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給鐘薛高寫了一套文案
這是一組給鐘薛高寫的文案。關于食物的風味,覺知以及聯想來自食用雪糕后的真實感受與食材選用的資料收集。食品文案通常是建立在理性認知上的感性覺知。因此一方面,我們努力保持克制,客觀與公正;另一方面也放任了一些情緒的自然流露。
以下為文案全文,僅代表個人觀點,用于文案交流之用。
{ 沖嶼海鹽雪糕 }
(1)
加一點點沖繩的海水。
在雪糕中,
以鹽的形式,加入一點點沖繩的海水。
一點點咸,
一點點微妙的苦,
和不止一點點的風味空間。
(2)
牧場與海洋的交接地。
是牧場與海洋的風味交接地。
一種帶著海水通透咸味的牛乳香。
驚艷之處是:
鹽拖著奶味出來,既有交匯,又各自獨立。
(3)
沖繩海鹽。
是沖繩的海水溶解日曬鹽,
在平底鍋慢慢煮沸而成。
置入木箱,水分自然排出后,
是鹽恰到好處的苦。一種醇厚的滋味。
(4)
海藻糖漿。
甜度只有蔗糖的30%。
一種輕薄的甜,不占重量。
給更多風味留有余地。
{ 加納黑金雪糕 }
(1)
在苦味之外理解苦。
可可的苦味,來自赤道南北緯20°以內的狹長地帶。也來自閱歷,智識,恰巧經過的小情緒。
在苦味之外理解苦。一個更廣博的多層次世界。
(2)重度巧克力賞味者依賴的熟悉風味。
是重度巧克力賞味者依賴的熟悉風味。
也是一場發生在成人世界的歡慶儀式:用一種克制的,安靜的,關于“苦”的覺知,慶祝奪得一片高地,慶祝短暫的失意,慶祝正在發生的,一切有意義的事情。
(3)100%純可可粉。
來自加納,科特迪瓦的100%純可可粉。堅持整豆烘焙,在可可理性的苦中,若有所思。
(4)純天然無鹽黃油。
無鹽黃油,新鮮稀奶油制成。不含額外添加劑。
用純天然黃油的留白,給加納黑金的苦味,一個綿密的透氣口。
{ 手煮茉莉雪糕 }
(1)
經過一叢茉莉花。
有點像不經意間經過的一叢茉莉。
在霧氣中漸漸浮起的冷香。
起初是斷斷續續,回過味后,
已經身處一片連綿的馥郁中。
(2)
橫縣,手煮茉莉。
橫縣茉莉花,25條大小河流養育,
耕種于數十萬畝河床沖積后的肥沃土地。
茉莉花與茶樹葉子一同窨制而成。
自然形成的馥郁之氣,蒸騰的鮮茉莉清香。
(3)
云南,茉莉花瓣。
一朵茉莉花可以盛放兩次。
一次在枝頭。陽光正盛,花蕾中的精油濃度達到頂峰。
一次在咬下的第一口。在自然的發酵釀制中二次成熟的茉莉花瓣。
點睛之筆是一捧來自植物的青草香。
和過癮的咀嚼感。
{ 特牛乳雪糕 }
(1)
感覺心里溫溫的。
像小時候媽媽將牛奶用慢火熬煮,小心翻轉,緩慢升起的乳香。
是幼年時期最初的期待。
也是無論出走多遠,都不曾真正遠離的味道。
柔軟的,放松的,安心的。
感覺心里溫溫的。
(2)
深入風味中心。
一次對牛奶的風味追蹤。
像風撥開青草,和牛群一同向更深遠處沒入,
漸漸進入風味的中心腹地。
牛奶的迷人之處在于,永遠不會因為加倍濃郁而帶有攻擊性。
永遠隨和。
(3)
牛奶,來自呼倫貝爾大草原。
牛奶來自:
大興安嶺西部,呼倫貝爾大草原,
3000多條河流與500多個湖泊旁棲息與生長的牧草。
(4)
密集的,蓬松的,奶香。
密集但是蓬松的牛乳風味。
柔潤著,舒緩著,慢慢融化沁出。
廣大而精微。
{ 愛爾蘭陳年干酪雪糕 }
(1)
是時間的味道,然后才是干酪的復雜風味。
與時間交換得到的質感與品格,再高超的技藝也無法全然模仿。
是那種老老實實靜候,才能抵達的踏實滋味。
舌尖品嘗到的豐盛,
首先是時間的味道,然后才是干酪的復雜風味。
(2)
更多風味的全新起點。
陳年切達干酪。從時間里生長出的厚實味道。
一種微微隆起的高密度奶香。
混合著一點點海鹽風味的提鮮。
一公斤切達干酪,可以儲藏十公斤牛奶。
更長的生命周期,更成熟的踏實滋味,更多風物的全新起點。
(3)
是不同牧場的風味疊加。
在不同氣場的牧場,選擇風味各有側重的稀奶油與忌廉芝士。
不同地域的泥土,溫度,水源以及陽光的味道,在一款雪糕中細膩疊加。
乳香的純厚里遮掩不去的層次感,大抵由此而生。
{ 絲絨可可雪糕 }
(1)
一種熱情洋溢的苦。
牛奶與可可,
各成風味后的闊別重逢。
是一次勢均力敵的糾纏與交融。綿密的,柔滑的。
一種熱情的苦與甜,依賴又獨立的微妙關系。
(2)
生長在樹蔭下的可可樹。
生長在熱帶叢林的樹蔭里。
可能與香蕉,椰子,肉豆蔻,胡椒
共同分享土壤,空氣與水分。
物種群居而居的聰明典范。
果實里揮之不去的多植物滋味。
(3)
精選可可豆。
鐘薛高選用加納,科特迪瓦赤道雨林中的可可。
細密的,由內及外彌散的苦,
和產地小氣候帶來的特殊芬芳物。
{ 草莓白巧雪糕 }
(1)
咔哧脆。
一次從聽覺開始,更縱深的賞味。
第一口白色巧克力片的咔哧聲,
有點像春天湖面的第一條裂紋,
夏天傍晚的花開,
秋天枯葉舒展,
冬天雪壓樹枝。
好的味道,是熱鬧回歸安靜,在最細微之處的品嘗。
(2)
在不易察覺之處積蓄力量。
自然舒展的風味,蓬勃生長的丹東草莓。
第一口試探,
草莓收斂于白色巧克力的豐富滋味,
在一瞬間涌出冰層:
與牛乳味交匯,
與更廣闊的味覺空間相連。
(3)
長白山余脈下的小生態。
長白山余脈下的黑土地,中國草莓長勢喜人的地方。
用蜜蜂授粉,走地雞施肥。大棚捕捉更多的陽光。
清新的甜中不謙讓的酸。一種清醒的愉悅。
{ 老樹北抹茶雪糕 }
(1)
多重抹茶風味的疊加。
龍井,藪北,鳩坑。
是泥土,日照,溫度,
不同產地小氣候的一次以「茶」會晤。
同樣優越,卻各有偏重的風味交換。
是收斂的,慢慢融化與舒展的風味層次。
(2)
一個漸漸清晰的開闊之地。
是一種慢慢沁開,逐漸清晰的苦中回甘。
一個漸漸向更寂靜之處蔓延,舒展的,空曠的苦。
和若隱若現的一點點來自牛奶的鮮。
(3)
時間面前,無捷徑可走。
對抹茶之味的反復試探和參與。
從產地選擇到茶種配比,
在上百種苦中回甘種,分辨與尋找抹茶的理想狀態。
是知識,直覺,偏愛,在花費大量時間后的理解與收獲。
{ 話梅肉肉棒冰 }
(1)
干凈的咸與鮮。
陸生喬木,芒種采摘后制成話梅果脯。
棒冰的風味是一種帶著水汽的咸與干凈的鮮。
和植物未完全馴化,
遺留的一點點酸。
(2)
話梅果脯。
可以咀嚼出青梅子
鹽漬后飽滿的植物纖維。
在透氣的咸中,
增加一種來自果肉的踏實感。
(3)
神清氣爽的新嘗試。
等同于一顆風味被冰放大的話梅。
請謹慎選擇。
也可以當成是一次,神清氣爽的新嘗試。
醒神,為更熱愛之處積蓄力量。
{ 開心果柚子棒冰 }
(1)
柚子冰,溫和的柑果香。
柑橘屬,地球上最有太陽氣質的植物。
是清甜與微酸的相互牽引。
然后是一層層舒展,得到的溫和柑果香。
治愈不開心,在混亂中帶來一點點清爽的秩序。
(2)
開心果碎,一種極大的能量滿足感。
被“炙烤”過的濃濃油脂香,
幾乎在咬破柚子冰的同一時間,侵入口腔。
一種極大的能量滿足感。
之后是漫長的回味無窮與掩不住的大開心。
(3)
葡萄柚果溶。
紅西柚與檸檬汁的風味交匯。
在西柚清涼的酸中,
分辨一點點來自檸檬汁微弱的苦與輕薄的澀。
{ 玫荔萄萄棒冰 }
(1)
三層風味,時間的推移感。
風味上是一種時間的推移感。
荔枝冰提供一個風味的初始:干凈的,清泉水一樣的甜調;
然后是葡萄更聚集與悠長的植物芬芳。
重瓣玫瑰飽滿的花瓣咀嚼感和花香的厚度則在敘述:
季節向越來越濃郁處漸進。
(2)
葡萄果醬,果子含量25%以上。
葡萄果醬,風味的二次成熟。
果子含量25%以上,給荔枝的清甜加點淺淺的酸。
一個更有層次感的風味結構。
(3)
100%烏葉荔枝。
100%烏葉荔枝做的冰。
以此保證風味的純正與清澈。
把一種味道發揮到極致,是一種有道理的留白。
(4)
只要人工手選的重瓣玫瑰。
只要人工手選的重瓣玫瑰。
追求飽滿的咀嚼感,和口中停留的,
有厚度的花香。
{ 杏子奶棒冰 }
(1)
杏子與奶。
纖細的,柔和的,微微游移的杏子風味,
在賞味末期被牛乳密集但是蓬松的奶香捕捉。
(2)
以杏果溶開始一只棒冰的賞味。
果溶中杏子含量達90%。
能咬出大顆果粒。
即便如此,口中留香的還是纖細的甜,
不膩。
(3)
奶冰,實在的乳香。
相對于杏子纖細的甜,
奶冰的乳香是厚實的。
賞味之旅有點像等待一次日出。
從杏子到奶冰,慢慢濃郁,漸入佳境。
{ 楊梅奶棒冰 }
(1)
樹上的楊梅大果。
只采摘還在樹上的,成熟楊梅大果。
飽滿的果肉纖維,
甜與酸的爆汁感在口腔交替占領上風。
最終以植物原始的清甜收尾。
(2)
楊梅果子與奶冰的交界。
風味的高地在
楊梅果子與奶冰的交界處。
是冷冽的甜向溫暖的甜的一次過渡。
有點像白天與黑夜的交接,季節與季節的接力。
是交織著,拉扯著的,轉瞬即逝的微妙風味。
(3)
奶冰,一個陽光普照之地。
楊梅果子充分喚醒味覺后的風味交接:
被放大的奶香與溫潤的咬感。
像一個陽光普照之地。
{ 杏余年 冰淇淋 }
(1)
不同地理風貌的產物大集合。
賞味過程像一次地理大發現。
在扎實的,味域寬廣的滋味中分辨:
杏子蜜漬的甜中微微透出的酸;
一顆夏威夷果慢慢拖出的奶香;
桃子雪泥中隱蔽的火龍果;
藏不住的,開心果的炙烤香。
(2)
蜜漬金太陽杏。
蜜餞,
2000多年前已有記載的中國民間蜜制果子食品。
以新鮮果實的水分,
交換一次風味的漸進,層次的豐滿,感官上的意猶未盡。
糖漬后成熟的滋味與杏子纖細的甜混合,
是山的味道,風的味道,時間浸潤果的味道。
(3)
桃子雪泥。
水蜜桃與火龍果做的雪泥。
火龍果,攀援性多肉植物。
與桃子泥混合,一次在風味上的攀援:
主味是原生于中國的水蜜桃,外溢的飽滿的甜。
伺機而入的是火龍果帶來的不占風味空間的留白與果子的鮮。
(4)
大顆糖衣夏威夷果。
一整顆夏威夷果,飽滿的咀嚼感。
來自植物的果子清香,混合著溫和的扎實感。
后勁是一點點奶香。
(5)
開心果碎。
被火炙烤后才會有的,堅實的焦香。
咀嚼的愉悅感,來自遠古時就開始的,對火烤之物的依賴。
也來自果碎對所經過之物,風味的放大。
(6)
牧場奶源。
豐盛的滋味,收攏于牧場奶源溫和的牛乳香。
溫潤,因此得以包容與成全關于風味的
精妙,復雜,飽滿與熱情四溢。
{ 和你酪酪 冰淇淋 }
(1)
奶酪愛好者的大滿足。
在高密度的乳酪風味中,
分辨不同層次的
豐滿乳汁感與奶酪的成熟滋味。
一種穩穩的,堆疊起來的多細節味道。
四層乳酪與牛乳的物質交替,
深沉而舒緩。
(2)
奶酪味餅干碎。
大塊厚味的奶酪蛋糕與奶酪餅干碎的平衡。
風味的更進一步來自:
小顆粒餅干碎帶來的粗糲質地。
一種粗糙的蓬松,與因為蓬松而獲得的風味空間。
(3)
平衡與細膩的一點點咸。
是牛乳進一步熟成后,在適度的酸與鹽中,
生長出的飽滿的
新鮮奶油感。
一種悠長的,
拖著咸乳酪的滋味席卷而來的,
平衡與細膩。
{ End }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