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舊挑戰、后來者、新方向
受疫情影響,安徽、黑龍江、浙江等多地延遲省考時間,消息一出有人歡喜有人愁。近幾年,考證、考公、考研熱潮持續滋養職業教育行業,求增長的行業巨頭、求轉型的K12教育平臺以及眼饞的創業者,有望借此契機實現新突破。
據網絡公開數據,2022年國考人數史無前例地突破200萬,報錄比達68:1;2021年報考教師資格證的人數達到1100萬人,比去年多了200萬,其中有800萬是非師范生;2022年考研報考人數達到457萬人,對比下2021年僅377萬人。
如今,工作、學習越來越“卷”,人們愿意花時間、精力和財力,去爭取更高的學歷和更好的崗位,消費觀念的轉變讓更多人在考證、考公、考研時選擇參與職業教育平臺的培訓,職業教育成為市場剛需。
在龐大的市場需求下,職業教育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吸引來作業幫、高徒、好未來等更多“掘金者”,以粉筆科技為代表的“原住民”則尋求上市、持續加大投入,以期保持行業領先優勢,穩住行業地位。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粉筆科技新征途
2月28日晚,職業教育平臺粉筆科技向香港聯交所遞交IPO招股書,正式啟動上市計劃。粉筆科技尋求上市是意料之中的事,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上市即“上岸”,囊中羞澀的企業可通過上市募資解決資金流問題,以及進一步擴展業務。
職業教育平臺競爭激烈,賺錢越來越難且花錢的地方越來越多,上市是解決資金問題的最佳途徑。不止是為了解決資金的問題,粉筆科技此次尋求上市更是為了夯實內容、技術、營銷曾層面的實力,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
在招股說明書中,粉筆科技明確表示,此次IPO募集資金用于,豐富課程內容和擴大學員群體、加強內容及技術開發能力、為新開發的課程開展營銷活動、營運資本及一般企業用途、選擇性尋求投資及收購機遇等等。
作為行業先行者,粉筆科技有優質的教師隊伍、龐大的用戶群體,已建立起規模優勢。截至2021年12月31日,粉筆科技線上平臺已積累4530萬線上付費人次,線下付費人次累計超170萬。公司講師超5300人,大部分講師擁有本科或以上學歷。
另外,粉筆科技對OMO運營模式以及智慧教育層面的探索,彌補了線下培訓的劣勢并達成了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目的。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年5月,粉筆科技投入大量資金全面啟動線下業務,經過1年多發展,目前線下業務已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的260多座城市,建成地方運營中心363個,線下付費人次累計達170萬。
粉筆科技取得階段性勝利的背后與其增強師資力量、完善線上線下服務、深挖下沉市場等措施分不開。下一征程,拓品類、強技術、繼續下沉,以及進一步優化OMO運營模式依舊是粉筆科技發展的主旋律。
舊挑戰:下沉、拓品類、線上線下融合
新的一年,粉筆科技想要豐富課程內容、擴大學員群體以及加強內容及技術開發能力,其他職業教育企業同樣將發展中心放在內容、技術和渠道方面。
在內容方面,考公、考研、考證等熱門職業教育細分領域市場份額被瓜分殆盡,職業教育企業需要尋找新的增量空間。然而職業教育細分品類多且教學內容和考核標準不一致,全品類擴張的難度非常大,拓品類成為一項長期任務。
在渠道方面,職業教育企業加速下沉的步伐,在三四線城市“跑馬圈地”,試圖通過規模優勢,增強企業競爭力。中公教育、粉筆科技相繼提出“下沉策略”,在三四線城市開設直營網點。
據官方數據,截至2020上半年,中公教育在全國各地已有1335家直營分網點,相比2019年底增加231個,增幅為2092%,深度覆蓋31個省、市、自治區、319個地市。粉筆科技同樣加速布局線下業務,不斷縮小與中公教育下線網點數量的差距。
此外,疫情反復影響線下培訓業務的正常開展,純線上業務又存在用戶體驗缺陷,加快推動線上線下課程融合,完善OMO 運營模式成為職業教育企業的必選項。只不過線上線下融合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重重困難,線上線下數據的打通、資源的整合和重新分配,耗時耗力。
在數字化方面,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技術快速,為職業教育賽道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提供底層技術支撐。近年來,中公教育、粉筆教育、華圖教育利用各類先進技術,升級管理系統和服務系統,提高教學管理、服務效率,研發成本不斷增長。
據了解,中公教育2017-2020分別研發費用分別為3.1億元、4.5億元、7億元、10.5億元,總成本占比從8.9%提升至11.5%。此外,2020年粉筆教育在技術研發方面投入成本超過億元,推出了粉筆智慧筆和智慧本等學習硬件產品。
職業教育的本質一直是內容和服務,做好渠道運營、產品研發、優化服務是職業教育企業的的使命,也是長期挑戰。
后來者:高途、好未來等K12教育品牌
隨著眾多教育品牌的加碼,職業教育賽道的競爭日益激烈,新一輪奪位賽開啟。
眾所周知,線下起家的職業教育企業華圖、中公靠先發優勢,牢牢占據大部分職業教育市場,隨后粉筆科技以線上職業教育為突破口,迅速占領市場,短時間內躋身行業前三強。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0年按收入計的前五大市場參與者總市場份額為27.4 %,市場份額前三名分別為中公教育,華圖教育和粉筆科技,市場份額分別為17.2%、3.1%和2.9%。
這一邊,職業教育龍頭憑借在內容、用戶、師資、管理、渠道等方面的優勢,占據較大市場份額,穩坐行業頭部位置;那一頭,“雙減”政策實施后,高途、好未來、新東方等主打K12教育的企業為了打造新的增長曲線,紛紛轉型職業教育。
據悉,2021年3月,新東方投資了公考培訓機構導氮教育;7月,好未來輕舟宣告正式進軍職業教育領域;高途則上線了新版APP,覆蓋了語言培訓、大學生考試、財經、公考、教資等多類型職業教育業務。
職業教育市場蓬勃發展,對于K12教育平臺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
首先,職業教育市場規模穩定增長,K12賽道選手有足夠的挖掘空間,而且新東方、好未來業務涉及成人教育有一定的經驗。其次,K12賽道選手基于原有的教學網點、管理團隊等資源,可快速開展考公、考研等職業教育課程。再有,好未來、新東方、高途等企業已在教育市場形成了品牌優勢,有好口碑背書可吸引優質的師資人才以及用戶。
挑戰在于,職教市場于K12教育市場存在天然差異,其高度分散而且用戶黏度低、續費率低,K12教育品牌難以快速做到規模化。另外,傳統職業教育,考研、考公、考編等市場規模較大的領域已是一片紅海,K12賽道選手想要破局不是易事。
職業教育市場風起云涌,傳統教育企業、K12在線教育品牌、互聯網巨頭強勢進軍職業教育市場。戰火一觸即發,身處“高位”的粉筆科技需要夯實核心競爭力,抵御外敵守住市場份額,以及尋求新的增量空間。
新方向:誘人的新職業教育
技術發展和產業升級催生了很多新行業、新崗位,以就業為導向的“新職業教育”越來越受歡迎。在用戶需求、政策法規、資本的推動下,新職業教育高速發展,成為推動教育培訓行業增長的新動能。
一來,用戶需求真實而龐大是“新職業教育”的增長力。人才市場上的新職業人才缺口較大,職業教育培訓需求旺盛,例如無人駕駛員、人工智能人才、數字化管理師、捏臉師、電子競技員、虛擬場景建造師、密室規劃師等職業。
二來,利好政策是“新職業教育”的助推器。近期,相關部門發布《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職業教育類型特色更加鮮明,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會建設全面推進。到2035年,職業教育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會基本建成。
三來,資本注資是“新職業教育”的直接動力。在大環境不樂觀的背景下,資本投資職業教育的熱情有所回升,為職業教育行業注入了新動力。多鯨教育研究院統計顯示,2021年,職業教育一級市場共發生融資61筆,融資總金額超過78億元。
隨著各類新行業、新崗位的涌現,職業教育迎來新的紅利期,開課吧、高頓教育、拉鉤教育等不少職業教育企業將目光聚焦于新職業教育。
在線職業教育品牌開課吧,推出職業資格教育品類、職業技能教育品類,專注培養符合新時代發展趨勢的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已獲得多輪融資;職業教育集團高頓教育,提供職業考試培訓、職業技能培訓等多元化的學習服務,截至2022年初,已在全國近60座城市,開設了超150家分支機構,累計注冊用戶1200萬+。
新職業教育紅利開啟,職業教育企業又將面臨新一輪產品、技術、渠道競賽,行業先行者和后來者各有優勢也各有不足,誰能成為最后的優勝者?需要時間去驗證…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