,必然繞不開眼下炙手可熱的五菱宏光MINI EV。
根據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3月五菱宏光MINIEV以41,980輛的零售成績再度登頂,連續19個月穩坐中國新能源市場銷冠寶座。
誰能想到,超越特斯拉的不是聚光燈下的“蔚小理”,而是這樣一款微型純電小車。
在面子經濟逐漸被年輕人拋在腦后的大趨勢下,五菱宏光有針對性地打造出這樣一款“國民電動車”,滿足了年輕人用新能源汽車日常代步的需求,用性價比取得了勝利。
在此基礎上,五菱還進一步開發了mini EV的敞篷版,主打“年輕人的第一輛敞篷車”概念,同樣采用高亮配色和方盒造型來搏年輕人的歡心,網友直呼“沒開過車都著迷了!”
回頭來看,五菱的成功在于能夠切中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針對各個場景推出不同的車型,從產品推出就與特定概念進行深度綁定,從而提升自身的品牌認知度。
比如早期的五菱大面包,就是瞄準城鄉結合部而推出的“致富神器”;榮光小卡翼,則是針對夜市經濟而推出的“擺攤神車”;五菱銀標凱捷是讓高端用戶能夠“享受頭等艙的待遇”。
不管你是高端商務群體,還是小生意人,五菱總有辦法找到對應的場景,讓大家能夠在買車的時候聯想到“對了,五菱有這種車”。
2.線上社交平臺LING Club:
不同于一般的傳統車企,五菱除了線下封閉式的車主車友會,還特別注重線上社區的搭建。
2021年4月,五菱正式上線LING Club,嘗試打造一個購車、用車、社交等多功能為一體的一站式社交電商平臺,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發展出1400多萬用戶。
為了讓這個平臺能夠更快打入車主群體,五菱經常會通過LING Club舉辦各種活動,比方說直播音樂會:
逢年過節給車主送點小禮品:
偶爾還會搞點共創活動,參與感直接拉滿:
對用戶個性化的需求和更貼近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來說,打造LING Club是直連C端用戶必不可少的一步,參考隔壁“蔚小理”這樣的新能源車企,幾乎都有自己的專屬社區。
五菱汽車雖然是成立多年的老牌的車企,但在“以生產者為中心”向“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轉變過程中卻非常敏捷,這同樣是五菱能夠快速俘獲年輕人的一大鍵。
3.跨界營銷,五菱是認真的
“人民需要什么,我們就造什么。”別人把這句話當口號,五菱把它變成了真實寫照。
2020年初疫情肆虐,口罩供應十分緊缺。五菱果斷改建生產線,用了3天時間生產出20萬只口罩,還無條件捐贈給當地政府統一調配。
去年地攤經濟爆紅時,五菱再次順勢推出五菱榮光售貨車,從開發到落地只用了5天時間,再次成為刷屏全網的“地攤神車”。
如果說這些還是順應時事打造產品,那其他跨界聯名的事情五菱干得就更花了。
螺螄粉一包難求時,五菱跨界生產限量版螺螄粉,為了彰顯五菱車主的尊貴身份(方便大家在車上嗦粉),五菱還貼心的配置了餐具套裝。
前幾天,五菱旗下寶駿微型電動車KiWi EV與迪士尼《玩具總動員》角色草莓熊聯名合作,推出了毛茸茸的粉色小車,整車采用毛絨質感的材料,女車主直接大呼遭不住。
至于社交媒體的話題造勢,五菱一樣玩得很溜。除了文章開頭提到官方賬號善于蹭熱度玩梗以外,五菱還經常在各大平臺上搞話題炒作,提升品牌曝光。
比如在抖音小紅書上很火的五菱改造,隨便一搜就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改裝攻略,不僅滿足了網友的好奇心,也為深挖車主需求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口。
總的來說,五菱能夠深受年輕人的喜愛,成為銷量長虹的車企典型,除了在產品層面迎合用戶多樣化的需求以外,也離不開精準的品牌定位和營銷策劃。
由此可見,一個品牌想要出圈,不光要有出色的產品,也要找到適合品牌的營銷方法,才能真正達到“品效合一”的目標。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