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了十年的人間攝影師,只為這一秒的“人間絕響”!
作者:日站君,首發:日本設計小站
原標題:他堪稱《沙丘》式美學“奠基人”!消失了十年的人間攝影師,行走在死亡邊緣,只為這一秒的“人間絕響”!
315360000秒中的永恒——日站君
10年,是87600個小時,5256000分鐘,315360000秒。
在這十年時間里,你會擁有什么樣的人生?你將會和誰度過什么樣的人生,你將會有怎樣的體驗,會記錄下什么樣的故事?
加拿大攝影師格利高里·考伯特(Gregory Colbert)用10年時間從人世間完全消失,并在10年后給出了他的答案。
他的歸來作品《Ashes and Snow》震撼了整個歐洲乃至世界,成為不世的傳奇。知名攝影雜志《Vanity Fair》稱之為“Best of the Best”。
今天,不如多花一點時間,了解一下這位攝影界最神秘的傳奇人士,他的鏡頭與他的故事。
由塵,化雪:《Ashes and Snow》
1、一去十年,音信不聞
2002年,格利高里宣布將舉行個展,展出自己拍攝的130余張作品,他將它命名為《Ashes and Snow》。而這距離他的上一次個人首展《Timewaves》已經過去了10年。
《Timewaves》一炮而紅,而這位攝影師卻不在乎金錢。他從不與畫廊簽約,這讓首次個展的展出作品成為了每位收藏家求之不得的珍品。
他們紛紛跑來格里高利的家中,要求他拍攝更多作品,他答應了,隨后背上相機出門,一去就是10年。期間音信不通,有人甚至覺得他死在了海外,并為他的“英年早逝”扼腕嘆息。
2002年,他再次出現在大眾的面前,帶來了傳世之作:“羽變火,火變血,血變骨,骨變髓,髓變塵,塵變雪”——《塵與雪》。
2、人與動物、自然的共感
10年里,他遍訪世界各個大陸,足跡遍布印度、緬甸、斯里蘭卡、多米尼加、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納米比亞乃至南極大陸。在那些地方,他揭示了一個王國,一個人與動物之間存在著共生關系的世界。
在埃及,他拍下馴鷹人與鷹之間的動作,宛若舞蹈。人的肢體線條與舒展的鷹翼交織起舞,如同千年王國的祭祀現場再次現世。
這個埃及文明自古流傳下的馴化技法,在格里高利的鏡頭中,呈現出無法言喻的美學。
在格里高利的作品之中,你會發現人、動物與自然的強烈聯系。在這個場景之中,自然和動物是偉大的,人是渺小的。
3、跨越時間的千年長河,我們生而渺小
“In the beginning of time, the skies were filled with flying elephants.”
“時光初始之時,飛象群聚于天。”——《塵與雪》中對于象群的介紹,讓我們仿佛更能感受到這種古老的生物與時間的聯系。
他們巨大,我們渺小,他們愿意并選擇與我們共存共生。
在鏡頭里,格里高利記錄下了人類的孩子與象群生活的情景。
“在斯里蘭卡,成年人與象群的沖突已經持續百年,流血、死亡,這些事件不斷發生;而引起的兒童致死事件只有一起,那個孩子在跑開的時候不慎掉進井里,象群不傷害孩子。”
“我希望從人與動物的內側觀察他們,記錄下他們調和共生的時刻。”
4、無言的語句,如詩一般
而在非洲大陸,當溫和寧靜的生物變得野性,這種由于反差反而帶來的和諧更讓人為之矚目。
這些照片不僅震撼了觀看照片的我們,同時也震撼了鏡頭背后的格里高利。
“所有的生物即便語言不通,在心靈中也如同共有一種語言一般。”
“這種語言的表現如同詩句,我記下這個過程。”
他的照片是對“生物”的贊頌,是強調陌生關系之間的和諧共處,是對大自然的最高崇敬。
5、在拍攝中,也曾數次危及生命
在拍攝過程中,即便是體現自然和諧的照片,也處處潛藏著我們看不見的危險。在這里,大自然的野性與猙獰雖然沒有被展示,但是依然存在。
他與抹香鯨一起游泳,過程被助手以鏡頭記錄下來。這種不帶氧氣瓶,沒有任何潛水設備的創意,危險性極高。
圣潔的鏡頭的背后,往往另一面是死亡的威脅。如同講述一個生命的輪回,這也賦予了格里高利的照片極大的魅力。
如果不在死線邊緣行走,我們可能也無法得見這些生命之中的奇跡。不付出代價,又如何感知大自然神秘的壯美?
做如同敘事史詩般的展出
3600多日的拍攝,帶來了登峰造極的成果。2002年,《Ashes and Snow》在意大利開展,一出手就驚艷了世界。
展場如同記錄歷史的宮殿一樣,為我們展示漫漫長河般的時光中,人與動物之間的互動與奇跡。
來訪的觀眾無不受到心靈的巨大震撼,如同觀看一部《荷馬史詩》級的敘事巨著一般,格里高利考伯特通過130張底片與3段影像,展示了城市中的人們永遠無法想象的畫面。
12600㎡的個人展,成為了歐洲有史以來最大級的個人展出,而特別設計為可動的展覽形式,讓格里高利的作品來到更多的國家,帶給人靈魂上的洗滌。
截至現在,1000萬人欣賞了格里高利的作品,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感悟,這也讓《Ashes and Snow》成為了在世藝術家史上觀展人數最多的攝影藝術展。
不論是藝術評論家亦或是普通觀眾,都對這場展覽贊譽有加,他們稱呼格里高利為“獨特而嶄新的巨匠”,評論作品為“人間的絕響”與“不世出的杰作”。
很多人在觀展之后仍對作品不斷回味,余音繞梁般三日不絕。
而他的作品所呈現出的“偉大與渺小”之間的“對立與和諧”的藝術表現形式也成為了后世諸多電影、藝術作品參考的范本。
隨后,他再次消失。
繼續出發,繼續拍攝
“我想要和60種動物合作,于是我花了10多年,拍了29種。我希望自己能長壽,在接下來的15年,把60種全都拍完。”
《Ashes and Snow》之后,44歲的格里高利再次出發,從人們的視線中再次消失。
對于他來說,他是一個時間、自然、人類的記錄官,他的個人生活從未重要過,他鏡頭拍攝下的事物成為了永恒,這已足夠。
2021年,時年61歲,他的個人社交平臺自2014年后從未更新,但是我們都知道,他的攝影生命還在繼續。
315360000秒帶來了登峰造極的作品,之后的10年,他會不會帶給我們更多?
圖片素材:
AFP PRESS
Divisare
Tumblr@Gregory Colbert
Ashes and Snow.com
Archilovers
The Wonderus
Flickr
Blackwalkingman
PhotoGrapher Magazine
部分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
作者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