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多年,歡聚等到了收網時刻?
受美國資本市場做空警示(包括近期的退市威脅)疊加平臺反壟斷等因素影響,中概股在過去一年遭到“重創”,內外部投資者都因此損失慘重。據相關機構統計數據顯示,中概股在過去一年市值蒸發了10萬億,這個數字幾乎相當于一個中等體量國家一年的GDP,其損失規模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作為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之一,歡聚集團自然也沒能置身事外,其股價距離高點跌了近8成。幸運的是,目前發布的新財報為歡聚集團打了一針強心劑。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海外業務進入豐收期
3月16日,視頻社交媒體公司歡聚集團(納斯達克股票代碼:YY),宣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報告。2021年全年,歡聚集團實現營收26.19億美元,同比增長36.5%,其中第四季度營收近6.64億美元,同比增長16.8%。
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不考慮已剝離的YY Live業務,2021年歡聚集團首次實現調整后全年凈盈利1.09億美元,凈利潤率達4.2%。BIGO板塊實現調整后全年凈盈利1.82億美元,凈利潤率達7.8%。從數據來看,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歡聚的數據均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在營收穩步增長、利潤由虧轉盈的情況下,歡聚也有了更多的現金流用于回饋股東。幾乎在財報發出的同時,歡聚集團就對外宣布累計新增12億美元的回購額度,全年共派息1.6億美元,累計派息及回購金額高達5.53億美元。
而此次營收和凈利潤的靚麗表現,主要源于兩個因素:一是歡聚旗下以BIGO業務為代表的全球化業務,日益承擔起了營收支柱的角色。數據顯示,2021財年BIGO業務板塊經調整后凈利潤達到1.82億美元,7.8%的凈利率也超過集團整體水平,支柱作用明顯。二是歡聚旗下另一款全球化短視頻產品Likee增速顯著,逐漸進入商業化的初期階段。財報顯示,四季度,Likee直播營收同比增長26.5%。
從整個財務數據來看,歡聚集團在此前剝離YY直播之后,內部資源和力量得到進一步集中,全球化推進步伐提速,海外業務逐漸進入了豐收期。
內容生態戰略效果顯現
創作者生態歷來被認為是內容社區的最核心資產,因而為創作者搭建合適的內容創作環境,不僅對平臺吸引用戶有直接影響,而且還對平臺的商業化也影響深遠。而歡聚集團能夠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自然也與此分不開。
首先,歡聚通過打造更多樣化的平臺工具,提升了平臺內生價值。例如,歡聚集團旗下全球化短視頻產品Likee,在第四季度持續擴大Superlike功能上線區域及用戶范圍,并逐漸使Superlike演變為用戶向自己喜歡的創作者和優質內容表達支持的特有符號。與此同時,平臺的認證內容創作者也借此獲得了豐厚的激勵收入。以12月為例,認證創作者收到的Superlike激勵收入較9月增長了近6倍。
另外,得益于平臺良好的激勵機制,平臺的內容供給量大為提升,平臺的商業化成果逐步顯現。據財報數據顯示,Likee第四季度直播營收同比增長26.5%;其中,中東地區增長持續亮眼,營收同比增長59.1%。除了直播變現的增長外,Likee的品牌廣告業務也正在穩健增長,使Likee的變現結構進一步多樣化。
其次,歡聚還不斷豐富平臺玩法來提升用戶體驗。過去一年歡聚集團為提升用戶體驗,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光是在第四季度,歡聚旗下的拳頭產品Bigo Live就推出了虛擬主播(Virtual Live)互動、單人直播場景虛擬背景,以及多人直播間房間等級體系/特權等新玩法。仔細研究這些功能不難發現,其目的都指向了提升互動效果、增強用戶粘性這一因素。
以其旗下產品Bigo Live的虛擬主播功能為例,其通過引入當前最高端的機器融合視覺、AR等技術,讓用戶通過創建虛擬數字形象和主播進行實時互動,打造了一個比傳統直播間沉浸感更強的虛擬社交空間。數據顯示,四季度Bigo Live人均開播時長同比提升12.1%,總開播時長同比增長超8%,MAU同比增長11.9%至3220萬,可見這些新功能的效果已經顯現。
總之,基于內容創作者生態和用戶體驗的逐步完善和提升,歡聚集團不僅找到了更多的新增用戶,還進一步打開了商業化的空間。
海外運營仍存挑戰
不過,盡管歡聚集團在海外的業務進展不錯,商業化也得到了很好的進行,但其面臨的隱憂也仍然存在。
首先,作為重要衡量指標的全球平均MAU(月活用戶)在持續下滑。公開財報數據顯示,歡聚集團的全球平均月活用戶數量,已經從2019年底的4.852億,下降到了2021年的2.8億,幾乎呈現出了連續的下跌。
這個指標的持續下滑,無論是對歡聚的短期發展還是長期發展都不是個好信號,畢竟這意味著歡聚集團產品對用戶的吸收和留存仍存在一定問題。特別是2021年隨著廣告獲客的支出減少,歡聚的月活用戶數量直接下滑超過20%,廣告影響非常明顯。
其次,海外不確定性政策影響仍然存在。就用戶指標下滑來說,2020年其月活用戶的下滑,就有印度對中國部分應用的封殺影響,而歡聚旗下的Bigo Live、Likee、Hago三款應用都位列其中。
最后,除了政府政策之外,海外本地化拓展也是個現實挑戰。一方面,不同于本土市場擁有良好的網絡基礎設施,海外市場如獨聯體、中東、北非等地區,網絡基礎設施仍處于2G、3G的狀態,很難提供大規模流媒體傳播的網絡支持。
另一方面,歡聚在本地化內容審核方面也存在一些挑戰。如中東、北非、東南亞等各個地區的文化禮儀宗教不同、習俗各異,稍有不慎就面臨各種經營風險,如中東地區要求婦女戴面紗,不能直接露臉直播等等,這些都是一些現實挑戰。
出海作戰優勢尚待養成
當然,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海外互聯網公司,歡聚近些年在海外的發展總體來說還是相當成功的。尤其是在東南亞、印度、中東等新興市場,其表現尤其亮眼,但歡聚的出海產品核心競爭優勢仍未形成,這使其在未來仍將面臨很嚴重的海外競爭。
首先,海外市場經過近幾年的耕耘之后雖然仍有機會,但相比之前競爭明顯加劇。從公開的數據來看,國內互聯網公司出海大致在2014年-2016年間,該階段一些“膽大的”互聯網公司開始陸續嘗試“出?!?,并試圖將國內模式復制到海外乃至全世界,TikTok、包括歡聚旗下的Bigo Live,都是源于此階段。作為較早“吃螃蟹的”,歡聚自然嘗到了東南亞、南亞等新興市場的紅利,發展一日千里。
但隨著國內各路巨頭紛紛出海,海外市場的競爭明顯開始加劇,如今的海外市場不僅有字節跳動、歡聚等公司的背影,還有meta、Google以及BAT等巨頭的影子,這對于歡聚而言無疑是個現實挑戰。
其次,歡聚的社交產品尚存短板。仔細研究不難發現,中國短視頻社區產品在海外的風靡,不僅在于其獨創的內容生態和激勵機制,更重要的是源于中國互聯網公司強大的算法能力。
眾所周知國內抖音能夠在短視頻領域后發先至,正是借助字節跳動強大的算法系統。而在海外,TikTok的崛起無疑也需要歸因于這一因素。但在目前看來,歡聚在獲客上還相對依賴廣告營銷,一旦停止廣告就有MAU下滑的情況出現,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其與TikTok等頭部短視頻公司之間仍存在一定差距。
放眼未來,在國內互聯網紅利見頂的條件下,開拓海外將會變得愈加重要。而面對這樣一個出海大時代,尚存短板的歡聚顯然還需要做更多的準備。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