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黃渤開年Battle,金典聯手安慕希獻上一出虎年好戲
距離過年還有一個月,賀歲檔電影已悄然進入公眾視野。
12月末,黃渤、徐崢主演的新年賀歲微電影《有虎氣》正式上線。剛一發布就在微博掀起討論熱潮:從一個接一個有梗有趣的臺詞包袱,到電影中全紅色的視覺呈現,再到二位演員時隔多年的再度同框、相愛相殺……不一而足。
作為幕后推手的出品方金安影業,在這個賀歲檔,將一句“恭賀新年,萬福金安”深植觀眾腦海。在品牌微電影營銷已非新鮮事的當下,金典和安慕希以“萬福金安”為主題,將微電影的情感價值轉化為品牌能量,向業界展現出微電影品牌營銷的新玩法。
瞄準賀歲檔做喜劇
用故事搭建溝通橋梁
瞄準新年賀歲檔,微電影《有虎氣》以9分多鐘的篇幅長度,講述了兩位表面光鮮的職場高層為破解本命年危機,花樣百出地討吉利,最后終于難題化解,迎來虎年好虎氣的故事。
1、職場故事營造沉浸式語境,以本命年為切入點讓短片夠紅
微電影將場景定位在職場,背后是對于年末職場群體工作繁忙、壓力大的情緒洞察。在績效考核、職場壓力成為熱點話題的當下,微電影將兩位主角置身于一場可能到來的裁員風波中,無疑在最大程度激起了觀眾的情緒共鳴。
熟悉職場場景的觀眾,無需過多思考便可進入微電影的情節設定,和主角情緒達到共鳴,為觀眾營造出一個沉浸式的觀影語境。
以生肖本命年作為切入點,片中的黃萬福和徐金安都恰逢本命虎年。由于可能到來的裁員預警,踩斷鞋帶摔倒、被掉下來的燈籠砸破腦袋等接二連三的倒霉事,兩人開始迷信本命年的玄學力量,借“紅”破局。
主創團隊巧借中國傳統理念中“本命年以紅色討巧”的文化共識,建立起全片的主視覺。各種紅色元素借片中battle的升級不斷出現,在提供笑料的同時,也契合了賀歲檔喜慶、討巧的呈現需求。
2、喜劇大咖保證高注意力聚集,強強聯手為品牌加戲
在演員選擇上,徐崢、黃渤二位喜劇大咖自帶強號召力。因為同期《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播出,倆人近期的曝光率和輿論影響力也達到一個峰值。同時,二人自2014年《心花路放》以來、時隔7年的擔綱合作,也充滿話題度,對于微電影《有虎氣》來說,這無疑是一場東風。
二人在微電影中相愛相殺,一邊是喪心病狂的紅色battle——穿紅色衣服、吃紅色食物、將辦公室全都裝點成紅色等喜慶場景,刷新觀眾的紅色視覺感知;
一邊是難兄難弟、惺惺相惜——如出一轍的走秀步調、有家不敢回的辦公室談心、兩根吸管喝同一瓶金典牛奶等CP感極強的畫面場景輪番出現。
在喝完同一瓶金典牛奶后,倆人回憶起曾經有好有壞的本命年,發現總是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至此,主角們對本命年達成和解。在第二天的會議上,老板宣布兩個策劃部門合并,兩人升職為策劃總監,二虎變一虎,職場危機由此化解。
徐崢黃渤的實力加盟為微電影帶來極高關注,同時,人物關系塑造出滿滿CP感,極大切中了年輕人的情感嗨點,品牌借此和年輕人在文化語境匯總形成共鳴。金典和安慕希在其中作為關鍵道具軟性植入,向消費者傳遞出品牌年輕化的觀點態度。
3、用電影檔的宣發節奏促成破圈,借微博話題討論完成消費者溝通
在這次微電影的發布中,金安影業選擇了接近電影檔的宣發節奏。
先是邀請國內頂級電影海報設計師黃海為微電影設計創意海報,延續此前《我不是藥神》《送你一朵小紅花》等賀歲檔電影的海報設計風格,黃海老師在《有虎氣》的海報設計中,也堅持了運用平面設計呈現故事主線、情感傳達。
背景中,城市建筑隱沒在祥云圖案里,暗示著故事發生的職場場景;海報正中微笑的老虎,與前方全套紅色著裝的黃渤、徐崢一起拱手送上祝福,暗示了“本命年”的故事線索。富有層次感紅色與金色構成海報主視覺,和電影色調保持一致。最前方金色書法字體寫就的“萬福金安”,為海報增添喜慶、熱鬧的過年氣氛,在微電影發布前,先行向觀眾討了個好彩頭。
除了海報預告,金安影業專門制作呈現了普通話版、上海話版、粵語版、重慶話版、河南話版、以及蒙古語版共6個版本的《有虎氣》預告片,在各個城市的電梯間廣告投放。
熟悉的地域方言拉近品牌和觀眾之間的距離,大范圍、強親切感的廣告投放建立起觀眾對于《有虎氣》的熟悉感知,幫助品牌在日常場景的潛移默化中,達成對觀眾底層心智的占領。
微電影正式發布階段,以微博為主要陣地,既有品牌官微自己發布解讀,也有電影相關博主、賬號的安利傳播。此外,在31號跨年夜這一關鍵節點,品牌還聯動央視新聞、央視財經等官微,由央視主持人送上“萬福金安”視頻祝福。
同時,品牌方針對微電影定制了多個話題標簽,#黃渤徐崢新年短片battle好好笑#、#萬福金安#、#中國人對紅色有多執著#等話題,在微博收獲十數億閱讀,幫助微電影實現了破圈傳播。
正是借話題討論,金典和安慕希將#萬福金安#這句吉利話植入到消費者心智,將溝通過程貫穿到在用戶對上述話題的討論中。品牌作為話題植入到當下年輕人分享討論的背景中,在內容互動實現和消費者的柔性鏈接。
連貫主題做品牌影業
延續內容溝通策略,助力品牌長線價值沉淀
1、把握節日營銷節點講好品牌故事,借品牌IP化敘事建立新溝通體系
以#萬福金安#為主題,金安影業實現了兩年的賀歲檔貫穿。從去年的《造相館》到今年的《有虎氣》,#萬福金安#逐漸深化發展成為一個品牌IP。
2021年金安影業賀歲檔《造相館》海報
以賀歲IP為鏈接,品牌借用流量和內容兼備的精品微電影,應和每個傳統節日營銷節點的情感氛圍。用好故事造夢,實現了高質量的品牌曝光,并以情感溝通深度鏈接消費者,完成了一次次優質內容營銷。
由此,品牌IP化敘事的營銷邏輯在與觀眾的互動中得以確立,并在更長遠的品牌-消費者溝通中,創造出一套全新的語言體系。
一方面,金典和安慕希以微電影為媒,讓產品相關的人物、故事在視聽語言中營造出一種關于品牌感知的情境和氛圍。受眾的情感共鳴被喚起,品牌價值內核經由內容情景實現消費者端的軟著陸。
另一方面,在以好內容喚醒情感體驗、拉近用戶距離的良性互動中,金典和安慕希品牌本身的價值標簽被再次強化、品牌價值得以沉淀。與之相應的,品牌的文化價值和消費者認知體感,都在一次又一次的破圈傳播中得到深化。
2、探索聯合共創新模式:品牌間良性互動,將優質長線內容沉淀為品牌價值資產
微電影出圈之后,回到對出品方金安影業、制作團隊YTN Studio的觀察,不難發現,《有虎氣》依然是伊利整合旗下品牌金典和安慕希資源、不斷拉近消費者距離的一次嘗試,也是YTN studio繼中秋節點的《伊定有戲》系列微電影之后、試水優質影像的又一力作。
金典和安慕希以聯合姿態對外發聲,借由YTN Studio廠牌的內容影響力和出圈傳播力,提升品牌自身的文化屬性、心智辨識與大眾認知;而隨著子品牌在內容領域的探索,YTN Studio內容廠牌的創意能力和影響力也將不斷累積,得到觀眾認知價值上的賦能。
與此同時,借由不同子品牌的聯合輸出,母品牌伊利得以在內容市場中形成合圍之勢,在每次營銷動作中收獲高質量的長尾曝光。伊利自身的品牌價值占位、文化屬性,也經由子品牌的組合疊加,獲得持續鞏固與長線深耕。
回歸國民品牌價值塑造
持續探索品牌力、文化力的社會輸送
如果說,從品牌側看,伊利借旗下品牌金典&安慕希完成對內容IP、品牌影業的打造,為長線溝通消費者作出持續嘗試。那么當角度轉換,從消費者端出發,不難發現,微電影內容能在大眾范圍內破圈、收獲來自大眾的觀念認同,離不開伊利作為國民品牌,洞察當下社會情緒,持續輸出品牌力、文化力方面作出的努力。
1、建立內容聯系,以系列作品連貫品牌感知,連接用戶關系
不難發現,在以微電影做營銷時,金典和安慕希有意識地為觀眾建立起連貫的內容感知體系,建立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聯結。重要的是,每一則微電影都深度符合品牌戰略的基本內涵和外延,在保持一貫的風格與調性基礎上,共同傳達統一而清晰的品牌形象。
借由品牌影業為品牌量身定制的系列微電影內容,大眾對品牌感知在連貫的情感線路上深化。由微電影內容衍生出來的互動、討論,也幫助消費者由表及里持續累積品牌印象。品牌由此獲得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和情感認同,無形的品牌附加值不斷增加,品牌在行業內的影響力也得以樹立。
2、以恰如其分的價值表述,為品牌身份立言、為品牌文化增重
在這次的案例中,金典和安慕希瞄準新年節點,擊中大眾在新春前夕的情緒爆點。結合生肖文化傳統、在賀歲檔節點,向觀眾傳遞“有虎氣”的精神韌勁,立住了伊利作為國民品牌的精神基調。
內容呈現上,充滿話題度的情節設計,讓微電影成為品牌與用戶之間心智和情感鏈接上的紐帶,也成為用戶在社交場景下的通行貨幣。
情感溝通上,微電影通過細膩的劇情設計刻畫出個體角色、關注到個體心聲,同時扎根主流,真實還原了一定程度的社會景象與社會議題。既有對鮮活“個人”的共鳴感,實現品牌的個體身份認同,也有社會處境的共感,展現品牌的價值擔當和人文關懷。
經由環環相扣的合力共進,品牌完成了最終的角色構建,再次面向消費者展現出其作為國民品牌的底色。當一個國民品牌持續關注民之所思、群體之所感,也將持續煥發生生不息的活力與生命力。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