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Banksy為什么毀了自己的百萬名畫?
來源:環球網藝術頻道 近日,一則拍賣界的新聞上了頭條,在10月5日蘇富比倫敦“當代藝術晚間專場”拍賣會上,一副價值104萬英鎊的畫作剛剛成交,就被裝在畫框里的粉碎機自動粉碎了,由于這一幕發生得太快,在拍賣會現場,人們一度無法接受眼前發生的一切。 粉碎過程是這樣的 人們的表情是這樣的 這樣的 以及這樣的 這幅價值百萬英鎊的名畫是英國街頭藝術家Banksy的作品,名為《女孩和氣球》。畫作的原版是Banksy在2002年創作的一幅壁畫涂鴉,后因在拍賣市場上倍受歡迎而被拍賣多次,價格也在不斷飆升,這也是Banksy眾多作品中極具辨識度的一幅。 作品之所以被裁成了碎片,原因很簡單,Banksy本人做的,他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視頻并道出了事情的原委:“為了防止畫被拍賣,我在2008年的時候自己在畫框內裝上了粉碎機,只要被拍賣,它就自動被銷毀。” 拍賣方對《女孩和氣球》被毀一事的回應,出現在了蘇富比官網首頁 對此,拍賣方蘇富比倫敦表示:“這種情況在拍賣史也是第一次發生。”,歐洲蘇富比當代藝術高級總監Alex Branczik說道:“看來我們都被‘班克斯’了。” 所以 Banksy到底是誰? 為什么蘇富比看起來在合理化這場鬧劇? Banksy為什么要這樣做? 其實這些問題對Banksy的粉絲來說 很好回答 2007年英國《 泰晤士報 》報道,路人拍到了 Banksy在倫敦街頭的工作照,是他首張曝光的 “ 工作照 ” ,神秘的Banksy終于露出真容↓ 英國倫敦 《Wall and Piece》亮相以色列在伯利恒修建的隔離墻上 出現在英國倫敦北部伊期林頓鎮街頭的這幅涂鴉作品 描繪的是兩名孩子站在英國連鎖超市樂購的旗幟下以表達對樂購的忠誠。 搭建在廢墟上的Dismaland主題公園 被Banksy本人譽為“最令人失望新旅游景點”。 美國紐約街頭,一名美國男孩給一只大腳麥當勞塑料玩具擦皮鞋,成為Banksy戶外展的亮點。 《間諜電話亭》 Banksy的戶外展上作品遭到哄搶,警察維護秩序 Banksy,英國倫敦街頭藝術家,他的街頭涂鴉作品充滿黑色幽默,2010年Banksy被時代雜志評為當年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一。此外他還拍過電影《畫廊外的天賦》,2011年被提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不過,這部影片被稱為“世上第一部街頭藝術災難片”。 Banksy因其充滿詼諧諷刺同時極具童趣風格的街頭涂鴉被譽為當今世界上最有才氣的街頭藝術家,反戰、和平、平等是他作品的主題,從作品中不難看出他的內心住著一個小男孩。 眾所周知,很多國家的政府明令禁止在公共區域內涂鴉,但法規似乎無法束縛住Banksy的自由創作,如同大家所期待的那樣,每隔一段時間就能在某個城市的墻上看到他的新作。反叛且善良,這也許就是為什么一個沒有接受過正統藝術訓練的44歲藝術家能在短短十幾年內躋身成為全球知名藝術家。 除了政府以及蘇富比倫敦,全球各大博物館、美術館對Bansky也是又愛又恨。2005年,這位淘氣的藝術家曾把自己的一個石頭作品裝飾成洞穴壁畫,偷偷放進大英博物館里“展出”了三天,過程無人發現有異樣,直到他本人在網上揭露了自己的惡搞,館方才發現自己被“班克斯”了。 遇到這樣的藝術家真的很心累。。。 不過,大英博物館也是會玩兒 今年9月6日,以“I,Object”為主題的《伊恩?希斯洛普探尋異議展》就專門把Banksy的這幅洞穴壁畫請了回來,因為契合了展覽主題的反叛精神,所以這幅作品被當成真正的展品進行展出,這幅只有13年歷史的壁畫,第二次走進了大英博物館。 再說回自毀名畫這件事,其實蘇富比倫敦不是第一次被Banksy捉弄了,早在2007年,當他得知自己的三幅作品被高價拍賣后,第二天便在網上發布了一幅名為《I CAN’T BELIEVE YOU MORONS ACTUALLY BUY THIS S**T》的作品,畫中寫到“我不敢相信你們這些蠢貨會花高價買這樣一幅垃圾。”,不難看出早年間的Banksy便對藝術市場和個人的藝術創作都持批判態度。 不過即便這樣,蘇富比倫敦的Alex依舊樂觀,他認為粉碎的行為使得作品更珍貴了:“因為它很明顯是第一件拍賣完后即刻被碎紙的作品。”蘇富比倫敦表示現在他們正與買家商討事件處理方法,因為按照行規,拍品若在交收前損毀,交易會取消。 好吧,感覺這個回復也是很牽強了。。。 所以,Banksy自毀作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還是讓畢加索來替他回答吧“對破壞的向往同時意味著對創造的向往”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出處
圖片來源:sipa、視覺中國、蘇富比官網、大英博物館官網、Banksy個人社交平臺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