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 | 新媒體藝術裝置打造的極致沉浸感【篇章二】
這是一個拼場景、拼創意的“科技感”時代,為了讓顧客更具有“未來感”體驗,用黑科技、沉浸式空間、體感交互裝置等等來讓消費者如臨藝術展覽館。
小百年整理全球具有代表性的新媒體藝術裝置作品,供大家鑒賞
1#Disobedience Studio INI#
這是一道長17m的動力墻裝置,由再生塑料搭配彈簧骨架組成,當你穿過裝置時,它會隨著你的運動軌跡彎曲變化、膨脹起來。
而觀眾在外界看到的裝置,像是無規則運動的呼吸器,如同人的情緒不定,時而平靜,時而波瀾起伏,藝術感十足。
2#Sanctuary Chris Milk#
如果你有一雙翅膀你會飛向哪里?這是一個可以實現自由飛翔的互動裝置,該裝置由三塊巨大的白色屏幕和屏幕前的一處靜水面組成,參與者站在水景前的區域,可以通過紅外感應探測器,完成不同階段的“飛翔”互動體驗。
當參與者站在白色巨幕面前,做出伸展姿勢時,自己的影子就會變成巨大的翅膀展翅飛翔,如果你想去摸一下它,它又瞬間幻化成無數只的小鳥飛散而去,是不是很有趣?
3#Urban lmprint Studio INI#
這是由一個破舊倉庫改造而成的創意動力裝置,頂部裝置通過不銹鋼彈簧和滑輪系統連接,參觀者的腳步動作帶動腳下的彈簧,彈簧啟動滑輪帶動頭頂上方的頂棚開始變動。
當人們行走在上面,頭頂上如水波的變化好像自己有了魔力一般。
4#JME互動式公共藝術雕塑#
JEM是由32個層疊的輻條構成的互動裝置,輻條上面布滿了光線,通過強大的傳感器對人們的運動做出反應,有節奏的聲音和視覺刺激為參與者帶來非凡的體驗感。
5#LUMES LED Panels#
這款交互裝置墻由Eness工作室、DesignInc建筑團隊和當地醫院三方合作完成,交互裝置墻里的LED發光系統可以根據行人的觸碰生成個性化的實時動畫。
當有人觸碰墻面它會根據動作做出不同的反應,例如隨著運動軌跡向前飛行的小火箭,慢慢生長開花的植物以及各種小動物等15種不同主題。它讓孩子不再那么抗拒醫院的環境,同時為醫院增加一些生機和樂趣。
6#Hortun MACHINA reEarth#
這是一個由reEarth研究團隊設計、可以自主感知周圍環境的植物球,它可以確定環境條件是否適合居住,通過自主移動轉移到新的更宜生長的地方。
意思是,當你走在路上,可能會碰到因為不喜歡原本居住環境,而正在自行挪向其它地方的植物結構,感覺植物要成精了呀~
7#泰國INTO THE WIND#
《成風》裝置的靈感來源于日常生活中對周圍環境的觀察。它最初只是一個實驗,基于技術手法和人的感知,在空間中再現了一個自然過程。
這個裝置通過人們的呼吸觸發特殊的機制來創造風,氣泡的形狀和形式則取決于觀眾吹氣的方式。
通過計算機程序將呼吸轉化為風,然后由風來帶動機械裝置,這樣的設計實則是為了模仿大自然。
8#保加利亞巴士MAPPING#
為了紀念保加利亞“2014-2020年區域發展”計劃階段的結束,區域發展部委托創作團隊Studio Phormatik在保加利亞索非亞市的一個著名景點上,創作了一場360°巴士MAPPING表演秀,為數千名觀眾創造了獨特的視聽體驗。
聲明 | 我們致力保護作者版權,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關于我們
數字創意文旅夜游全案領航者
“以文創為核心,科技賦能”,倡導以輕投資重文化的方式提升夜間文旅,秉持“始于內容,不止于內容;著重體驗,更超越體驗”的創作理念,打造兼具“文化+科技+創意”的文化主題產品,實現流量變現的文旅夜游經濟新提升目標!主營業務:沉浸式文旅夜游,文旅商綜合體,裸眼3D光影秀,新媒體藝術館,多媒體游樂館,國際藝術燈光節。關注公眾號 ,獲取光影百年最新案例綜合視頻等資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