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破60億播放量的小雞恰恰舞,到底有什么魔力
最近大家應該都被“小雞恰恰舞”刷屏了。
從一開始的俄羅斯郊外F4到一人分飾四角的王祖藍,再到解散近兩年之久的火箭少女重出江湖,這個舞蹈像病毒一樣迅速蔓延到各個圈子。
短短兩周時間,#小雞恰恰舞#在抖音擁有超過28億次播放,快手平臺超過30億次播放,各路明星、官媒、企業(yè)、品牌趨之若鶩,翻跳的花樣也是層出不窮。
這個舞到底有什么魔力,為什么忽然成了流量密碼?
兒歌,洗腦界的一股泥石流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小雞恰恰舞出自油管上一個英語學習頻道D Billions,原本是一手英文啟蒙兒歌,由于舞蹈動作和旋律過于洗腦,一經(jīng)“俄羅斯郊外F4”翻跳之后迅速火遍全網(wǎng)。
而“小雞恰恰舞”之所以能夠引來王祖藍、鐘麗緹等大明星的參與,傳播廣度遠高于一般普通短視頻平臺的熱點,其背后少不了“兒歌”屬性的加持。
“兒歌”的優(yōu)勢在于節(jié)奏明快、音樂性強、便于唱誦,幾乎每個人聽過一兩遍后都能記得下來,而在這個注意力高度分散的時代,“兒歌”經(jīng)常被拿來做品牌營銷。
比如火遍大江南北的“你愛我、我愛你,米雪冰城甜蜜蜜”,翻自史蒂芬·福斯特于1847年《Oh!Suseanna》,絕大部分人在小學音樂課上都聽過。
還有充斥在各個寫字樓電梯間的“妙可藍多、妙可藍多、奶酪棒、奶酪棒”,套用《兩只老虎》的旋律后讓人直呼上頭。
而且,這些經(jīng)典兒歌本身傳唱度就非常高,不需要像腦白金那樣重復播放幾十年,也能迅速搶占消費者心智,堪稱是傳播效果最出色、傳播成本最低的方式之一。
小雞恰恰舞之所以能火爆全網(wǎng),多多少少沾了點兒歌的光。
破圈,還得從沙雕做起
除了兒歌以外,小雞恰恰舞能夠爆火的另一個原因,是其足夠簡單。
前面有介紹到,這支舞本身面向兒童啟蒙教學的,所以動作設計簡單、旋律卡點容易,大眾參與的門檻非常低,哪怕沒蹦過迪的也能上來跳個大概。
比如重慶消防這些隊員,扭起來也很像那么回事。
短視頻平臺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這類舞蹈躥紅,比如前陣子同樣很火的“廣西科目三”舞蹈,也引來了鳳凰傳奇曾毅的參與。
對此,網(wǎng)友的評價是:“看起來很沙雕,但莫名好笑?!?/p>
而且,小雞恰恰舞的簡單程度不光是對“人”而言的,到了工程機械的品牌方手里,一樣能玩出花樣來,比如鐵建重工搞的硬核F4:
還有在大馬路上拉開架勢的徐工集團:
甚至連央視三農(nóng)的都做了一期農(nóng)機春耕節(jié)目……
不難發(fā)現(xiàn),類似小雞恰恰舞這種熱點,是有品牌方二次利用的價值和空間的。如何在這種熱點話題中,將社交討論熱度鏈接到品牌價值中,或許是狂歡之外更值得思考的問題。
轉(zhuǎn)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jié)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zhuǎn)載侵權(quán)必究。
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授權(quán)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quán)必究。
本文禁止轉(zhuǎn)載,侵權(quán)必究。
授權(quán)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quán),侵權(quán)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